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第五、六单元教学分析,2,分 析 框 架,教材分析,1,教学指导意见解读,2,教学设计思想,3,具体教学设计案例,4,3,【教材分析】,北京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颐和园,明十三陵,明孝陵,布达拉宫,中国历史文 化遗产是选 修六模块中 学习内容的 主要方面, 第五六单元 选取了其中 具有代表性 的世界文化 遗产6项, 有重点地反 映中国古代 社会的文明 成就,有助 于认识中国 文化遗产在 世界文化宝 库中的地位.,4,【教材分析】,5,长城全面地介绍了万里长城的历史、地理、风格、结构、修筑方法、文化内涵,阐述了万里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积极作用。,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了秦始皇陵修建的目的、过程、建制布局;介绍了兵马俑坑的分布、结构、军阵以及兵马俑的工艺特色、历史文化价值。,布达拉宫介绍了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的位置、布局、结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颐和园介绍了颐和园的历史地位、特点、主要景观、造园艺术及风格。,北京故宫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建造过程、布局、所收藏的文物以及故宫所体现的文化内涵。,6,【指导意见解读】,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1了解万里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浩大的 建筑规模。 (1)建筑风格:角度: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 法运用。视频、图片。感受了解。 (2)建筑结构:城墙、关城、烽火台。图片。学生介绍、了解。 (3)建筑规模:时间长、空间广。播放视频或图片展示。感受、了解。 2感受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 (1)智慧:建筑原则,空心敌台等。图片、文字材料。解读感受 (2)艰辛:孟姜女的故事、明朝修建碑记。出示碑文。学生讲述,7,【指导意见解读】,3认识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作用和影响:防御作用、中外关系、边疆开发、民族关系。 提供文字材料、画像砖等。 4体会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领悟长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 凝聚力和民族精神(1)角度:建筑艺术(气势、建筑与自然和谐、布局等)、 装饰雕塑艺术、文学艺术(诗词散文小说)、民族关系的见 证、民族个性的展示(凝聚力、智慧、创造力、勤劳勇敢、 热爱和平。)、不断发展的文化内涵等。(2)方法:景观照片、典型图片、文字材料。感受体验。,8,【指导意见解读】第五单元,5、对长城一节可尝试的拓展: 对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作用的探讨,积极或消极? 秦汉明大规模修建长城,而唐清很少或不修筑长城的探讨, 原因及评价? 对解决长城保护问题的探讨,具体的措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修筑“新的长城”的探讨?,9,【指导意见解读】第五单元,教学拓展举例,【设计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关于“情境会话协作学习意义建构”的学说 。,【设计思路】 创设情景:一个可以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可以 利用网络、图书馆等信息量大、资源种类丰富、交互便捷的优势。 协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个别化,自我激发式的学习,整合知识,并 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协作学习。 意义构建:可以通过辩论、撰写小论文、出板报等形式总结成果,实现意义构建。,10,【指导意见解读】,教学拓展举例,长城隔断了外面的世界,阻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当时的社会闭关自守,发展缓慢。 再者,长城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属于战略上的保守。中国 习武之人有句古话: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在自己国内建造 一堵墙远不如采取主动的进攻来得强。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修长城正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因为长城位于半干 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交界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稍有破 坏,就会造成极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修筑长城时大量的树 木被砍伐,使得土地沙化加剧。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1,【指导意见解读】,教学拓展举例,目前长城的基本状况是:只有少数被开发成旅游景区的长城段被 围起来后才得到有效地保护,而采取保护措施的不过几十公里, 长度还到1/10,90的长城都处缺乏保护的“自生自灭”状态,是名副其实的“野长城”。目前可辨认的墙体只剩下不到1/3,还有1/3的部分是由石头堆和土堆组成的城墙遗址,另有1/3还多的部分已经完全消失。可以说,我们中国目前已经没有万里长城了。这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历史的原因,战争年代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使长城受到第一次人为的破坏。第二是建国后长期人为和自然的破坏。这是最可怕和致命的。,12,【指导意见解读】,教学拓展举例,贺兰山上宁夏石嘴山市境内古长城遭受自然风蚀开始坍塌,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宁夏中卫市境内的古长城已被风沙蚕食得破败不堪,仅存残痕,自 然 因 素,13,紫荆关长城修缮了20多米,但采用的 却是新砖加混凝土,而相隔不远处, 真正的长城砖却被用来筑院墙、猪圈。高粱地边需要巩固水土,防止肥料流失,长城边的百姓“因地制宜”,搬 来长城砖筑墙。,【指导意见解读】,教学拓展举例,人为的取材性破坏,14,【指导意见解读】,教学拓展举例,最具代表的金山岭长城,被毁坏的金山岭长城,人 为 旅 游 性 破 坏,15,【指导意见解读】,教学拓展举例,八达岭长城没有一块无字砖,人 为 旅 游 性 破 坏,十一期间长城人流,16,【指导意见解读】,教学拓展举例,八万元出卖了最古老的长城 赵长城遗址包头市郊区新城乡边墙壕村段,距今已有 2300年的历史,是“最古的长城”。 2001年3月,包头绕城公路施工队在此施工。然而, 6月28日,当文管部门的同志来到施工现场时,发现古障 城南部约六百平方米的城址、城内的文化堆积连同古城墙 已被夷为平地。2300年前的瓦当、古陶残片随处可见。整 个古遗址的破坏程度令人痛心。但最后的处理结果却是,包 头市交通局向文管部门道歉,并支付文管部门八万元发掘费。 就这样,八万元“处理”了赵长城。,人为的建设性破坏,17,【指导意见解读】,第2课 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1感受秦陵兵马俑所体现出来的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 面的高超技艺。 角度:工艺、美术、造型。视频、图片(青铜剑矛、铜车马、兵马 俑面部表情等图片)。 关键词: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大、真、多) 2体会秦陵兵马俑气吞山河、庄严凝重的艺术震撼力。 角度:俑坑布局、1号坑军阵全景照片、长平之战想像。 3了解秦陵兵马俑所反映的历史状况。角度:政治、经济、军事(兵种、编制、装备)、文化艺术、 科学技术等。