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版)解读与分析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周 刚,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和“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等。 200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程体系”。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提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思考与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国家层面发起的,属于国家行为,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改革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体育课程不能游离于教育之外,否则体育教育则是一种狭隘的教育和封闭的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第一阶段:招标阶段 第二阶段:调研阶段(本学科教育现状调查;本学科教学大纲的历史发展过程;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本学科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本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 第三阶段:学习阶段 第四阶段:编制阶段(2000年8月至2001年6月) 最终由教育部门于2001年7月统一颁布,并进入全国38个试验区开始实验。,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从2003年3月起,教育部就开始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施了大规模调查研究,涉及到38个国家首批试验区,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 2004年,为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又组织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形成了课程标准修订的第二稿。 2007年4月,教育部又启动各学科标准的修订工作。 2010年1月,标准修订组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2008年修订稿再次作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 2010年8月底,标准修订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和认真修改,从而又一次对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1年1月,教育部又对广东、宁夏、陕西等26个省的部分基层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征询对修订稿的意见,并汇总了这些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之后,组织全体成员对修订稿进行了再一次的审读与修改。 2011年2月11日,编制了标准的最终修订文稿。,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1)标准是具有引领性和方向性的指导性文件,既符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也符合我国各地区和城乡差异很大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顺应了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 2)标准作为国家性的指导性文件,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地涉及过于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应由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指南、质量标准、教材、教学指导用书等资料来解决,同时一线教师应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需要,深入地进行思考和再设计。 3)为了更好地发挥标准对教学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修订时亚注意针对一线教师的需要,对课程内容作更具体的描述,以利于教师们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学生们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在认真分析各类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标准,标准修订过程中引起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体育的育人价值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巩固和深化 a、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课程目标管 c、体育课程从知识本位、教师本位向能力本位、学生本为转化 d、教师与学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e、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的意义及体育的育人功能 f、多元评价对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等 合理的设计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 与本学科相关的热点问题a、关于运动技能教学:b、关于运动兴趣:c关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和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课程标准(2011版)与实验稿比较与分析 (中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内容的分离,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02年开始研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部分的内容予以全部删除。 修订稿仅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标准名称的变化,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稿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的变化:小学由“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 1、充分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现体育为健康。 2、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应从小抓起。 3、从国际形式上均同意名称。 4、社会反映。,前言部分的变化,序言部分的变化 课程性质部分的变化 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变化 课程设计思路方面的变化,课程性质,实验稿: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修订稿: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课程价值与课程特性,实验稿:课程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 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修订稿:课程特性: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课程基本理念,实验稿:(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修订稿:(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实验稿: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修订稿:(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学习领域划分,实验稿: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修订稿: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课程目标方面的变化,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修订稿将课程目标这一部分实验稿中的“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改变成“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分目标”,并在“课程总目标”中加上了“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等描述。 修订稿将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并对实验稿中的五个学习领域进行了调整,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里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在“课程分目标”中,对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先是用一段文字描述每个方面是什么,其次是描述重点采用什么方法达成这个方面的目标,并突出了小学与初中阶段学生应重点学习和发展的目标,然后设置每个方面的分目标。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在分目标方面保留了主要的精神,但文字的表述上做了一些调整和修改。 为了防止体育课堂教学中将各个分目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的现象,修订稿在“课程目标”这一部分的最后,特别加上一段描述来强调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的过程实现的。每节课的教学活动在注意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所侧重。,课程目标,实验稿: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课程目标,修订稿: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领域目标(实验稿),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四个方面目标(修订稿),运动参与目标: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运动技能的目标: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身体健康的目标: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内容标准方面的变化,为了方便教师阅读和教学,修订稿在内容标准的体例上做了一些调整,即将实验稿中按学习方面排列水平目标的方式,改为按学习水平排列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这样更有助于教师一目了然地了解某一水平在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为了增强对一线体育教师教学的指导性,修订稿中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一些教学内容供一线教师选择,并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教学方法举例”。这样既可以帮助一线体育教师知道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习目标,又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清楚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真正体现了“内容标准”。 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修订稿在“身体健康”学习方面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课程内容体例,实验稿:按五个领域划分,在每个领域下再按四级水平叙述内容。 修订稿:按四级水平划分,在每级水平下叙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更便于阅读使用。,课程内容 (以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内容为例),实验稿 :(水平四)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 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 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 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 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课程内容 (以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内容为例),修改稿:水平四: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跨栏跑、接力跑、跳远、跳高、投实心球等项目的技术。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珍珠球和三门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器械体操、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与组合动作。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武术类运动项目的12组技术动作组合。如基本掌握并运用910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其他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竹、踢花毽等项目的基本技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