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葡萄的精灵葡萄的精灵学案学案【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葡萄的精灵二. 学习目标通过讲解葡萄的精灵 ,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 理解维吾尔族人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切的感情与他们豪爽的个性。 2. 感悟王蒙激情四射的写作情怀与他有张力的语言风格。三. 知识归纳总结:王蒙生平与创作 王蒙 1934 年生于北京,1954 年任区团委副书记。195 6 年创作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 个年轻人 ,1957 年王蒙被定为右派,在北京郊区劳动,1 9 6 3 年赴新疆, 一度担任新疆伊 犁某生产大队副大队长。王蒙在伊犁生活长达 16 年,从 29 岁到 45 岁,王蒙把他一生中最 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伊犁。正是在“伊犁情结”的驱使下,1978 年“复出”之后短短几 年中,王蒙写下不少以伊犁河谷各族人民生活为题材、为背景的小说, 葡萄的精灵便是 其中一篇。 (1)王蒙小说介绍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 作品。 写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时候,他刚满 19 岁,他以交响乐的结构和诗一样的笔调, 深情地描写了 50 年代初期北京女中学生清纯烂漫的生活。 意识流的小说:春之声 蝴蝶 ,被认为他代表作的小说活动变人形 (2)我为什么没有自杀? 有些外国朋友不理解我怎么可能在那种条件下在新疆一口气生活了 16 年,没有发疯也 没有自杀。他们询问我在新疆 16 年做了些什么,言外之意是那么长的时间,你的生活将会 是怎样地空虚和痛苦。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我是读维吾尔语的博士后啊,两年预科,五 年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再有三年博士后,不是整整 16 年吗?” 某种情况下,我甚至要说,恰恰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学习的条件最好,心最专,效果最 好。顺境时人容易浮躁,周围常常会有各种朋友、跟随者、慕名者、请教者;顺境时你常常 忙于说话、写字、发表意见、教授旁人、好为人师;顺境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 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顺境时你必须满足社会与众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做 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动、仪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你确已出席。而逆境时、 被晾到一边时、 “不可接触”时、 “不准革命”时,正是不受干扰地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 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 大自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的最好契机。选自王蒙自传四. 课文分析:葡萄的精灵的写作特点小说的背景是 1969 年文化大革命中。 1. 有“非小说的记实感” ,穆敏老爹虽是穆斯林,禁烟禁酒,但禁烟是确实的,而禁酒就 复杂一点。通过穆敏老爹自制葡萄酒,写出穆敏老爹生活的睿智与热情好客的情怀。而“我” (作者王蒙的化身)与少数民族友好相处,虽然生活环境改变很大,但仍然没有失去对生活 的热情。 2. 有王蒙式的挥洒、张扬,被称作“瀑布型”的叙述浯言。比如“原来这酒并不像我上次 用舌尖在木勺里舔了一下时所尝到的那样糟,它当然不是醋,更不是盐酸!醋和盐酸里何曾 有这样的夏的阳光,秋的沉郁,冬的山雪和春的苏醒?醋和盐酸里何曾有这伊犁河谷的葱郁 与辽阔?酸涩之中仍然包含着往日的充满柔情的灵魂?”挥洒的排比句,不容置疑的反问句 透着作者对新疆这块土地及人民的深厚感情。 3. 富于抒情性和哲理意味的诗体小说小说的情节是很单纯,写穆敏老爹老人家把收获的葡萄放在瓶子里,密密地封好,挂在 院子里晒。葡萄会自己发酵,到了冬天,把瓶子收进房间。葡萄吸收了一年四季的精华,变 成了葡萄酒。