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美社会学,思考题,一、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孰重孰轻?同样重要? 二、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严肃艺术的生存问题。,第一节审美社会学的内涵,一、审美社会学的历史回顾,中国古代有关审美社会学的讨论,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异常重视审美同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审美对人格培养的特殊作用,以致于出现了某些片面夸大审美社会功能的倾向(如“文以载道”)。使艺术沦为道德说教的工具。第二,从艺术和政教的关系着眼,提出相应的审美标准,对艺术进行规范。最突出的就是儒家提出的“和”、亦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礼之用,和为贵”,不但强调艺术作品(诗、音乐等)本身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要受到“礼”的节制,要适度,这种从艺术和政教的关系着眼提出的“和”的标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在西方,作为门独立的学科,则发轫于十九世纪下半叶,也就是说,它是随着社会学成为门学科而发展起来的。1839年,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社会学的名称,成了后来影响一直很大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开山鼻祖。孔德的思想是审美社会学的三个主要来源之一。继孔德之后,英国学者斯宾塞写了三卷本的社会学原理,将孔德的理论系统化,并提出应对审美活动作社会学的研究。1880年法国学者丹纳出版了艺术哲学,这标志着实证主义社会学已经实际进入了美学领域,并显示了审美社会学这一学派的初步轮廓。丹纳提出研究艺术的整体性,并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艺术风貌。,三个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学,之二:马克思主义,审美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思想,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与其他上层建筑因素及经济基础的复杂关系,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等。在西方国家和苏联东欧各国、始终有不少学者把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作为自己进行审美社会学研究处方法论基础。这些学者,早一点的有梅林、普列汉诺夫、卢卡契等人,当代比较著名的有本亚明、马尔库塞、豪瑟、阿多诺、戈尔德曼、威廉斯、伊格尔顿等人。他们成为现代审美社会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审美社会学的第三个来源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发生的历史学科,人类学对审美让会学也有很直接的影响:达尔文、泰勒、弗雷泽等人的人类学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审美社会学。之后,格罗塞、希尔思、普列汉诺夫、包阿斯、马林洛夫斯基等人,都从人类学角度研讨了审美的起源,以及原始民族中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三:人类学,审美社会学的三种类型,文化生产社会学 文本社会学 观众社会学,文化生产社会学,这一类型把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艺术或其他审美产品赖以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审美文化的建制、设施和组织等方面,考察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把关人”(出版商、批评家、美术馆老板等)的作用,考察艺术院校对各种艺术家、设计家培养的过程和其中体现的社会关系,考察大众文化产品(如摄影)与它们赖以产生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等等。这种研究的实证性、经验性的倾向较为突出。,文本社会学,这种类型着重研究审美“文本”各个层面所体现的社会学问题,如叙述、视觉形象、摄影角度等艺术因素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特点,以及社会的政治、道钮和审美倾向等等。这类研究在德国、法国比较盛行。和前一种类型比较,这个类型不但更多地注意到审美活动自身的特点,而且从方法上看也更抽象、更具理论思辨色彩,因而哲学意味比较浓。,观众社会学,这种类型是近二十年才兴起的。它有多种来源,如哲学上的新阐释学,文学理论上的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这种类型着重研究观众的接受问题、诸如观众的特征、分类、趣味的演变,一般接受模式以及相应的接受设施。通俗艺术与严肃艺术的冲突、“文化资本”在接受中保证一定社会集团认同实现的功能等。,二、审美社会学的对象和范围,所谓审美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来探讨审美活动的一个美学分支学科。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审美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所包含的社会学方面的课题,以揭示出这一人类特殊活动领域的特殊社会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就研究范围来说,审美社会学和艺术社会学是部分重合的关系。它们有共同的研究课题,又有各自独有的研究课题。审美社会学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工艺、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的审美创造和鉴赏,要研究自然景观的问题。还要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等等,这是艺术社会学所不研究的;反过来,艺术社会学的有些研究课题,如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的直接研究等,又是审美社会学所没有的。就研究层次来说,艺术社会学较多地偏向经验的实证研究,而审美社会学则比较着更抽象的理论探讨。,何谓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审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审美文化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第一是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包括各种艺术作品,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衣饰、建筑、日用工业品等,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保存这些审美物化产品的社会设施,诸如美术馆、影剧院等等。第二是审美活动的观念体系,也就是一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等。第三是人的审美行为方式,也就是狭义的审美活动。这种独特的人类行为方式,通过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两种行为,不断地将审美观念形态客体化,又把物化的审美人工制品主体化,形成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兴。这就是说,审美行为方式是使审美主客体两方面发生历史的、现实的复杂联系的中介,缺乏这个中介,主客体两方面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审美文化。,第二节审美文化的构成与特性,一、审美文化的构成,审美观念体系是审美文化的精神方面。审美观念体系包含许多因素,如审美观、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审美趣味等。这诸多因素集中体现在主体的审美趣味中。