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5页 / 共72页
第6页 / 共72页
第7页 / 共72页
第8页 / 共72页
第9页 / 共72页
第1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根 (Radix)及根茎(Rhizoma),柴 胡,Bupleruri Radix,伞形科(Umbellifeae),来 源,神农本草经,上品。 华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北柴胡” 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南柴胡” 的干燥根。,柴胡 多年生草本,主根较粗,坚硬,常有分枝; 复伞形花序多分枝,总花梗细长,花鲜黄色。双悬果椭圆形。,植物形态 (华柴胡),双悬果,子房由两个心皮组成,果成熟时,沿心皮合生面分离成两个果片,顶部悬挂于细长丝状的心皮柄上。,胡萝卜、芫荽、芹菜,植物形态 (华柴胡),茎丛生或单一,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形弯曲。,中部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平行脉7-9条,下面具粉霜。,植物形态(狭叶柴胡),主要区别: 1.主根多单生,较发达; 2.叶线形,有5-7条平行脉;,大叶柴胡 Blongiradiatum 分布于东北和河南、陕西等省,其根表面密生环带。曾在东北地区作柴胡用,因其含柴胡毒素与乙酰柴胡素有剧毒,不能与柴胡一样入药。,北柴胡:河北、河南、辽宁、陕西等地,生于山坡、林缘灌丛中; 南柴胡:东北、华中、四川等地,生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产 地,性状特征(华柴胡),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分枝。 根头部残留茎基及数个凋枯的叶柄残基。 下部分枝。,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近根头部有横皱纹,渐至下部有不规则纵皱纹,并有细小支根疤痕和皮孔样突起。,北柴胡根顶端表面观,性状特征(华柴胡),性状特征(华柴胡),质较坚韧,折断面纤维性,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 气微香,味微苦。,性状特征(狭叶柴胡),根较细,圆锥形,常弯曲,分枝少。 根头稍膨大,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少分枝。,性状特征(狭叶柴胡),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近根头处有多具细环纹。 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无纤维性。 具败油气,味淡。,南、北柴胡性状区别,本品以身干、条粗长、整齐、无残留茎、叶及须根者质佳。,质量标准,北柴胡根多分枝,根头膨大留茎基,质坚而韧难折断,断面黄白有纤维。,南柴胡根少分枝,根头叶基似毛须,外表红棕质较脆,断面平坦无纤维。,主要含三萜类皂苷(2%)柴胡皂苷,活性较显著的为柴胡皂苷a和d,根尚含少量挥发油。,化学成分,1.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2.取粉末0.5g,加甲醇10ml,用力振摇,放置30min,滤过,于滤液0.5ml中加二甲氨基苯甲醛的甲醇溶液(1:30)0.5ml及磷酸2ml,混匀,水浴加 热,溶液 显 显淡红色至淡红紫色。(柴胡皂苷),理化鉴定,性微寒,辛、苦。归肺、肝、脾经。 疏散退热、升举阳气、舒肝解郁。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用量39g。,功 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解热镇痛、镇静。 保肝作用:总皂苷 抗病原体作用:挥发油及柴胡皂苷a、c、d的混合物 作用:多糖 对胃和十二指肠的作用:总皂苷,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解热镇痛、镇静。 保肝作用:总皂苷 抗病原体作用:挥发油及柴胡皂苷a、c、d的混合物 免疫作用:多糖 对胃和十二指肠的作用:总皂苷,药理作用,莫把银柴胡当柴胡,银柴胡和柴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无论从来源、性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以及功能与主治方面都大相径庭。 银柴胡系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含汉黄芩素等成分。,附 注,1.我国柴胡属植物种类较多,供药用的约20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竹叶柴胡 B. Marginatum Wall. ex DC. 西藏柴胡 B. marginatum var. stenophyllum (Wolff) Shan et Y. Li 银州柴胡 B.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 锥叶柴胡B. bicaule Helm.,竹叶柴胡,银州柴胡,天花粉,Trichosanthis Radix,一、来源,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天花粉为栝蒌根,中医的经典里面也是这么说的。可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北京)在概论一节偏偏把该药归为花粉类药物,自己都如此不认真如此“不学无术”,还让别人怎么信任你?是无知还是别用用心?教材是拿来教育人的,是不是更要应该严谨一些呢?否则,岂不成了误人子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4e2b10100fbv3.html,二、植物形态-栝楼,1.多年生草质藤本; 2.块根肥厚,表面淡棕黄色。 3.卷须23歧。