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辛弃疾词三首,辛弃疾,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被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青玉案 元夕,一、朗读课文:词中的元夕具有怎样的特点?,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三、“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那人”的可贵。,四、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那人”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鹧鸪天,一、“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你还能举出几例来吗?,“燕兵夜娖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互文,意思是当初率领万众南下渡江之时,部队和金兵朝夕战斗,互相射杀,一路飞箭不停,表现了紧张而又惨烈的战斗情景。上文省了下文出现的词,下文省了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又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意思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无论在朝庭为官,还是不在朝庭做官,都一样忧国忧民。”,二、理解:春风不染白髭须,春风吹绿枯草,却不能使白须转黑。欧阳修有【圣天忧】词:“好景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三、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辛弃疾曾经上奏疏论平定金人方略,今存美芹十论、九议等,耿耿忠君报国之心可鉴,然而一切进言都付诸东流,所以这两句大有英雄不得不放弃壮年抱负终老田园的落寞与悲愤,正如余陛云所言“有英雄种菜之感”。,四、从全词来看,鹧鸪天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全词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阙追忆少年旧事,豪壮而有英雄气;下阙写年老而坐废的现实感慨,渐入沉郁顿挫,有壮士暮年之叹。,菩萨蛮 书江西 造口壁,一、朗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可怜:值得怜悯。 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二、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三、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四、 “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五、讨论:这首词的开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开篇用了比兴手法。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由此起兴。” 辛弃疾登上郁孤台,回想四十七年前金兵长驱直入江南、江西腹地,南宋几乎灭亡之事,从奔腾的清江之水,想到,了当年隆佑太后一行匆匆逃窜的踪影,以及因家国破乱而洒下的痛楚之泪。由水及泪,意象转换极为自然。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