审美观是主体对于审美活动总的认识,其中以审美理想为核心,这一核心又具体化为一定的审美价值评判标准。这些标准作为一种内在尺度,左右着主体所进行的审美活动,最终以审美趣味形态表现出来。,审美观念体系,审美产品,最基本的审美产品是艺术作品,所以艺术在审美社会学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审美社会学又同艺术社会学在艺术这一交接点上互相包含。除了艺术品外,我们还要兼顾到其他审美产品,诸如许多具有审美功能的实用产品,大至我们的生活环境、建筑,小至衣饰、日用品等,这些虽不能称之为严格的艺术品,但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随处可见,它们在实现自己的实用功能的同时,又成为人类生存环境审美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此外,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也是这种广义的审美产品的一部分。,审美产品以客现实在的形态存在着,然而,它们要动态地进入审美活动,成为与审美主体密切相关的现实的审美对象,就必须通过一定的传播环节和渠道。比如电影须在影院中放映,音乐会须在音乐厅中进行,各种造型艺术品(绘画、雕塑)必须陈列在美术馆或博物馆中。这样,我们就涉及审美物化产品的另一构成要素:审美设施。没有一定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着的社会审美设施,许多审美活动就无法进行,换句话说,没有相应的社会审美设施,艺术家生产的审美产品,就无法通过特定的渠道传递到社会公众那里,审美的生产与消费互相脱节,审美活动也就中断了。不仅审美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审美设施。而且审美文化的生产也需要一定的审美设施。,审美设施,审美行为方式是连接审美文化物质方面(物化产品)和精神方面(观念体系)的桥梁。在特定的审美行为方式中,审美文化的观念体系被客体化(物化)了,凝聚成为审美产品。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审美行为方式中,审美文化的物化产品被主体化了,审美产品引发审美感兴,在审美感兴中,审美产品转化为审美对象。,审美行为方式,审美行为的三种形态,审美生产 审美调节 审美消费,二、 审美文化的特性,把审美文化放在整个文化系统的框架中,从审美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审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性:审美文化自律和他律的二重性。,自律性与他律性,自律(Autonomie)与他律(Heteronomie)是德国哲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就美学领域来说,自律指审美文化的独立自足性,它是一个自在自为的系统;而他律则指审美文化的相关性,它是外在的或为他的,而不是独立自为的。,审美文化的自律性,审美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子系统,有自身的组织构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从本质上说,审美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文化活动,它既不是为了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也不是为了认识社会和自然的科学规律,而是为了引发人们的审美感兴。在这一点上,它同诸多具体实在的文化范畴,如经济、政治、科技等不同,倒是与宗教比较接近。从活动方式上看,审美是在直觉中把握感性的自然、社会和人生。这就是审美文化的自律性,审美文化他律性的两个方面,和美学的其他一些分支学科(审美艺术学、审美心理学等)不同,审美社会学并不直接地研讨审美活动的自律性,而是偏重于考察审美文化与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交互关系,亦即他律性。审美文化同其他文化(经济、政治等)存在着一种双向或多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审美文化要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审美文化又影响其他文化。说得简单点,就是一方面社会影响审美文化,另方面审美文化又影响社会。,价值定向 人际关系 教育 文化建制,社会对审美文化影响的四种渠道,价值定向,从审美社会学角度看,价值定向集中反映在主体的审美观念体系之中。社会的政治、哲学、宗教等多方面的价值观念,都必然制约着主体的审美观念,从而影响他的审美行为。,人际关系,一旦个体实现了这种对群体的归属和认同,那么,群众的观念、意识、利益、处境和理想等等,就必然作为群体意识凝聚在个体身上,甚至成为个体的下意识,直接影响到他的各种活动(包括审美活动)。个体的审美趣味,总是以一种个人方式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群体(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的意识。这就是说,社会的每个个体由对自己的特定的人际关系的归属和认同来结构不同的文化圈,这种文化圈对个体的审美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教 育,无论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从人类学角度看,教育在人类文化的延续发展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概念,也就是个体如何在文化上适应一个社会。教育是保证个体在文化上适应社会的基本途径。它通过主体对各种文化符号的掌握,将各种规范性的知识、原则灌输到主体意识中。智育、德育、美育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早期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成人的各种付会教育,都把社会文化的各种知识、概念和行为规范输入个体,起到塑造人的作用。这些内容一旦在主体内心结构中凝结下来,成为主体审美观念体系的一个基础和背景,便在暗中引导和制约主体的审美行为。不但审美文化的生产者是这样,审美文化的消费者和各种中间人也是这样。教育把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带入主体意识和潜意识之中,从而对审美行为发生作用。,文化建制是社会对审美文化影响的第四个渠道,也是作用最直接的渠道。文化建制在这里指一个社会的文化政策、制度和文化投资。从前一方面说,一个社会的文化政策是否开明和具有民主性,一个社会的文化制度是否合理和具有开放性,这对审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实践表明,凡是审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如古希腊和我国唐代),总是文化政策和文化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开明、合理的时期。,文化建制,审美对社会的几种间接功能,认识功能 沟通功能 社会化功能,第三节审美文化的动态过程,一、审美文化的生产,1、审美文化生产主体的生产,广义的说,一切介入审美活动的主体,包括作为消费者的观众,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审美生产。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审美文化的生产主体则是在较为严格的意义上的生产主体,即直接从事审美创造的主体艺术家、设计家、工艺师等。在我们看来,这多种主体中,艺术家最具有典型性。艺术家的形成,充分地反映了审美文化生产者生产的基本规律。从审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家形成的最一般条件有三个方面,也就是三种变量:文化环境、心理生理素质和个人选择。,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艺术家形成的外部条件,文化环境首先是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艺术家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表明,开放的、活跃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造就一大批卓越的艺术家,这包括政治状况,文化政策,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水平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