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断层解剖学,贵阳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脑血管应用解剖 一 脑血管的特点: 1 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两者在脑底吻合成Willis环。 2 行程极弯曲,是无搏动的主要原因。 3 脑动脉壁很薄,类似颅外同等大小的静脉。,4大脑的动脉分为皮质支(营养皮质和浅层髓质)和中央支(供应基底核、内囊、间脑),二者互不吻合,皮质的动脉形成丰富的吻合,皮质血供比髓质丰富,以视皮质最丰富。 5 脑的动脉和静脉多不伴行。,6脑的静脉和硬脑膜窦无静脉瓣。 7脑毛细血管的内皮为紧密连结,无窗孔,周围被胶质细胞的足板包绕,构成血脑屏障,除在松果体、下丘脑的正中隆起、垂体后叶、延髓极后区、后连合、终板和脉络丛等处例外。 8 脑血管变异甚多,尤其脑底动脉环。,二脑的动脉系统 顶枕沟为界或以小脑幕为界 (一)颈内动脉系 1行程及分段: 颅外段:颈部两侧,甲状软骨上缘至颈动脉管外口 颅内段: C5段(岩骨段、颈动脉管段),外口至内口 C4段(海绵窦段),内口至前床突,C3段(膝段、虹吸弯、前膝段),C4至C2间转折部 C2段(前床突上段、交叉池段),水平后行 C1段(终末段、后膝段),后床突前向上走行至分叉部。 C2+C3+C4为虹吸部,多为U型和V型。,C1+A1+M1称颈内动脉分叉部,在动脉造影前后位上呈T型。,2分支: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1)眼动脉:C3段发出 (2)后交通动脉:C1段发出,管径变异大,可直接延续为大脑后动脉。 左右 28% 左=右54% 左右22% (3)脉络丛前动脉:C1段发出,皮质支主要供应海马和钩,中央支营养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和苍白球等。 特点:口径细,行程长,易发生栓塞。,(4) 大脑前动脉: 1) 行程及分段: A1段(水平段)起始部向前内经视交叉背面至前交通动脉。 A2段(上行段)至胼胝体膝下方 A3段(膝段)绕胼胝体膝 A4段(胼周段)扣带沟内 A5段(终末段)即楔前动脉,,大脑内侧面,2)分支和分布:可分为三组: A 内侧豆纹动脉,包括返支(Heubner动脉)和基底支,供应壳、尾状核头、内囊前下部及下丘脑; B 胼胝体旁支,7-20支,分布于胼胝体和透明隔;,C皮质支,营养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球内侧面及额叶底面的一部分,额、顶叶上外侧面的上部。 主要分支有: a、额底内侧动脉 b、额前内侧动脉 c、额中间内侧动脉 d、额后内侧动脉 e、胼周动脉 f、中央旁动脉 g、楔前动脉,(5)大脑中动脉: 1) 行程及分段: M1段(水平段、眶后段):起始部至外侧沟以前 M2段(回转段、岛叶段):弧形环绕岛叶前端进入外侧沟 M3段(侧裂段、外侧沟段):分为眶额动脉和额顶升动脉,后者又分中央沟动脉、中央前沟动脉和中央后沟动脉,合称为蜡台动脉,M4段(分叉段):外侧沟上端至分出颞后动脉、角回动脉、顶后动脉处; M5段(终末段):即角回动脉。 2)分支与分布:有二组: A、 外侧豆纹动脉:供应壳的大部、苍白球外侧段、内囊前、后肢上2/3及其邻近辐射冠、尾状核头和体,B、 皮质支(半球支):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及岛叶,主要分支有: a、额底外侧动脉 b、中央前沟动脉 c、中央沟动脉 d、中央后沟动脉 e、顶后动脉 f、颞极动脉 g、颞前动脉 h、颞中间动脉 i、颞后动脉 j、角回动脉。,(二)椎-基底动脉系 1行程: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发出,向上穿第61颈椎横突孔、寰枕后膜和枕骨大孔入颅,至延髓脑桥沟处与对侧同名动脉合成基底动脉。 2分段: V1段(横突孔段),第62颈椎横突孔内上升的一段;,V2段(横段),从枢椎横突孔开始横行向外的一段; V3段(寰椎段),从V2外端弯曲向上,再垂直上行至寰椎横突孔为止的一段; V4段(枕骨大孔段),从V3上端急弯,水平向内行一小段,再弯向上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 V5段(颅内段),入枕骨大孔至延髓脑桥沟平面。,3椎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支:(1)脊髓前、后动脉 (2)延髓动脉 (3)小脑下后动脉,分布于小脑下面后部,走行弯曲,易发生血栓。,4基底动脉主要分支: (1)小脑下前动脉,分布于小脑下面的前部。 (2)迷路动脉,供应内耳。 (3)脑桥动脉,每侧3-7支,供应脑桥基底部。 (4)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上部。,(5)大脑后动脉:绕大脑脚后行跨至小脑幕上经胼胝体压部下方进入距状沟分为距状沟动脉和顶枕动脉。,1)造影分为四段 P1段(水平段),为水平向外的一段。 P2段(纵行段),是围绕中脑上行的一段。 P3段,为从P2段向外发出的颞支。 P4段,为从P2段向上发出的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2)分支与分布:三组分支 A、 穿动脉,供应脑干、背侧丘脑、下丘脑和外侧膝状体。 B、 胼胝体压支,供应胼胝体后半上面。 C、 皮质支(半球支),供应颞叶的底面和内侧面以及枕叶。主要分支有: 颞下前动脉 颞下中(间)动脉 颞下后动脉 距状沟动脉 顶枕动脉。,(三)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1位置:位于大脑底部,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等。 2组成:一条前交通动脉和成对的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 3分型:有五型,近代型中国人最多,占64.68%,原始型,过渡型,混合型,发育不全型。,三脑的静脉 分浅、深两组。 (一)大脑浅静脉:分布于大脑半球表面,主要收集大脑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血液,注入各硬脑膜窦。 1大脑上静脉:外侧沟上方,有8-12条,收集大脑背外侧面和内侧面血液,注入上矢状窦及其外侧隐窝。,大脑浅静脉,2大脑中(浅)静脉:大脑外侧沟附近,收集大脑外侧面血液,注入海绵窦。亦可经上吻合静脉注入上矢状窦,经下吻合静脉注入横窦。 3大脑下静脉:有1-7支,收集大脑半球外面下部和半球下面和血液。向前发支与大脑上静脉吻合,注入上矢状窦,向下与基底静脉和一些深静脉吻合,注入海绵窦、岩上窦和横窦。,(二)大脑深静脉:主要收集基底核、深部髓质、间脑及脑室脉络丛等处的血液。 特点是从周围流向中央,最后集中于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注入直窦。 1大脑大静脉:左右大脑内静脉在胼胝体压部的后下方合成,向注入直窦。,2大脑内静脉:在室间孔后缘由丘脑纹状体静脉延续而成,相续处形成一向后开放的锐角,称静脉角。 从前向后收集豆状核、尾状核、胼胝体、第三脑室和侧脑室以及丘脑等处的血液。,3基底静脉(Rosenthal静脉):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在前穿质处合成,行向后内,沿视束腹侧,绕大脑脚,经内、外侧膝状体之间,汇入大脑大静脉。,4. 脑底静脉环(Rosenthal环):前方由前交通静脉连接左、右大脑前静脉,后方由后交通静脉连接左、右大脑脚静脉,两侧有左、右基底静脉等共同连接而成。是静脉瘤好发部位。,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中国是乙肝大国,我国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丙肝病人也在逐渐增加,乙肝后也会发展为肝癌。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半数以上,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其危险性不容小视。1 发病原因总的来说,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完全阐明,但已证明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断迁移演变的三部曲。近来研究表明,与肝癌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2、酒精:俗话说“饮酒伤肝”,饮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类似于催化剂,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长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诱发肝癌。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医学健康系列精品课件,最好的专业文档,免费在线浏览,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