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十)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考点扫描考点扫描】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1)存在的形式 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 (2)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着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降水、E 地表径流、F 植物蒸腾、G 地下径流 H 下渗、 I 蒸发 (2)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其包含的主要环节: 类型 :A C D E 属于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 ,F、D、 I 陆地水循环,A、B 海上水循环。 主要环节: 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海上循环:海洋蒸发降水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水资源的分布(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 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程度不同。 3.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水体 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开源措施 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节流措施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产生原因对策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节约用水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 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率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人为原因水资源污染严重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补充: 1.水文特征的分析:水文特征 要素 影响因素 应用 水位 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 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区,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流量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由降水量多少决定; 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较大 含沙量 受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的影响 结冰期 最冷月均温0,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 比较两条河流的水 文特征或某一特征 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或分析某一河流的 某一水文特征 2. 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 (1)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 补给 类型 补给季 节 补给特点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 地区 雨水 补给 一般以 夏、秋 两季为 主 时间集 中;不 连续; 水量变化 大 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量的季节分 配;降水量的年 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 部季风区最为 典型 季节 性积 雪融 水补 给 春季 有明显 的季节性;连续性;水量稳 定 气温高低;积 雪多少;地形状 况 东北地区 永 久性 积雪 和冰 川融 水补 给主要在 夏季有明显的 季节、日 变化水 量较稳定太阳辐射气温变化 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地区和青 藏高原地区湖 泊水 补给全年水量较稳 定,对径 流有调节 作用取决于湖泊与河流 的相对位置湖泊水 量的大小普遍地 下水 补给全年水量稳定 一般 与河流有 互补关系地下水补给区降水 量 地下水位与河 流水位的高低普遍凌汛 一般需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发生在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2)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 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3)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除外) ,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 给受气温影响较大,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 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变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 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分别表示 A. 降水、蒸发 B.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C. 蒸发、降水 D. 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 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地利用地 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 B. 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响 C. 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 D. 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响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下题。3.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 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4.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 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 B. C. D.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 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 56 题。5.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a 中的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6.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两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 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下表示意 Y 国 1999 年可更新水资源 和水足迹的情况。读表完 78 题。? 7。据表可知 Y 国 A. 水资源总量丰富 B. 属于发展中国家 C. 水资源严重匮乏 D. 水资源利用率低 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修建大型水利工程A. B. C. D. 读“某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和气温变化示意图” ,完成 910 题。?9.该河流可能 A. 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地处南半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地处南北纬 3040大陆东岸 D. 地处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10.该河 7 月、8 月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地区 A. 受信风带控制 B.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 受冬季风控制 D. 受夏季风控制 11.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 ,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 b 是雨水补给,a 是冰雪融水补给 B. a 是地下水补给,c 是冰雪融水补给 C. a 是雨水补给,b 是冰雪融水补给 D. a 是冰雪融水补给,c 是地下水补给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 1214可更新水资源 (立方米/年)内部水足迹 (立方米/年)外部水足迹 (立方米/年)1.72.26.4题 12.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13.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积雪融水补给为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14.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1 月 B. 2 月 C.11 月 D. 12 月 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 ,回答 1516 题。 15.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 B.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C.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 D.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 16.解决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人工降雨 B.修建梯田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二、综合题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现象。 B , F , E , J , I , D 。 (2)在图中各环节中,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是?(填图中字母) 。 (3)图中字母 B 所代表的地理现象,在我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说出其活动的空间范围和 类型。 18.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乎我国社会经 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但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许多困难。 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春、夏季 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等比重线图” ,乙图为 “我国北方地区某年水资源、土地、人口及 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 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 我国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 最大的地形区是 ,分析形成该现象的主 要原因。 (2) 简述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 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加以解释说明。 (3) A 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对当地农业生 产有何不利影响? (4) 据图分析,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 地区,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