,18,【指导意见解读】,秦陵兵马俑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政治:专制皇权、暴政等,文化艺术:雕塑艺术、服饰艺术、彩绘艺术等,军事:军阵的编列方法、秦军的编制、秦军的装备、兵器的配备组合等问题,科学技术:青铜工艺制造水平等,经济:秦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状况等。,(视频资源:探索与发现世界文化遗产之秦始皇陵、复活的军团、 中华文化讲座:秦始皇陵兵马俑等),19,【指导意见解读】,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1了解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建筑特色:依山而建,石木结构,形制复杂,装饰华丽,藏汉合璧。 布达拉宫地貌和红宫、白宫、灵塔、大昭寺视频、图片。 欣赏,感受了解 2知道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艺术所呈现的藏汉合璧的风格。藏族雕楼建筑、汉族殿堂建筑。照片,欣赏、辨认、知道。 3体会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认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 (1)民族团结。角度:文成公主入藏、修建布达拉宫、壁画、珍藏文物。 视频展示壁画,学思之窗、建筑风格、文物照片、会盟碑。 学生从课文中找或教师展示,体会认识。 (2)中国领土。元、明管辖、清册封制度。壁画、实物、文献。 提取信息、考证。认识。,20,【指导意见解读】,第1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1了解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弘、装饰豪华、壮丽辉煌。 (总体和谐中富有变化,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建筑色彩华丽鲜艳, 对比强烈。) 2认识北京故宫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技术和中国 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 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角度: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 布局: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形态:砖墙木梁架结构, 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飞檐、斗拱、藻井和雕梁画栋等。视频、平面图、局部特写照片,感受,认识。建筑风格可与世界其他宫殿建筑比较。可与布达拉宫比较。,21,【指导意见解读】,第1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3文化内涵角度:物质的建筑技术及特点,文物宝库。精神的建筑设计 思想(封建传统礼制、阴阳五行学说、家、国统一、突显皇权至尊)。实质:表现封建帝国的大一统气度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视频、规划布局图、景观图(形制、色彩)、文字材料(数字运用)、 图片(龙)。教师引导,学生找课文说明。,22,【指导意见解读】第六单元,第2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重点:颐和园的修建历史;颐和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园林 风格;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难点: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的突出成就。,23,【教学设计思想】,一、准确的教学定位为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一步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1定位依据 (1)学生的学习基础 (2)学生的发展志向 (3)高考测量评价方式、方法。 2定位 (1)激发兴趣 (2)拓展视野 (3)发展能力,24,【教学设计思想】,二、独特的审视视角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把握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1理由 (1)世界遗产公约关于文化遗产的定义。 (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3)历史教学应体现学科特点和功能。 (4)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三者可以统一于历史之中。 2审视方法 从文化遗产中解读出其所蕴涵的历史信息:经济的、政治的、文学艺术的、科技的、思想的等。 3目的 探究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发掘其突出的普遍价值。,25,【教学设计思想】,三、合理的内容整合突出重点、删繁就简,直观形象1紧紧扣住文化遗产的历史视角,抓住其中最能体现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进行学习,对于其他的教材内容可略讲或归纳合并。2将历史的逻辑与教材的逻辑统一于学生的认知逻辑之中,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实质逐渐深化对文化遗产的认识。3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图片、影像资料,进行探究学习。探究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发掘其突出的普遍价值。4教学指导意见中出现了较多的诸如“感受”、“体会”等心态动词。5做到点与线的有机串联。空间序列性与文化内涵的综合性的有机统一。,26,【教学设计思想】,四、准确的过程方法获得认知方法和策略的知识,1外显的非学科性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如制作展板、宣传品、举行辩论赛、组织讨论等。2内隐的学科性的认知方法和策略。(1)懂得考古、文献、调查、访问等常用的获取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以及它们所蕴含的信息特征和证明力;(2)懂得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艺术作品和民族民俗等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成果与历史材料的区别,汲取它们内涵的历史信息;(3)懂得依靠地理、化学、物理、生物、信息等科技手段获得的历史考古资料属于一手资料和直接证据; 它们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和正确运用;(4)掌握或运用从源流际会、基本特征、主要贡献、创新意义等多种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考察与把握优秀文明成果的特点、贡献与影响的基本方法等。,27,【教学设计思想】,五、正面的价值取向传承人类文明,保护文化遗产。1懂得文化遗产的价值。文化遗产是物化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的物质文明,蕴涵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并传承着人类的文明。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形成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2形成文化认同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和认同。3形成文化与自然的统一意识。懂得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里,文化与自然有不可分割和密切相联的关系。4形成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的自觉性。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激发新的创造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