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0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5页 / 共70页
第6页 / 共70页
第7页 / 共70页
第8页 / 共70页
第9页 / 共7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八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总览知识体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原则,我国新型 的民族关系,我国民族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 我国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 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原则 原则 原则,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的优越性,有利于 有利于保障 的权利得以实现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蓬勃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 宗教政策,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全面理解我国的 宗教政策,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 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 相适应,独立自主自办,社会主义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二、研析高考考点: 考点一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知识清单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三原则关系,3.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思维拓展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上要避免以下错误认识第一、各民族有优劣之分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第二、民族平等就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民族平等不仅仅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 社会方面的平等;不仅包括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履行义务。 第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就是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还包括政 治、文化方面的繁荣。,思维拓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意味 着民族平等已彻底实现。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它混淆了民族平等原则与各民族事 实上的平等两个概念。(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 的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履行义务。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 阶级,也就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 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汉族地区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与汉族地区还有着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客观存在着。,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预测题型:选择题 【例1】(2009福建文综)自1996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闽宁之间实现了从政府援助到社会帮扶,再到产业及人才技术的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闽宁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C.解决东西部教育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D.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答案:D,命题角度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例2】(2009海南)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 ( )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 B. C. D.,答案: C,错题诊断 【误点警示1】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差别已被消灭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但各民族还存在大小、强弱、发展程度的差别,民族习惯、民族传统也有差别。矫正训练1 200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50年的风雨历程,50年的沧桑巨变。西藏自治区5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因为,我国 ( ),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消除了 民族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地区经济繁荣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 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A. B. C. D. 解析 该题易错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没有必要也 无法做到消除民族差异,不选。 答案 D,【误点警示2】对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政策的相关内容理解不准确、不全面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矫正训练2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下列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B.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手段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D.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答案 A,考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清单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制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实施了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机关: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核心内容: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 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 (4)决定因素:,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的关系(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2)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思维拓展:,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意义重大。应该: (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4)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思维拓展:,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例1】(2009广东,不定项)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表明( )A.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C.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AC,命题角度2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权。 【例2】(2009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 B. C. D.,B,错题诊断 【误点警示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高度自治甚至完全自治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同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更不是完全自治权。矫正训练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 )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依法管理内部事务 依法行使自治权A. B. C. D.,C,西藏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二者有何不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央和地方关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祖国和平统一,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治权,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5个民族自治区,港、澳、台,【误点警示2】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认识错误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矫正训练2 60多年前,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在内蒙古诞生。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B,考点三 我国的宗教政策 知识清单 1.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内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实质:是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法律依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又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弘扬科学精神(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要人们科学地对待宗教。(2)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