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按照学校和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我院学习实践活动已进入分析检查阶段。在学习调研阶段,我们精心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就影响和制约学院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深刻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尤其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初步形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经认真准备,形成了该分析检查报告。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学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公共卫生学院是山西医科大学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山西医学院预防医学系,于 1951 年 12 月成立。1955 年 8 月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将山东医学院、江苏医学院和浙江医学院卫生系部分师生合并到我校,使我校卫生医学系成为全国六大卫生医学系之一。1996 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的十六大以来,公共卫生学院的广大师生员工从前辈身上继承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拼搏奋斗,使学院教学、科研、师资建设及学生工作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明确管理职责,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学院经过不断调整和充实,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渐趋合理,学院现有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两个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下设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 8 个教研室,以及煤炭卫生与营养食品科学 2 个研究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卫生管理 3 个教研室。另外学院有资料信息室、计算机实验室、理化分析中心、教学 实验中心 4 个教学服务机构。目前,学院有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并两个教学秘书,分别负责预防医学专业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学院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对青年教 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严格按照教务处指示,对各教研室教学工作及时安排,实时监督,并且每学期进行中期检查工作,以督促各教研室搞好教学工作。学院在近三年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优秀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课程、教材建设是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核心,也是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质量的保证。2003 年以来,我院教师共主编了 18 本教材,其中包括我院教师自己主编一套预防医学专业系列教材(共 8 本)。牛侨教授主编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和肖荣教授主编的营养医学与食品卫生学获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2006 年由我院教师牛侨教授主编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刘桂芬教授主编的医学统计学、王素萍教授主编的流行病学和裴秋玲教授主编现代毒理学基础4 部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二)狠抓学科建设,营造学术氛围,促进科学研究。近年来,我院下大力度构建学术科研创新机构。我院目前有 9 个学科涵盖 24 个研究方向,具备科学、专业、合理的学科梯 队,有 15 名学术带头人;有预防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六个,1 个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MPH)授予点。此外,我院于 2007 年成功申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被评为2008 年山西省重点学科。如今,我院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发展。学院在科学研究工作方面成果显著。2003-2008 年 10 月,我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3 项,973 子课题 1 项,部委级课题 8 项,国际合作课题 3 项,省级课题 84 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9 项,二等奖 6 项,三等 奖 4 项,校级课题 34 项,横向课题 5 项,累计到位经费为 891.98 万元。此外,我院教师共获得 7 项国家专利;同时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取得了 6 项成果,承担省级教改项目 5 项。这些成绩的取得使预防医学专业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持续发展,使本科教育与科研互促共进。此外,为鼓励和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和水平,学院于2004 年设立并正式启动了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每年 5-6 项。近年来学院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的交流。2002 年在太原成功地主办了“ 职业与环 境因素对免疫和神经 系统影响” 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 年学院圆满地组织召开了全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会;2005年在我校由毒理教研室组织承办了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会议;2008 年 7 月我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办了“第一届晋冀鲁豫流行病学” 会议,参会人员达 200 人。此外,我院还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两周一次举办的系列学术活动效果良好。(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院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逐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水平高、业务 素质强, 爱岗 敬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工 96 人,专任教师 62 人,教 辅人员 22 人,管理及其它人员 12 人。3655 岁的中青年教师比例为 51.6%; 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46.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6 人,占教 师总数的 25.8%。学院现 有博士生 导师 5 名,硕士生导师 20 名。学院有多位教授担任全国学科专业学会的理事或委员、常务委员职务;多名教授担任卫生部规划教材、教育部 21 世纪教材编委,还有数名教授担任各个学科全国性的杂志编委。(四)重视和加强学生工作。学院始终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地摸索、引导和实践,牢固树立起了“重道德、厚基础、宽专业、善应用、精技能、会科研” 的十八字教育思想 观念, 坚持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同时,结合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确立了学生工作 “三个具备”的培养方向,即努力培养学生具备明确的学 习目的、 责任感以及优良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面对高新技术 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实施创新教育,有意识的引导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课题中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面对社会文化的高速变化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积极营建健康向上的学院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 审美、鉴赏能力。