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试题卷第 1 页(共 8 页)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7学年浙江省高三“五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2017学年浙江省高三“五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生物试题 生物试题 命题学校:宁波市效实中学 本卷共两大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其中加试题 3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 不仅可以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通过唾液传播 B.HIV 除了感染辅助性 T 细胞外,还可感染脑细胞 C.通常感染 HIV 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患者 D.对已感染 HIV 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 2.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幼苗的感光部位在尖端 B.幼苗尖端以下部位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C.一段时间后,幼苗将向左弯曲生长 D.幼苗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 D.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4.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5.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一般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 B.紫外线照射能增加 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 C.诱导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获得的纯合子,即为可育良种 D.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6.下列关于绿藻和蓝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含有光合色素 B.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C.都含有核糖体 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7.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生物试题卷第 2 页(共 8 页) A.环境容纳量是由其有效资源决定的 B.环境容纳量会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C.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某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8.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 B.二氧化碳分子能吸收地球的反射热,使地球升温 C.20 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砍滥伐 D.地球变暖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9.酒精会影响肝细胞的代谢功能,例如蛋白质的降解。据此叙述,肝脏细胞中直接受到酒精 影响的细胞器是 A粗面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线粒体 10.如图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图,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胞质分裂可在所处的时期开始进行 B.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 C.间隙期主要的变化是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中 DNA 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 1 11.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C.个别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改变生物性状 D.DNA 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12.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芹菜幼苗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A B C D 2,4D 溶液浓度 a b c 0 平均株高(cm) 20 29 35 16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设置 D 组的作用是对照 B.A、B、C3 组 2,4D 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 cba C.该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 2,4D 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D.该实验结果表明 2,4D 溶液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生物试题卷第 3 页(共 8 页) 13.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升高 B.若改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该实验时应调亮视野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能力 D.如果增大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1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依据是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 C.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1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 B.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C.次生林就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 D.从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16.“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段为需氧呼吸,bc 段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d 段为厌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 c 后,产生大量乳酸,将导致血浆 pH 值持续降低 C.乳酸在肝脏中再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厌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 ATP 中 17.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探究实验, “”表示不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本实验不能用碘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 C.该实验中的淀粉溶液是将淀粉溶于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中配置而制成的 D.若 5、6 号试管中呈现轻度阳性反应,则应更换本尼迪特试剂 18.AUG、GUG 是起始密码子,在 mRNA 翻译成肽链时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这是因为 A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 B与起始密码子对应的 tRNA 发生了缺失 CmRNA 上起始密码子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替换 D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最前端的部分氨基酸被剪除 试管 1 2 3 4 5 6 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2mL 2mL 2mL 2mL 1%淀粉溶液 3mL 3mL 3mL 2%蔗糖溶液 3mL 3mL 3mL 新鲜唾液 1mL 1mL 蔗糖酶溶液 1mL 1mL 实验结果 生物试题卷第 4 页(共 8 页) 1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 B.衰老细胞中有的酶活性会升高 C.细胞凋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可以避免的 D.癌细胞是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癌细胞会保留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 20.某种病毒侵入机体的部分图示如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B.b 能将 a 上的抗原分子降解成肽 C.表示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被感染的宿主细胞 D.表示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溶解死亡 21.下列有关 DNA 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的相间排列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 B.每个 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DNA 分子中的碱基含量遵循卡伽夫法则 D.在“探究 DNA 的复制过程”活动中,第二代大肠杆菌 DNA 用解旋酶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与原来相同 22.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如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表示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适宜电流刺激 A,可产生膝反射 B.膝反射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 C.膝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位于伸肌中 D.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 B 处, 仅结构上电位表指针会 偏转,结构上不偏转 2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出现了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 化有重要意义 C.一个种群中往往有成千上万的基因座位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等位基因 D.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且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 24.某种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因基因片段的交换而存在交叉现象 B.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导致染色体组数加倍 C.图丙中,核膜重新形成,但染色体不再复制 D.图丁中,着丝粒分裂,纺锤体消失 生物试题卷第 5 页(共 8 页) 25.下列有关图示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细胞核内进行 C.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 D.图甲表示 DNA 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始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 DNA 26.【加试题】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 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 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与 11:00 时相比,13:00 时叶绿体中合成三磷酸甘油 酸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00 后叶片的 Pn 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 始减少 C.叶片的 Pn 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 CO2浓度 和光照强度 D.17:00 后叶片的 Ci 快速上升,导致叶片碳反应速率远 高于光反应速率 27.【加试题】某学校组织学生用葡萄糖试纸检测甲乙二人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其检测结果如下: 试管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装入液体 清水 葡萄糖溶液 蛋白质溶液 甲尿液 乙尿液 测试情况 无反应 棕红色 无反应 无反应 棕红色 关于此实验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时从试管中吸取液体,滴 2 滴在葡萄糖试纸上 B.3 号试管的作用是为了说明蛋白质溶液不与葡萄糖试纸发生显色反应 C.正常人尿液无糖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促进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D.乙出现尿糖,则乙为糖尿病患者 28.【加试题】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II-4、II-6 不携带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 X 显性遗传 B.有丝分裂中期进行显微摄影可用于-2 号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C.双胞胎(IV-1 与 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1/648 D.按照乙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0 生物试题卷第 6 页(共 8 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44 分) 29.(6 分)某湖泊的部分食物网如图 1 所示,其能量流动如图 2 所示,图中 A、B、C 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单位为 J/(cm2a)。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 118872 J/(cm2a),但其中 118761 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1)该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分别为表水层、 _ 、静水层和底泥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生物分布,这体现了该群落具有 _ 结构。 (2)图 1 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 _ ,图 2 中的 B 可以代表图 1 中的 _ 。 (3) 结合图 1 和图 2 分析, 若仅考虑图中生物种类, 青鱼要增加 10g 体重, 理论上需要消耗生产者 g。 (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