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一),豌豆适于杂交实验的特点,自花传粉且闭花传粉,自然状态都是纯种。,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比较明显,豌豆适于杂交实验的特点,自花传粉且闭花传粉,自然状态都是纯种。 相对性状比较明显 花大,易于人工杂交实验的操作,巩固练习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B人的身高与体重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C,豌豆杂交示意图,套袋,母本:接收花粉的植株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P F1 F2 正交 反交 自交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P(亲本),高,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1(子一代),问题:是否能用融合遗传原理解释该实验现象?,是否与母本选择有关?,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杂交,无论正交、反交,子一代都是高茎。,问题: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的,控制矮茎的遗传物质 消失了吗?,F2,787 277,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子二代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F2的性状分离比都约为3:1,如果假设:性状是由某种物质控制的,将它称为遗传因子。讨论: 1、遗传因子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与显隐性状的关系?,生物体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显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侧交,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