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彩陶是指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烧制的陶质器皿。通常在灰黄色的器物上绘有黑、白、红等颜色的形纹或几何图案,具有极度高的艺术价值。原始彩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中国在世界上亨有“瓷国”之誉。江西景德镇是最著名的“瓷都”。 我国古代的瓷器品种有1.彩陶 2.青瓷 3.白瓷 4.彩瓷 5.花瓷 6.影青瓷 7.青花瓷。最早出现的是彩陶。,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一、原始的彩陶,二、青铜纹饰,中国青铜器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制作的各种器物,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有价值。 古代青铜器按使用功能分,包括(1)工具;(2)农具;(3)兵器;(4)饮食器;(5)酒器;(6)梳妆用具(如铜镜);(7)车马器(即车上用的和饰品如铜铃);(8)玺印;(9)乐器(如编钟),司母戊方鼎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司母戊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肯铜器,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该方鼎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图案以贵族狞猎、宴乐的礼仪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三角纹为界带,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采桑射猎图、中层为宴乐图、下层为水 陆攻战图。,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铜,第二节 中国古代 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中国建筑艺术起源于五千至七千万年前。据1986年8 月6日光明日报和7日的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秦安清理出原始房屋240座,灰坑342个,墓葬79个,窑址38个,出土各类文件八千余件。 从远古到清代,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分为四种类型,即宫殿,陵墓,寺庙,园林。此外,城池、塔刹、故居、长城、桥梁、亭台、楼阁等也属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体。,一、建筑,古代称高大的房屋为殿。不过依现在的解释,宫殿以帝王的皇宫为代表。根据史料记载和现存的宫殿现状来看,宫殿在秦汉时期以后以成为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如秦时的阿房宫、北京的故宫、西汉的未央宫等都是中国古宫殿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宫殿的特点是高、大、深、庄。,(一)宫殿,阿房宫遗址,故宫(视频),西汉未央宫遗址,秦陵在陕西临潼县东鲡山北边,建成于公元前210年。这个陵的主体尚未打开。经调查发现冢高76米,周长两千米。陵内有内外两城,有十个城门,内外城四周都有角楼。,(二)陵墓,汉陵在陕西咸阳北部,有十一个西汉帝王陵墓。最著名的是长陵(刘邦陵)和茂陵(刘彻墓)。,汉高祖刘邦的陵墓-长陵,汉武大帝刘彻陵墓-茂陵,唐陵在陕西关中其三大特点是:封土为陵,神道偏东;因山构成。,武则天墓,唐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宋陵北宋陵集中在河南巩县境内。南宋六陵都在绍兴城南。宋陵的特点是地点集中,石象较多,但规模不如唐陵大。,明陵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紫金山下(孝陵),其他十三位帝王皆葬于北京昌平县,就是众所周知的明十三陵。明十三陵集中埋葬了明代主要帝王,陵寝据地形布置,整个陵区有中心,以长陵为中心,长陵中轴线也是十三陵的中轴线结合山陵平原,依山就势,整体是经过非常周到的考虑的。,南京明孝陵,明十三陵石像生,明十三陵,清代帝王陵墓分为东陵和西陵。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县,其中有五位帝王的陵墓: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清西陵在河北易县的永宁山下,其中有光绪、道光、嘉庆、雍正。,东陵,西陵,(三)寺庙,河南洛阳的白马寺,福建莆田的三清殿,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是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相交替,组成有韵律的景观;二是追求明朗、华丽、优雅的气氛,能满足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情趣。,(四)园林,晋“金谷园”旧址,隋代“西苑”旧址,唐华清池,圆明园,雕塑包括雕刻和雕像。在金属、木料、石料、玉器上刻出的形象叫雕刻;用粘土之类软材料造成的形象叫雕塑。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有所不同,从造型上来看,西方雕塑从古希腊以来都是以人体为造型,中国的雕塑决不限于人体,更多的是动物、植物和著名人物。从地位上看,西方雕塑有独立的地位,而中国古代的雕塑基本上是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筑群中的陪衬,或是器血上的装饰。,二、雕塑,中国雕塑的悠久历史可以追述到原始彩陶,陶猪就是粘土捏成了猪的形状,然后烧成陶器。夏商、西周时期把青铜器铸成龙的形状,凤的形状,鹤的形状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塑”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俑陶俑,则是古代塑像的代表作。如秦始皇兵马俑,有人物塑像,马塑像,还有铜铸的兵马战车。俑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雕塑,是代替活人活马殉葬的雕塑。 我国古代的俑,一般是用木头,石头雕塑而成,或者用软泥塑出来,然后烧成陶俑,也有用金、银、铜、铅等金属铸成的。