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末语文考试要求,1、题型参照中考语文要求。 2、字词范围为全册。(4分左后) 3、默写范围为全册要求背诵的文言文、诗词和附录古诗词。(10分左右) 4、名著导读为本册书附录要求的。 5、文言文考试内容课内6选1(可能附加课外)。,6、课内现代文阅读一篇,以讲读课文中的名家名篇为主。(8分12分左右) 7、课外现代文阅读2篇。(近30分)重视阅读方法,做题方法。 8、作文为二种题型选一种。( 30分),本篇即为现代记叙文阅读方法精华,记叙文阅读知识点精讲,期末复习之记叙文阅读方法精华,拿到一篇文章,想要把题目做好,,在做题前和做题时,至少读几遍?,三遍,怎么读,考生拿到试卷后,不要慌着分析、答题,至少先将文章通读一遍,熟悉内容。,初读熟悉文章,再读整体把握,再次读文时,必须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褒贬、赞成、反对) 。从宏观上把握文章,这样答题就不会偏离轴心。,答题时,先要看清题目里有没有解读原文的信息和提示; 其次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题干有时会对作答加以限制,如规定“答题范围”、“答题语言”、“对象是谁”。看清了要求,做题才能有的放矢;最后带着问题分析、判断。,三读扣题分析,记叙文的分类 记叙文的要素、人称、线索和顺序 分辨五种表达方式,分析其作用 分析两种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考什么,(一)基本概念,按写作内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按写作形式散文、小说等,一、记叙文的分类:,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线索: 明确行文的线索(以时、地,以人、事、物,以情感)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二、记叙文的要素、人称、线索和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行文结束时,插入相关情节。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分辨五种表达方式,分析其作用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议论和抒情;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三、表达方式,1、记叙就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概括表述。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应交代清楚,内容完整,这是记叙的最基本的要求。 作用:客观真实,以事告人2、描写是对人、事、物及环境所做的具体刻划和生动描绘,应用频率仅次于记叙 。比记叙要详尽得多,生动得多。它的作用主要是使描写对象更加逼真、更加形象,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用:生动细腻,以境动人记叙描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而议论抒情又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描写,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两种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体会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衬托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环境描写,3、议论是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见解的文章。在记叙文中,它与记叙、描写、抒情可以结合运用。 议论文体,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概念、判断、 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手段,对客观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见解的文章,此时议论是主要表达方式。 作用:逻辑严密,以理服人4、抒情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在表现客观事物的同时还会自然地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所以情感的抒发也是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之一。抒情最善于同其他表达方式合作,它与记叙、描写、议论、说明都可以同时运用。 作用:真挚投入,以情感人,5、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概括文章的主旨。 为文章拟标题 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和作用 把握五种人物描写方法(人物描写手法、人物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二)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沉郁 豪放 慷慨 悲壮 ,一、感情基调,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通常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表达出来。 这就要求同学找出题目、开头或结尾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句。,二、思想情感,1、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开头、结尾的文字往往能够点明文章的中心或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表达方式上看多是抒情和议论的句段。另外,记叙文中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绝大多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往往既是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三、文章主旨,(1)注意题目的提示。一般说题目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有密切的联系,甚至就是中心意思的高度浓缩。 (2)抓住重点语段。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其中的重点段往往比较明确地揭示了中心。这样的段落多在开头或结尾,也有的放在文章中间。,归纳中心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注意议论、抒情等揭示中心的语句。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在写人叙事中,作者往往要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感,要表明自己爱憎好恶的态度及情感,这种态度大多可从议论、抒情的语句中显示出来。(4)有些文章要注意弄清时代背景。对于那些内容较深,有时代距离的文章,归纳中心时,要适当联系时代背景,弄清时代与人物或事件的关系后,才能正确归纳中心。,2、概括文章主旨的格式 归纳中心意思的主要格式是:本文记叙了(对所写人或事件内容的概括),表现了(歌颂了或揭示了) (指事件意义、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 内容包括写的人、记的事、写的景、状的物内容情感或 内容哲理,文章主旨,方法 根据文章的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 核心事件 (4)作者情感,四、为文章拟标题,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和作用方法1、解释词语:用近义词代替:一般要从语义的轻重、语意的深浅、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和词语搭配等方面来分析。弄清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揣摩词语的指代义 ,词语的感情色彩中特别要注重贬词褒用和褒词贬用 2、然后联系文章内容(上下文或首尾文章中心)来回答,五、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人物描写方法性格特征人物形象,六、分析人物,把握五种人物描写方法(人物描写手法、人物表现手法)外貌 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 神态 语言 动作,人物描写方法,心理,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找准中心句、过渡句、照应句、关键句及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三)结构与详略,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这种情况常有提示性词语出现。) 2、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材料的性质划分。(分析性质的不同) 4、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5、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活动片断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当然,有的记叙文的段落常常是以一种方式为主,同时还兼有另一种方式。,一、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 2、缩句法:可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 3、结合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意思结合起来归纳。 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概括内容要抓住内容要点,用简明、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概括性要强,语句要完整。,二、概括段落大意,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总分,并列,层进)找准中心句、过渡句、照应句、关键句及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三、结构层次,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根据所分析句子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联系中心分析 (联系主题思想去深思时,注意揭示中心的关键句段) 2、在文章中间某段在上下文寻找答案 (从关联词的关系中来分析含义。注“以”“因此”“这”“这样”之类的词出现在句首或句末),四、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与中心联系紧密详写与中心联系不太紧密略写与中心无关不写,五、详略与中心,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句子分析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四)语言,一、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华丽 细腻 朴实 形象生动 清新优美 简洁凝练,精辟深刻 通俗易懂 音韵和谐 节奏感强 准确严密,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句子的时候,可以从分析其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入手,联系内容来回答。1、比喻、拟人 明喻(比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 ) 暗喻(比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 )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表达了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二、常见的修辞手法有,2、借代,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作用: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4、对比,对比在内容上, 把两种对应(平等)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如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心)或同一事物的前后变化 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作用:通过对比,突出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5、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满招损,谦受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作用是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注:在古诗词和对联中,对偶加上平仄的相对,称为“对仗”,但“对仗”属于格律,不属于狭义修辞。,6、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其作用在于语气连贯,一气呵成,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7、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其作用在于强调了,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