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6页
第2页 / 共316页
第3页 / 共316页
第4页 / 共316页
第5页 / 共316页
第6页 / 共316页
第7页 / 共316页
第8页 / 共316页
第9页 / 共316页
第10页 / 共316页
亲,该文档总共3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旧会计准则相比: 旧准则称“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两处显著变化: 一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复杂性以及有效发挥会计如实反映的要求,将“实质重于形式”(旧准则作“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明确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中;,二是突破了旧准则不区分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原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缺陷,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归纳为8条,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而与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相关的几条原则,除权责发生制放到了总则中作为企业会计核算基本要求外,另外几条原则基本上融入了相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中,如历史成本原则放到了第九章会 计计量中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划分受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配比原则也不再单独阐述,而是隐含在资产、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里。这样,逻辑更加严密,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一、 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理解: (一)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 (二)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以如实反映为前提) (三)标准: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例: 某公司于208年末发现公司销售萎缩,无法实现年初确定的销售收入目标,但考虑在209年春节前后,公司销售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该公司为此提前预计库存商品销售,在208年末制作了若干虚假的存货出库凭证,并确认销售收入实现,该公司的这一会计处理就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的,是公司虚构的交易事项,因此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原则,也违背了我国会计法的规定。,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理解: (一)与决策相关、有用 (二)信息的预测、反馈价值 (三)不是满足全部信息使用者的全部 决策之需,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为了便于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从而全面、客观得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二)为了便于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水平及其变动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还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定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理解 1 要求:信息可比 2 比较对象: 横向不同企业之间(旧准则中的“可比性”原则) 纵向本企业不同时期(旧准则中的“一致性”原则),3 注:比较口径一致 (主要对横向可 比) 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主要对纵向可比) 4 目的: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理解 实质:经济实质 形式:法律形式,例 1 售后回购 企业在销售某商品的同时又于客户签定了售后回购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按照销售的经济实质来判断是否应当确认销售收入。如果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满足了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则销售实现,应当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即使企业已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销售也没有实现,不应当确认收入。通常应将该售后回购协议作为融资协议来处理,2 融资租赁 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上讲,企业并不拥有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都非常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该资产并从中受益等。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六、 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理解 1 重要性的判断 质:信息对决策影响程度 量:一定比例标准 2 判断者会计人员职业判断 3 处理原则重要从详 次要从简,七、 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1 要求 2 理解: 不应导致夸大净资产、虚增利润 应有的度的限定 (违背度重大会计差错),3 例: 物价下降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 法;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计提减值准备 4 注:企业须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未来情况作出充分考虑,但不允许计提秘密准备,八、 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理解 1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提前或延后以会计分期为标准 2 三个“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 处理及时,3 要求: 月度报告月度终了后六天内对外提供 季度报告季度终了后十五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报告半年度终了后两个月内对外提供,年度报告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内对外提供,第四节 会计方法与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一、会计方法(主要核算方法) (一) 核算方法 (二) 分析方法 (三) 检查方法 二、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一)设置账户 科目设置不同于账户设置: 科目:静态名称 账户:动态的活动反映,(二)复式记账:同时在两个或以上帐户中反映经济业务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明确责任、记录业务 (四)登记帐簿:连续、分类、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 (五)成本计算:按各对象归集分配生产费用 (六)财产清查: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完整 (七)编制财务报告:定期的会计信息输出形式(报告包括报表和附注),第二章 会计确认与计量,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 概念: 1 界定: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说明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即要素是对交易或者事项经济特征的分类。,2 分类: (1)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又被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 (2)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收入、费用、利润 又被称为利润表要素,意义: (1)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内容 (2)会计要素的确定,为合理确定会计科目体系和设计会计报表提供了依据和基本框架,二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一) 资产 1 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 (1)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企业拥有或控制 (3)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确认的条件 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4 资产的分类 按流动与否: 流动资产:能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例如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例如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二) 负债,1 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 理解:现实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3 确认的条件 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 负债的分类: 按其流动性分类 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和预计负债等 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三) 所有者权益,1 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 理解:(1) 在金额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 另外一个名称:净资产,3 来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 股份制企业称股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四) 收入,1 定义: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 确认: 收入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3 分类 主营业务收入: 例如销售商品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例如制造业销售材料的收入 利得(营业外收入): 例如得到的捐赠,(五)费用,1 定义: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特征: 3 确认:费用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4 费用的分类(按经济用途) (1)生产成本(劳务成本) (2)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六) 利润,1 定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 内容: (1)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日常活动 (收入-费用=净额1)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非日常活动 (利得-损失=净额2) 利润为净额1和净额2的代数和,3 确认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4 利润构成,第二节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对于会计处理的意义 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的依据; 2 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构建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依据。,静态: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相当于债权人权益 可变化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注意: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不成立,动态: 收入费用利润(净利润) (广义)(广义) 收入 费用利润 (营业利润) (狭义)(狭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权益 (一) 四种基本类型 1 资产此增彼减 2 权益此增彼减 3 资产权益同增 4 资产权益同减 (二) 四种类型的拓展及实例,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 例2-1 企业从外地购入原材料一批,计150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资产类项目“原材料”增加了15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负债类项目“应付账款”也增加了1500元,即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2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 例2-2 企业收到国家投入资金1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方面使企业资产类科目“银行存款”增加了100000元,同时另一方面又使企业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实收资本”也增加了100000元,即企业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所以,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