并且以“ 三个具 备”为主干形成了有特色的学生工作:以学生党员发展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和创新党员发展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总支、支部、分团委和团支部整体链接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 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通过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和我校大学生 创新基金项目以及毕业生专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广泛的学生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我院爱心社等学生社团的青春红丝带行动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操;通过关心“生活、心理、学习”特困生,进一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当前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问题 1:领导班子的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学院发展相对滞后。学院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全院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纵向看,学院的各项事业有较大的发展,一些重要工作如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横向相比,学院的发展明显滞后。对此, 领导班子有重要的责任。突出的问题是领导班子改革创新的精神不足,对涉及学院发展的重要事项上,缺乏具有创新性的举措和措施。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但更重要的是班子成员主观意志上有懈怠情绪,需要认真加以整改。(二)问题 2:招生规模过大,教学质量堪忧。持续数年的扩招,使我院本科生规模过大,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课堂教学质量下滑、生产实习安排资源紧张、学生就 业压力迅速增加。以学生生产实习为例,目前的预防医学专业生产实习大纲于 2006 年 6 月制定,其中要求五年级毕业生分两阶段在各教研室(由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指导)和生产实习基地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并按每人一题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然而,目前我院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为 17 人,逐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 185 人(2008 年)、131 人(2009 年)、116 人(2010 年)、148 人(2011 年)、208 人(2012 年)、217 人(2013 年),按照一人一题的要求每位教师指导学生平均人数在 10 人以上,很多教研室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在目前师资和经费条件以及 9 个教学周的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产出相应数量的科研论文,强行按照一人一题的要求撰写论文势必造成论文质量严重下降甚至于干脆造假等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虽然我院领导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引导工作,我院教师也做了较大努力(部分中级职称教师也指导了本科生产实习),但还是无法安排所有学生进入各教研室完成一人一题的科研论文。另外考虑到有些实习基地现已转变为行政管理部门而非业务单位,接受过多实习生亦存在压力,而目前我校已在一些生产实习基地聘任了可指导本科生实习的 46 名(2008 年)兼职教师。(三)问题 3: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偏少,学位点特别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依旧为零。学校各项工作相互衔接不够,学科发展、科技工作、研究生导师管理和学生培养、教师职称晋升等都与学校、学院“ 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型” 的发展定位不一致,从而影响学院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的建设和申报, 导致重大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成果和成效不佳,影响力不大。另外,预防医学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得不到各方的足够重视,近年省和学校基本投入很少,势必影响这些学科的发展后劲,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学位点特别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依旧为零。(四)问题 4: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成长的环境较差。我院对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还不够大,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成长的环境有待改善。目前我校吸引人才的力度不够,重点院校人才进不来,我院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又留不下,而每年的招聘和留校工作进行得时间很晚,拟留校的优秀候选人因恐我校工作落实的不确定性而与其他院校签约,使人才严重流失,严重制约了梯队建设的合理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不仅如此,青年人才的生活待遇低,科研压力大,成长环境差,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另外,我院实验员队伍严重老化,基本上年龄在 50岁以上,使实验员队伍后续人才的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五)问题 5:工作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畅。学院各项工作制度和体制基本都是依据学校相关部门的制度和体制制定的,但很多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因为学院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情况,而突显出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院的一些工作体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顺畅,学院职能部门、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协调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另外,个 别教职员工存在工作消极、不作为思想,基本工作单位之间推诿扯皮现象偶有发生。(六)问题 6:软环境建设滞后,凝聚力量薄弱。学院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学生学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学生旷课、上课睡觉的现象;学院注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但仍存在个别教师钻研业务不主动、授课不积极;学生文体活动与教工科研活动互相平行,缺乏交流、沟通和融合;学院学生会活动丰富,但教师指导力度不够;学院工会活动进行有序,但缺乏创新,导致学院整体凝聚力量薄弱。(七)问题 7:产业开发滞后,办院经费紧张。学院为社会提供科技和产业服务的潜力较大,但开发工作做的不到位。表现在:没有产业开发的统一规划;没有鼓励产业开发的激励性政策;缺乏产业开发的有效平台;缺乏产业开发的专门性人才;学院领导班子对产业开发重视不够;对现有的开发点缺乏科学管理。开发工作滞后,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办院经费更显欠缺。经费紧张,已经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六项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一)以提高改革创新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学院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学院能不能实现科学发展,领导班子是关键。加强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