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 年下期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一、选择题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 13 题。1.图中地理信息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 )具有一定的界线 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每个农业带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的联系A. B. C. D.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3.该图描述的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_状( )A.面 B.线 C.网络 D.岛4.图中大部分区域的产业比重最可能呈现_的格局( )A.一、二、三 B.三、二、一 C.三、一、二 D.二、三、一下面为三个国家 2003 年的产业结构表,读表回答 56 题。国家产业第一产业54.7%9.0%1.8%第二产业20.3%41.9%28.2%第三产业25%49.1%70%5.与表中三个国家对应的顺序,正确的是( )A.美国、中非、中国B.中非、中国、美国C.美国、中国、中非D.中国、美国、中非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国处于工业化阶段C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D国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支援内地属于( )A.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 B.招商引资C.对口人才帮扶 D.东部与西部地区企业的合作黄淮海流域有 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2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 2014 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89 题。8.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9.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A. B. C. D.自武威以西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汉书地理志)。结合下图,回答 1012 题。10.该段文字描述的区域( )深居大陆腹地 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森林广布 地表千沟万壑A. B. C. D.11.该段文字描述的区域最常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过度放牧 D.盲目开垦12.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会导致( )湖泊被泥沙淤塞 地下水位下降 引发饥荒 因缺乏食物而鼠害减轻A. B. C. D.我国平均每年有 20 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 20 世纪 50 年代共有湖泊 1 052 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 83 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 1314 题。13.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围湖造田 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蒸发和下渗 引水灌溉A. B. C. D.314.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减少下图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 题。15.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丘陵、山地、平原地区B.该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C.水资源综合开发是该流域治理的核心D.该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16.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C.不建工厂,防治大气污染D.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 1719 题。17.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追求生态效益 B.追求经济效益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完善的制度、法规18.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F 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B.A 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C.B 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D.C、D、G 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419.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限耕和休耕 B.苜蓿和玉米轮作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德国鲁尔区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表示 1958 年,表示 1995 年)及所学知识回答 2021 题。20.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C.钢铁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化学工业产值比重上升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21.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 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A. B. C. D.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 30 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 30 年间城市化的写照,据此完成 2223 题。22.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中小城市迅速发展C.大城市迅速发展 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23.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B.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C.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D.城市化超前了经济发展2013 年 8 月,鸭绿江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该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 2425 题。24.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25.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GIS 技术 GPS 技术 RS 技术 “数字地球”A. B. C. D.52015 年下期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综合题 (共 50 分)26.读图“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代表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输送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1)图中能源生产基地中属于三个重点水能开发基地的是_ _ _、_ _、_ _(填字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属于_基地(填字母),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 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比,其突出优点是_ _ _。(6 分)(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的是_(填字母),由该地向东输送能源的工程是_ _工程;建设图中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_ 。(4 分)(3)图中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供应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可行措施?_ _ _ _。(4 分)27.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 分)材料一 中国广播网 2011 年 3 月 4 日讯 全国期间,中部六省电台联合推出大型直播崛起中部跨越发展十二五。六省电台在北京腾讯新闻中心设立“中部六省2011 全国联合直播间”,邀请参加全国的各省代表委员,参与联合直播,共商国是,共议热点,共话未来。6材料二 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A 是_省,该省由于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其资源输往渤海沿岸港口的两条铁路线是_和_。(4 分)(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3 分)A 省B 省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3)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填数码)区域。(1 分)(4)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6 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右图)7(1)A 是 平原,B 是 平原。(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