对,就这么简单。葡萄酒的味道,到底怎样?王蒙在末尾终于解开谜底, 说,像醋,很浓烈。其实王蒙本人何尝不是像葡萄一样,吸收了四季的精华,凝练出了精灵?小说通过酿造葡萄酒的情节,写出在这块质朴的土地上,一个受伤的文学青年如何在风 霜刀剑中冶炼自己,使自己更执着更醇厚。 对王蒙西部小说的评价 有道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王蒙当年在新疆的这段经历,对于作家王蒙本人来说 并不全是坏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在这段被“放逐”的非常时期里的思想、观念、 生活、情绪、知识和艺术的全面积累,是王蒙在新时期最初的几年里,就能以极佳的竞技状 态实现自己文学创作的“二度青春” ,多年来频频引领文坛风骚,进入他文学事业辉煌时期 的一种基本的思想资源、一个重要原因。而他那大量的有关新疆题材的西部小说,就是他 16 年新疆生活经历的一批意外的精神硕果,也是献给有大恩于他的“第二故乡”新疆各族人民 的一份丰厚回报。王蒙的西部小说,既是一部边疆各族人民特殊年代里的社会生活史,一份 艺术化了的历史见证,更是一位受难的知识分子无比真实而又深刻动人的心灵史。对于“文 革”题材,人们盼望出现有历史和心灵深度的史诗性作品已经很久了,王蒙以他百万字的大 书西部系列小说的文本,已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期待,这也许是王蒙对当代文学的 重要贡献之一。 如果有人调查在新疆谁的威信最高?维吾尔同胞肯定会回答你:作家王蒙的威信最高! 因为他在新疆期间学会了地道的维吾尔语,离开新疆以后依然不忘说维吾尔语。他把维吾尔 语溶进了自己的血液。不仅如此,他还用从维吾尔语中学到的知识写下了洋洋 50 万言的 王蒙新疆小说散文选 ,那字里行间跳动着维吾尔同胞的活的心灵,其刻画之深、蓄意之 精、言语之妙、形象之真,至今未见后来者。 王蒙自己的回顾 这一年我的情绪很不好,放眼祖国,满目疮痍,思前想后,阴云迷雾,然而老爹(穆敏) 是镇静的,他用他的语言劝慰我说:“不要发愁,呵,无论如何不要发愁!任何一个国家, 都需要国王 、 大臣和诗人 ,没有诗人的国家,还能算一个国家吗?您早晚要 回到您的诗人的岗位上的,这难道还有什么怀疑吗?”【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阅读王蒙春之声选段,回答问题 (1)咣地一声,黑夜就到来了。一个昏黄的、方方的大月亮出现在对面墙上。岳之峰 的心紧缩了一下,又舒张开了。车身在轻轻地颤抖。人们在轻轻地摇摆。多么甜蜜的童年的 摇篮啊!夏天的时候,把衣服放在大柳树下,脱光了屁股的小伙伴们一跃跳进故乡的清凉的小 河里,一个猛子扎出十几米,谁知道谁在哪里露出头来呢?谁知道被他慌乱中吞下的一口水 里,包含着多少条蛤蟆蝌蚪呢?闭上眼睛,熟睡在闪耀着阳光和树影的涟漪之上,不也是这 样轻轻地、轻轻地摇晃着的吗?失去了的和没有失去的童年和故乡,责备我么?欢迎我么?母 亲的坟墓和正在走向坟墓的父亲! (2)方方的月亮在移动,消失,又重新诞生。唯一的小方窗里透进了光束,是落日的 余辉还是站台的灯?为什么连另外三个方窗也遮严了呢?黑咕隆冬,好像紧接着下午便是深夜。 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那愈来愈响的声音是下起了冰雹吗?是铁锤砸在铁砧上?在黄 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靠人打铁,我们祖国的胳膊有多么发达的肌肉!呵,当然,那只是车轮 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柔的 歌曲吗,叫作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 。如果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起来呢?广州人可真会 生活,不像这西北高原上,人的脸上和房屋的窗玻璃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黄土。广州人 的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 着心灵。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 的感受。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反正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 人以鼓舞和希望。下一站,或者下一站的下一站,或者许多许多的下一站以后的下一站,你 所寻找的生活就在那里,母亲或者孩子,友人或者妻子,温热的澡盆或者丰盛的饮食正在那 里等待着你。都是回家过年的。