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 弥勒四中弥勒四中20162016高一下学期期中考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 历历 史史 试试 题题 命 题 :何娟 审 题 : 注意事项:本试题分注意事项:本试题分I I卷和卷和IIII卷,共卷,共3333小题,满分小题,满分100100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9090分钟,请用分钟,请用2B2B铅笔和黑色字笔在铅笔和黑色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题卷上作答。第第I I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6060分)分)一一.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3030题,每小题题,每小题2 2分,共分,共6060分)分) 1“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 B集体经济 C商品经济 D游牧经济 2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 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3“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 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 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 映了( )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C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4“锦上添花” 、“丝丝人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战国时期丝绸业实行工官制度 B唐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宋朝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 D清朝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5.“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 资本的是( ) A灌钢法制作的钢刀 B精美的青铜酒器 C艳丽柔和的粉彩瓷 D胎质细洁的白瓷 6浙江某地因施工发现一个古墓,其出土文物种类相当丰富,经考古人员整理,向社会公开展示的 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唐三彩 青铜镜 烟叶残渣 活字印刷品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7宋代孟元老有这样一段记 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 ,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材料反映了北宋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B江南经济的繁荣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D市的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统一规定时间的限制 8.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 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的晋商兴起于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清 D.民国时期 9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 全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这反映出明中期扬州地 区 A成为饮食文化中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D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10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 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11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 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 A.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D. 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的性质 12对于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其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不能一概否定 古代历朝大都执行这一政策,影响深远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 B C D 13.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 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14下列选项中,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的是1863年俄商的顺丰砖茶厂 汉阳铁厂1863年上海洪盛碾米厂 继昌隆缫丝厂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高 C当时中国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 D近代经济形态逐步在中国出现 15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B. 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C.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D. 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6.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7. 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 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 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 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封建制度的终结 来源:学科网ZXXK 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 B C D 18.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 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 原因有( ) 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 B C D 19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 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 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受到帝国主义的阻碍 C.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20从1953年开始,我国以156项重点建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这1 56个重点项目中能源是建设的第一重点(占33.3%),其次是国防工业(占28.2%)。机器制造业居第 三位(占15.4%)冶金工业局第四位(占12.8%),这四大工业合计占90%。这一时期重点建设项目的 分布反映了“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C.加强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生产 D.发展生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1下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各项数据、与表中整体趋势出现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1958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粮食产 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粮食产量1958200001969477015631 1959来源:学科网ZXXK170001709410412147196014350106319419855 1961来源:学科网ZXXK1475080018145065三大改造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实施八字方针 A B C D 22.1956年,中共八大在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 A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政治斗争上来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任务 C彻底纠正“大跃进”中的“左”冒进错误 D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23. 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我国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圈地运动”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那就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道路是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实施生态农业战略 C、稳定农村劳动力市场 D、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25.“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 是对1992年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6.被海内外人士誉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 经济的桥梁”的是 ( ) A深圳特区 B海南特区 C港澳特别行政区 D上海浦东 27原先的学堂,上课开始之前,学生有拜孔子、拜先生的礼节,后来代之以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学 生起立,并问候“老师好”,老师鞠躬还礼。这种变化最有可能开始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后28. “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饪麻辣土豆丝和洋葱鸡蛋。在准 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自己新购置的无袖旗袍来”。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 璧”风格的是 无袖旗袍 穿衣镜 麻辣土豆丝 四合院 A B C D 29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同一首歌是哪一传媒的名牌栏目( )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30. 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基础的变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 价值取向的变化 D.公民素质的变化第第IIII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4040分)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3小题,共小题,共4040分)分) 31.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明代隆庆、万 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