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4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5页 / 共64页
第6页 / 共64页
第7页 / 共64页
第8页 / 共64页
第9页 / 共64页
第1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康复医学中心,一、概述,1、颈椎病基本概念 (cervical spondylosis),2、解剖生理特点,颈椎有七个 椎间盘六个 椎体与椎弓构成椎管容纳八对颈神经与颈髓,.2.1椎体与钩椎关节,椎体:颈1特点,椎体:颈2特点,颈椎37特点:7个突起,椎体较小、横径大于前后径,22. 椎间盘,6个。总高度约为颈脊椎总高度的2025 组成,即上下软骨板,周围为纤维环,中部则为粘蛋白组成的髓核。 作用:缓冲外力 特点:前部较后部高,从而构成颈部的向前曲度。,23. 颈椎的关节,两个后关节 一个椎间盘 两个钩椎关节,24. 颈椎的椎间孔,顶部与底部:上、下椎体之椎弓为组成 前壁:椎体的后部和钩椎关节 后壁:后关节突,其中大部为下椎体的上关节突 形态:卵圆形 神经根占据椎间孔的下3/4 上14充填以脂肪组织与小静脉,25. 颈椎的椎管,前壁:椎体与间盘 两侧方:椎弓根 后方:椎板及关节突 椎管中径正常值女性15.017.0mm,平均16.0mm; 男性16.018.0mm,平均17.0mm,男性比女性大1mm的,26. 颈椎的韧带,后纵韧带:厚而宽、强韧坚固、牢固的附着于椎体椎间盘与钩椎关节 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故颈椎间盘突出发病率低。,黄韧带 : 也叫椎板间韧带,桥架于上下椎板之间,它起于上一椎板下缘的前面抵止于下一椎板上缘的背侧。屈颈拉长;伸颈不向椎管内打摺,退变时则向椎管内打摺突出,压迫颈髓成为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棘上韧带:厚而坚韧,亦称项韧带。防止颈椎过度前屈。,27. 颈部神经,颈脊神经根:含有前根与背根、发自相应平面之颈髓、其两种纤维斜行向下、在神经根后前方汇合。,颈丛:颈14脊神经前支组成 支配颈部肌肉、面部感觉、膈肌及颈、枕 颈后丛:颈14脊神经后支组成 支配枕部、同侧头皮感觉臂丛:颈5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 支配肩胛、肩、胸肌、上肢肌肉及皮肤,臂丛的感觉运动障碍的根性分布,运动 感觉C4 膈肌 肩峰 C5 屈肘 肘外侧 C6 伸腕 拇指背侧 C7 伸肘 中指背侧 C8 屈中指远节 小指背侧 T1 小指外展 肘内侧,28. 颈部的交感神经,颈髓内没有交感神经细胞 颈部的交感神经系统: 来自颈的交感神经节 颈上节、颈中节、颈下节,节前纤维:胸髓1. 2段或C58的前根) 节后纤维:加入颈神经根的前枝与颈神经共同分布;,支配:汗腺,头颈部、上肢、内耳、及心脏血管及脑干、小脑、大脑部 发出分枝到眼窝后部、扩瞳肌与上睑的平滑肌;,29. 窦椎神经,含感觉纤维,有细枝连接血管运动纤维进入脊膜返支内。 支配椎体、椎弓、相邻椎间盘的周围组织、后纵韧带、硬膜、硬膜外组织和血管外膜。,2.10. 椎动脉,椎动脉从颈总动脉的后上方上升,进入上6个颈椎的横突孔,由寰椎横突孔上方穿出并于其侧块部弯转向后方,于枕骨大孔的外缘进入颅腔。穿透硬膜后走行很短一段即与对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分枝至小脑、桥脑基底、延脑、大脑枕叶及内耳。,3、病因与发病,31、退行性变为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椎间盘退变 颈椎骨与关节退变 韧带退变 骨与关节的退行改变主要与年龄和颈椎损伤有关,患病高峰在4060岁之间。但最近文献报道,患者有年轻化趋势,32、累积性劳损,多因不良姿势导致肌肉、韧带、椎间关节、椎体退变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而发病。 累积性劳损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负荷异常。,静力学负荷: 静止状态下肌肉张力产生的应力负荷; 动力学负荷: 运动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应力负荷 累积性劳损主要与职业有关:好发于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 大学学生、教职员工的患病率为15.35%,33、外伤:,(1) 颈部软组织损伤 (2) 小关节损伤 (3) 颈椎骨折 10.29%至32.6%颈椎病患者有外伤史 日本人报道交感型颈椎病70%有外伤史,34、生活习惯,(1) 高枕睡眠 (2) 头顶重物 (3) 饮酒,35 气候,多为发病或加重的外因 国内学者认为,患病率高可能与海拔高度、大气、氧分压、寒冷等因素有关 37 遗传因素 1984年国外学者提出颈椎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二、康复评定,4、诊断,以中华外科杂志1984年刊登的标准为准: 诊断颈椎病必须结合年龄、症状、体征和X线片(包括影像学)、TCD等进行综合判断。 症状体征典型,X线片不典型可诊断为颈椎病; X线片典型(包括影像学改变),症状、体征不典型不能诊断为颈椎病。