过春节,我们的古老的民族的最美好的节日,谢天谢地,现 在全国人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年了。再不会用“革命化”的名义取消春节了。 (3)还真有趣。在出国考察三个月回来之后,在北京的高级宾馆里住了一阵总结 啦,汇报啦,接见啦,报告啦之后,岳之峰接到了八十多岁的刚刚摘掉地主帽子的父亲 的信。他决定回一趟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这是不是个错误呢?他怎么也没想到要坐两个小 时零四十七分钟的闷罐子车呀。三个小时以前,他还坐在从北京开往 X 城的三叉戟客机的宽 敞、舒适的座位上。两个月以前,他还坐在驶向汉堡的易北河客轮上。现在呢,他和那些风 尘仆仆的,在黑暗中看不清面容的旅客们挤在一起,就像沙丁鱼挤在罐头盒子里。甚至于他 辨别不出火车到底是在向哪个方向行走。眼前只有那月亮似的光斑在飞速移动,火车的行驶 究竟是和光斑方向相同抑或相反呢?他这个工程物理学家竟为这个连小学生都答得上来的、 根本算不上是几何光学的问题伤了半天脑筋。 (选自人民文学1980 年 5 月号) (1)填完整以春之声的第一、二段 “自由联想”的运用: 车身颠抖人们摇晃( )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火车 的噪音( )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 )京剧锣鼓的噪音 火车的噪音 答案:答案:童年的摇篮、歌曲乐音、杨子荣的咏叹调 介绍意识流、意识流小说 小说中的意识流,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 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 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常常是以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 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在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 白等。 (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 在一起。 ) (2)1980 年,距离现在 28 年,既熟悉又陌生,中国人还是那么多,时事还是那么繁 杂,但里面不少物质的细节已经远去,中国人的心态还依旧。 王蒙的小说并不躲避社会生活的阴暗侧面,但仍然让人们看到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答案:前面的希望“所有的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反正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人以 鼓舞和希望。 ” 作者除了运用意识流手法外,还善用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答案:对比的手法, “他怎么也没想到要坐两个小时零四十七分钟的闷罐子车呀。三个 小时以前,他还坐在从北京开往 X 城的三叉戟客机的宽敞、舒适的座位上。两个月以前,他 还坐在驶向汉堡的易北河客轮上。现在呢,他和那些风尘仆仆的,在黑暗中看不清面容的旅 客们挤在一起,就像沙丁鱼挤在罐头盒子里” 。2. 小说葡萄的精灵题目的双关含义?3. 阅读对王蒙语言风格的两种评价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与同时代的作家从维熙、张贤亮比较,王蒙小说的疑问句的使用不仅多而且既用于人 物对话,也用于文本的叙述。由此作者得出结论,疑问句的使用已经构成王蒙小说“独特稳 定的特色” , “这一特色影响了王蒙小说的整个语体风格”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一系列 饶有趣味而又极其独特的理论阐释。作者认为,王蒙小说的叙述中大量使用疑问句,是一种 反常规的语言行为,正是“这种反常规性,使王蒙小说区别于一般的情节小说而成为自由联 想体小说” ,而“反思疑问句这种语言体式是王蒙自由联想体小说的语言基础” 。 王蒙的语言独具风格,喜用长句,文气汪洋恣肆,感情充沛澎湃。其在新疆伊犁多年 的经历,创作中以新疆为背景的小说、散文,颇为人称道。王蒙是中国当代最早采用西方意 识流技巧创作小说的作家。其手法繁复多样,成熟老练,让人目为之夺。 王蒙笔下有无数细节。但是,王蒙的细节运用和其他作家不同,他不是那种为一个细 节缜密周到地设计布局、耐心细致地刻画描写,然后带着读者一起有滋有味地品尝玩味的作 家。他看上去简直就是粗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