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 届高考导航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1)新课标新课标 命题范围命题范围 必修必修 1 内容内容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 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 ) A禹死后启继位 B建立武装 C设置官职 D制定刑法 2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中“礼”主要指 ( ) 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贡赋 3根据西周分封制,受封诸侯必须 ( ) 定期向周天子朝觐述职 随从周天子作战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A B C D 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5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他 ( ) A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C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修筑了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 6中国古代帝王的称呼有许多种如谥号、庙号和年号等。下列哪一称呼是当朝皇帝本人确 定的称号 (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康熙帝 D唐太宗7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行“天汉” ,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 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 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 ) A皇位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82002 年湖南里耶出土了大量竹简(如图 1) ,它是公元前 222 年至公元前 2008 年的官署档案。竹简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职官,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 A分封制已推广到江南地区 B楷书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 C货币、度量衡得到统一 D郡县制已经推行 9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 “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 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 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材料论述的是 ( ) A汉初的封国制 B建立具有地方行政权的诸侯国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汉武帝实行“附益之法” 10北宋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带来严重恶果之一是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扩大地方权利 B加强中央集权 C节省地方开支 D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11以下是秦朝和唐朝的政府机构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突出地反映了 ( )A唐朝皇帝不如秦朝皇帝权力尊崇 B秦朝实行集权而唐朝实行分权 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D唐朝的三省实质就是秦朝的三公 12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 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长久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所以 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所材料推断,这一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是 ( ) A察举制 B征召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3明太祖有诗 : “百僚未起股先起 , 百僚己睡联未睡 , 不如江南富足翁 , 日高五丈犹拥 被。 ”出现这首诗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 ) A明末相羡慕过悠闲的生活 B明太祖深知勤政才能国泰民安 C明太祖担心内阁权力过大威胁宝权D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 事必躬亲 14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在设立之初的共同点是 (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16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的措施有 西汉“推恩令” 唐朝三省六部 制 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 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 A B C D 1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 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 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18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哪个机构是与其权力相似( ) A公民大会 B十将军委员会 C陪审法院 D五百人会议 19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 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 人手中。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 A公民大会向全部居民开放 B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 D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津贴 20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 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指的是( )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21 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A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 B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D是公平的 22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其中顺应帝国庞大疆域的是 ( ) A 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自然法 D公民法 23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 。这条法令 ( ) A保护债务奴隶制 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C保护私有财产权 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24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罗马法有力地维系了帝国的统治 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 ) A B C D 25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 采纳的是 ( ) A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C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第卷 (非选择题 满分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50 分。第 26 题 11 分,第 27 题 9 分,第 28 题 11 分,第 29 题 9 分,30 题 10 分。 ) 26 (11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 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予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 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材料三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 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 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 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姬)贵族的大宗和天下共主,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 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被分封诸侯,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而诸侯在自己的 国内又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次子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是 小宗,在本宗族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依此类推,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由 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西 周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1 分)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 “周王先贬其爵”而后“削其地”? (2 分)(2)依据材料三、四,分析宗法制作用。 (4 分)(3)结合材料三、四,材料一、二反映的制度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如何?(4 分)27 (9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 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实 为天下福祉。 ” 材料二 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抨击八股取士制度:“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 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请回答:(1)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 ,这里的“察举”是指什么制度?(2 分)这一制度有何 弊病?(2 分)(2)针对“察举不胜其弊” ,隋实施了什么制度?(1 分)这一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3 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的理由。 (2 分)28 (11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 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 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 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 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 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1 分)其理由是什 么?(2 分)(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1 分)为什么行使这一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