,三、康复治疗分型 1、颈型:,临床表现:颈痛、活动障碍、肌痉挛、压痛 本型占3.08%。 X线曲度变直、消失,骨质增生、动力位示椎间隙松动及梯形变。,2、神经根型:,临床表现:颈肩痛、上肢放射痛伴感觉运动障碍 本型占5060%。 X线片可见颈椎曲度改变、间盘隙变窄、不稳及骨贅形成,斜位片上可见椎间孔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等。 MRI示间盘变性、髓核后突。,(1) 第五颈神经根受累 (2) 第六颈神经根受累 (3) 第七颈神经根受累 (4) 第八颈神经根受累,3、脊髓型:,临床表现: 疼痛不明显 肢体运动、感觉、反射功能障碍、 Hoffmann征阳性 X线、CT及MRI可以发现脊髓受压的直接证据:椎管狭窄、骨刺形成、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梯形变 本型占1015%。,(1) 旁中央型:,除根性症状外尚有肌力减退、下肢无力、握力差束带感,(2) 中央型:,前方压迫: 下肢沉重、软弱无力、活动不灵、步态笨拙 逐渐出现痉挛、强直,多出现在伸肌及内收肌群。 后方受压:两下肢沉重、踩棉花感、步态漂浮,象喝醉酒。,压迫重者则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一般无括约肌的改变。 感觉的改变没有一定平面,痛觉可减退或消失。 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大小便轻度障碍;,(3)单侧脊髓受压症-BrownSequard征,同侧肢体痉孪、软弱无力、自主运动消失; 对侧的感觉障碍,痛觉与温度觉消失 感觉消失平面与患病平面多不一致。,(4) 体征:,主要侵犯椎体束、部分侵犯侧束 头过伸过屈试验(+) 病理征(+) 腱反射亢进 硬膜囊病手(手指内收无力:10次/秒)。,4、椎动脉型,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复视、耳鸣、幻觉、晕厥。 发病与颈椎活动及位置变化有关 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占35% 影响学: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或、椎间盘突出、椎间不稳改变。占2025%。,5、交感神经型:,常与前述其它型相伴存在。 主要症状:头痛、偏头痛;视力模糊,睁眼无力,肢体发凉,灼热;出汗异常;心律紊乱;血压异常。 X线片可有椎间失稳或退变。 6、混合型:上述各型症状混合出现。,四、康复治疗,1、治疗原则 1、1、去除神经、血管、骨髓的刺激、压迫因素 12、消炎(无菌性炎症)止痛 13、改善循环、松解粘连 14、恢复颈椎稳定性、恢复颈部功能活动,2、康复治疗方法,21物理治疗(PT) (1)牵引: 作用:增大椎间隙、松解粘连、缓解痉挛、矫正畸形 牵引的角度: 牵引的力量: 牵引的时间: 牵引体位:,(2)推拿按摩,能缓解肌肉痉挛 改善局部血循环 消肿止痛 松解粘连 按摩前必须明确诊断 了解有无禁忌 手法切忌粗暴,(3)固定,急性期制动固定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 颈椎脱位骨折病人必须固定 多用颈托或颈领来制动与保护 保证颈部损伤及失稳的修复 多在急性期使用。,(4)物理因子治疗,消肿止痛 改善循环 促进血管神经功能修复 松解粘连、软化疤痕等 常用的物理疗法主要是电疗、光疗、超声治疗、磁疗等。 温热磁疗法 半导体激光 偏振红外光 PEMFs,(5)运动疗法,功能:改善循环,增强颈部肌力和耐力,防止关节粘连僵硬,促进颈部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急性期间等长运动为主、相邻关节被动运动为辅 恢复期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重视颈伸肌的等长训练,(6)关节松动术,功能: 整复颈椎小关节 改善局部微循环 防止退变和粘连。,22穴位注射,活血化瘀,营养神经 适用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23、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调补肝肾为主要方法,同时应强调辨证施治21及不同药物的现代治疗机理 24 西药治疗: 非甾体消炎镇痛剂 血管活性药物 神经营养药 钙剂等酌情选用。,4.手术治疗,关于颈椎病的治疗应强调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2)病情进展很快,非手术治疗不能阻止其发展; (3)颈椎MRI显示颈椎间盘多节段突出,硬膜囊呈波浪状压迫及硬膜囊信号有改变; (4)脊髓型颈椎病出现肢体完全性疼痛; (5)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5、康复教育与自我锻炼,42自我锻炼方法,(1)与颈争力:站立,抬头望天,低头看地,自然呼吸。 (2)前伸探海:头颈前伸并转向右下方,然后还原向左。 (3)回头望月:头颈向右、 (左)后上方尽力转 (4)往后观瞧:头颈向右(左)后转,目视右方; (5)金狮摇头:头颈向左、右各环绕数周。,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