俑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俑以外,遍布各地名胜古迹的石像、宗教造像以及小型民间雕塑品也是中国古典雕塑的精华。,三、 书法 书法在诸艺术门类中,最具中国独特性。世界上, 只有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书法成为一门举足轻重 的艺术。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象征了人之美和宇 宙之美。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在汉末魏晋出现的。出现了以 书法为纯艺术的书法家,如蔡邕(骨气洞达)、张芝 (血脉不断)、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 等。 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篆、隶、楷、草、行五 类,每一类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 家是王羲之、颜真卿、张旭。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代 表作兰亭集序。颜真卿楷书天下第一,代表作颜 勤礼碑。张旭是草书之圣,代表作古诗四帖。 中国书法由中国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化思想而形成 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四、绘画 彩陶和青铜纹饰确定了中国绘画整体着眼、以线为主、 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 魏晋六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期。中国古代绘画大体上可分 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间绘画五 类。 中国绘画无论哪种类型都显示出共同的美学原则。 1、散点透视的“游目”。 2、以大观小。 3、遗貌取神。 4、游目式的笔、色、墨。,五、音乐 古代文献中对尧舜古乐的记载,说明中国音乐起 源甚早。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音乐形成了和其他文化不同的独特体系。 中国既创立了七音阶体系,也创立了五音阶体系。 中国音乐未能经自己为中心独立发展,而是依附于文化的各领域以 游散的方式发挥了多种功能。按其功能中国音乐可分为: 一、仪式音乐,其特点是音域不宽,节奏缓慢,肃穆庄重。 二、宫廷舞乐,主要服务于舞蹈,在舞蹈的推动下发展。 三、声乐,符合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 四、独奏器乐,摆脱了舞蹈、仪式、文学的影响而具有独立的文化意义。 五、民乐,以吹奏打击乐为主,热闹喧哗。 中国音乐的特色:1、旋律为主;2、理性精神;3、节奏宣泄。,六、戏曲 中国戏曲,其涓涓细流从原始仪式,汉代百戏,唐代参军 戏,宋金诸宫调,到元杂剧始蔚为大观。元代,杂剧成为一种 主要的文艺形式,产生了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和优秀作品。明清 戏曲高潮迭起,各种声腔兴起,清代形成五大声腔系统,清 末,民间的地方戏兴盛。 作为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是昆曲和京剧。 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到明清,小说和戏曲占据了中心地 位,小说典型地代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市民趣味,戏曲则 代表了对整个古代艺术的总结。戏曲以其本身的综合性质把 各门艺术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精致化了。 戏曲是古代各类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的一个最主要的特 点就是,整个中国艺术的原则在这里得到了一种形式美的定 型,用理论术语表达就是,程式化和虚拟化。,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准则。 所谓气韵生动,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再现生活、反映生活时,要有生气,有风韵,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 所谓虚实相生,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反映生活时,首先必须创造出鲜明生动的实在形象,但艺术不必把客观事物的形象全部表现出来。,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气韵、虚实,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现在我们从美学角度来给中国古代艺术分类,大致可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所谓阳刚之美,就是壮美,其特点是强大、外表不光滑,显得伟大、雄伟、壮丽、威武、坚强。 所谓阴柔之美,就是秀美。其特点是让人觉得娇柔小巧,感到优美或美丽。 中国古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有其历史根源,那就是阳刚之美受儒家思想影响,阴柔之美受道家思想影响。,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包括人与人相和,人与社会相和,人与宇宙相和(天人和一),“和”的精神贯穿了整个中国社会文化之中,在古人眼里,“和”被视为诸多对立因素的统一,它既是对象本身属性的和谐,又是主客观关系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总体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艺术家用“和”的基本精神来感受生活,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和”。 “中和”可视为“天、人、文”三者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与协调的系统。 西方艺术家却常常如何表现人类如何战胜自己、征服自然。,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