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0页
第2页 / 共130页
第3页 / 共130页
第4页 / 共130页
第5页 / 共130页
第6页 / 共130页
第7页 / 共130页
第8页 / 共130页
第9页 / 共130页
第10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讲班,河北师范大学 王彦林,2,关于专接本考试,1、报名条件:应届专科毕业生,专科就读期间无违纪违法经历(指在校期间没有受过任何处分),无考试不及格课程(补考后),综合测评在全年级前70%者,可自愿报名参加专接本考试(小语种考生不受限制)。 2、报考专业:师范类专业与非师范类专业可互相兼报,确有其他专业特长者,允许跨专业报名。所报参考学校必须与报考学校具有相同专业,师范、非师范类具有相同专业亦可,否则所报参考学校无效。 3、选拔办法:按专业类别或专业全省统一划定英语、政治(高等数学)公共课成绩总和(不含计算机基础课程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公共课和专业课考试总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拔。对报考考生生源不足的学校,可按成绩依次选拔有参考志愿及服从调剂的考生。,3,政治考试说明,1.考试内容以大纲为准。 2.考试内容分为马哲、邓三论、时事三部分,各占总分值的50%、45%、5%左右。 3.考试能力要求:了解、理解、掌握了解:知道有关内容并准确再现理解: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解释掌握: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基本知识性试题40%、能力性60% 4.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5.题型:客观题:单选(35)、多选(10)、判断(15),主观题:论述(40)、材料分析(20),4,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讲说明,1.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 2.全面覆盖、重点突出【辩证法和历史观】 3.听课要求:(1)做好笔记:知识点解析、易错点分析(2)边听边记:往脑子里记,利用好课堂(3)课后复习:回忆式复习,默写知识提纲,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体系,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部分,共七章: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 第四章 认识、实践、真理第五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6,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理解) (1)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 (4)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7,(1)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社会意识形态: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人们自发形成的这种世界观一般是比较零乱的,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还不是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哲学家以理论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和整理,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成为一种理论体系,才形成哲学。,8,(3)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世界三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学 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一般规律:不是特殊规律 (4)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研究的视野是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9,(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了解)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把世界观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 哲学既描述和解释世界,又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10,2.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11,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理解),内容(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意义: (1)理论意义: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2)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12,4.哲学的党性问题(了解),(1)哲学的党性是指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2)所有的哲学理论和哲学家都分别属于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也称作哲学的党性原则。二元论不是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3)阶级社会中哲学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就是要自觉站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13,5.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两派划分依据: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2)关于唯物主义(理解) 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唯心史观(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既是辩证的又是唯物的,14,(3)关于唯心主义(理解)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如“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心外无物”(王阳明)、“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如中国宋代朱熹的“理在事先”、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15,(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理解),划分依据:对世界状态的不同认识 辩证法以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去理解世界,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活的有机体,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形而上学总是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世界,否认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16,二、马克思主义哲学,1.概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把唯物辩证法运用到社会领域时就称其为历史唯物主义。所以习惯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17,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产生条件 第一,社会、阶级条件(了解)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内部矛盾日益加深,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第二,科学基础(了解) 。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第三,直接理论来源(理解) :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哲学“基本内核”唯物论;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辩证法,18,(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意义(了解),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为具体的社会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帮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哲学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社会意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9,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理解) 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实践性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首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从理论上全面地、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意义与作用,坚持从实践出发说明和论证自己哲学的观点和方法。 (2)科学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内容上具有客观真理性,形式上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3)革命性(阶级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好方法论,把自己的理论彻底地付诸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20,4.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掌握),(1)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必然 (2)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3)三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05年材料真题考察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第二讲 物质与意识,一、世界是物质的1.关于“物质” (理解) (1)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即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理解:是对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实践活动、社会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22,(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揭示了物质的本源性、独立性,意识的依赖性,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 指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科学的可知论。 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唯一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总之,实现了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3,2. 物质的存在形式,(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理解)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事物、现象的过程和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包括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主体、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的错误观点:如果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如果认为存在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无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24,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理解),静止又称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和稳定状态。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指机械运动中事物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另一方面两者又是联系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不同事物的基本前提;承认相对静止,是理解物质运动的必要条件;承认相对静止,是使事物获得发展的前提条件。,25,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05真题 )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26,(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理解),物质运动的五种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最高级、最复杂)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复杂的运动中包含简单的运动 运动规律是客观的,27,( 3 )时间和空间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普遍属性,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性) (了解)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特点是三维性 (了解)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理解)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是以时间空间的形式存在,在时空中展开;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运动是度量时间空间的尺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