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唱队活动总结合唱队活动总结篇一:合唱队活动总结喀什 XX 小学 XXXX 学年第二学期合唱队活动总结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的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解和学会合唱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我校 xxx 老师和 xxx老师从中四年级、五年级学生中选出唱歌比较好学生组建了 90 人的合唱队。 一、训练目的:1、 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2、 通过练唱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3、 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4、学唱了三首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快乐的少先队 沿着老师的目光走二、要求1 参加合唱队的同学除自愿报名参加以外,还应通过必要的挑选,应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和特长.2 合唱队设有队长,指挥,伴奏由教师担任.3 由于合唱队的声音是否优美取决于每个合唱队员的表现力.及声部的均衡协调,因此要求队员不能随意缺课.请各班主任老师加强督促.三、本学期训练内容:1 基本训练: 气息、发声方法、听音训练等,努力提高合唱队员的表现能力。2 排练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品;a ; 作品的选择由易渐难,且对每首作品应有一定的标准.b ; 选择歌曲应注意歌曲的音域.3 对形的排列一般高声部在左面,低声部在右面,为了使每个学生能看到指挥,后排要略高于前排。四、训练方法及过程: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1、 声音的训练(1)、呼吸。 (2)、声音位置 (3)、直声训练2、 音准训练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3、 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1)、胸音训练 (2)、头音训练4、 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 (4)、不连不跳5、节奏训练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这学期通过 xxx 老师和 xxx 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合唱队学唱了三首歌曲。并参加了学校六一表演及电视台的摄像,得到了领导及家长的一致好评。我们合唱队全体师生会团结一心,唱出更动人的歌声。让大家感受的合唱之美。合唱队 :xxx 老师XX 年 6 月篇二:合唱队工作总结XX 年鱼水学校合唱团工作总结本学年我们合唱队的成员是三年级到七年级的孩子,无基础,无经验,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和努力,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队员们都能用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来进行演唱、合唱。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一、合唱队的组织(一)挑选队员、划分声部考虑到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对音乐的热爱,最好有一些乐理基础。所以,我们扩建合唱队所吸收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选好队员后根据队员的音色特点,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儿童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另外还及时根据队员的身高体形整理了队行的排列和声部的安排,工作可以说是紧锣密鼓的进行。这样的操作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合唱队的训练在每一次进入正式的合唱训练前,我们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使全体队员掌握基础知识,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1 呼吸训练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2发声训练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 ,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三、合唱训练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这一学期训练我们选了一些简单的优秀的合唱歌曲。在合唱训练中我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识谱练唱方式讲究多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演唱时不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2歌曲的艺术处理两首合唱曲队员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及时的作了艺术处理。经过处理合唱队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声部与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和谐,恰当的表现了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每个队员都能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经过老师和队员的努力、合作,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以发展更多的队员,壮大我们的合唱队伍!篇三:XX 合唱队训练总结合唱训练总结童声合唱是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既能培养小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又能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美化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快乐;而且由于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合唱的训练和演出是一个渗透统一指挥、严于律己的思想过程,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一支纪律严谨,具有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合唱队,能从侧面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面貌,因此,学校都应有反映自己校风、校貌的合唱队。那么,如何组建训练一支较好的合唱队呢?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觉得应从合唱队员的特色、合唱意识的培养、合唱技能的训练等几方面着手。一、合唱队员的特色合唱队员都应是学习认真、成绩优良;有较好的音准、音色、音域较宽,音乐听辨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考核,择优选拔,对于初选的队员进行短期预备训练,我在四至五年级学生中进行挑选。合唱队员的人数为 40 人。二、合唱意识的培养我把发声方法和唱歌技巧作为训练的重点,同时加强了识谱和视唱、节奏学习,为避免学生对学习合唱产生倦怠心理,我在做好基本教学的同时,还适当的教学生一些优美的歌曲,在平时的训练课上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听一些合唱歌曲,看一些合唱表演,学习他们的表演的技巧。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学生们良好的合唱意识将逐步养成。三、发声训练经常强调合唱队员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并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指导学生歌唱。练唱时要求声部平衡、音量适中。用“轻唱法”可以使学生的音色和谐、统一。当然,这里的“轻唱法”不是漏气式的“虚唱” ,而应该是在有良好气息支持上的有控制的“轻唱” ,是利用口腔和头腔的共鸣促使声音放松及高位置的歌唱。训练元音“u”和“”的发声练习,可以帮助刚开始练习合唱的学生支持气息,统一音色,提高声音的位置。如“u”能使口形收拢,声音集中,改变叫喊、压嗓的发声习惯, “”能使喉部放松,并使气息下沉,把声音位置提高到头部的后上方。练唱时,可在一开始唱一个长音,要唱得渐强,渐弱,注意控制气息,长音要持久。四、合唱技巧训练合唱比齐唱复杂得多,要唱好合唱歌曲,必须进行合唱技巧的系统训练。合唱的主要难点在于学生要注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掌握并唱好其中的一个声部,同时要求与其他声部平衡而又能融合起来。 另外,合唱队音量的控制也影响着合唱的效果。音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歌曲演唱时的力度表现上。指导学生用“轻唱法”将音色统一的前提下,训练学生扩展音域,发展头声。 这其中,也同样是在进行力度的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发声练习时先作连音练习如:将练习时这种力度逐步带到歌曲演唱的强弱需要中去,其实歌曲中强弱的对比也正是演唱者音量大小的对比,合唱队员若能较好地控制音量的大小,那他们对歌曲的表现力也就大大加强了,当然,这种练习需要持之以恒。五、视唱、听音训练合唱队员应有良好的音准、节奏感和听辨能力,良好的音准是合唱队演唱做到和谐、统一的重要保证之一。总之,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合唱队员共同完成。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合唱队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龙泉小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