叶互生,掌状浅裂至深裂。,二、植物形态,4.花单性异株;花冠白色,5深裂,先端有流苏,雌花单生于叶腋。 5.果实圆形或长圆形,成熟后橘黄色,有光泽。 种子扁平,卵状椭圆形,浅棕色,光滑,近边缘处有一圈棱线。,植物形态,双边栝楼 与栝楼相似,但叶片稍大,3-7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种子较大,极扁平,呈长方椭圆形,深棕色。,栝楼河南、山东、河北,销全国各地并有出口,以河南安阳一带所产天花粉的质量最好。 双边栝楼主产于四川省。,三、产地,四、采制,秋冬二季采挖,洗去泥土,刮去粗皮,切成段、块、片或纵剖成瓣,晒干或烘干,硫磺熏白。,事实上早在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下文,禁止采用硫磺熏制中药材,2005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药典,也删除了中药加工中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2010年4月2日,河南安阳栝楼种植开发示范基地工作人员采挖栝楼根时,刨出一形似鳄鱼的巨型栝楼根。它长约4.1米、重逾74.5公斤。,五、性状特征,1.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 2.表面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样突起,有的残存黄棕色外皮。 3.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筋点)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 4.气微,味微苦。,质量标志:以块大、均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五、性状特征,花粉圆柱纺锤形,断面色白富粉性; 横切小孔较明显,纵切可见筋脉纹。,栝楼根中含皂苷(约1)、天花粉蛋白、多种氨基酸,如瓜氨酸(收率达5.7)、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氨基丁酸以及糖类和少量肽类等。,六、化学成分,1.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 2.能生津止渴、排脓消肿。 3.用于热病伤津、口干舌燥、肺热燥咳、乳痈、疮肿等症。孕妇忌服。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新鲜天花粉根中的蛋白质制成针剂,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对于恶性葡萄胎和绒癌有效。,七、功 效,1.抗菌作用: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 2.中程引产和抗早孕作用:天花粉蛋白;(口服无效) 3.对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有很高的疗效; 附:副作用:因其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对小鼠、豚鼠均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对狗可引起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大剂量可影响肝、肾功能,引起实质细胞的轻度变性,乃至出血、坏死。,八、药理作用,本世纪70年代 ,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成功地从天花粉中提取出有效活性成分天花粉蛋白。此后十多年间 ,科学家们通过药理学研究发现 ,天花粉蛋白可以抑制 H I V病毒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复制 ,可以制止 H I V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体内的扩散。但天花粉蛋白具有强抗原性 (即异体排斥反应 ) ,对艾滋病患者的肝脏损伤很大 ,并可引起高烧、炎症等一系列副作用。,1.苦花粉:湖北栝楼Trichosanthes hupehensis 的根。有毒,其含有毒成分葫芦素B,服后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日本栝楼:日本栝楼T. japonica的根,主要产于江西、湖北。其根形状及组织与栝楼根相似。 3.长萼栝楼:T. laceribractea 的根,称为“广花粉”,在广东、广西等地曾使用。,十、 常见伪品,附 注,栝楼的果实、根均可入药。 果实叫全栝楼,煎汁为产妇的催乳剂; 果壳叫栝楼皮,清化热痰,利气宽胸。 种子称栝楼仁,为止咳祛痰要药。 根研末名为天花粉,主治皮肤湿毒。,黄连,Coptidis Rhizoma,来 源,为毛茛科 华黄连Coptis chinensis 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 云南黄连CTeeta 的干燥根茎。,华黄连 多年生草本。 根茎直立,向上分枝,黄色。 叶基生,具长柄, 叶片卵状三角形,3全裂,中央裂片具细柄,卵状菱形。 聚伞花序顶生;花38朵,黄绿色,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 蓇葖果(由一个心皮构成,子房只有一个室,成熟时,果皮仅在一面裂开),植物形态,.,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植物形态】,根茎不分枝或少分枝,有长节间。,叶片稍革质,三角形,中央裂片三角形状,卵形。,云南黄连,根茎单枝,叶片卵状三角形,裂片间距稀疏。,【植物形态】,栽培46年后可采收,一般均在秋末冬初采收。挖出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干燥。,【采 制】,王钰,瞿显友,钟国跃等,洪雅黄连生物量动态变化及有效成分积累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162-2165,味连:棕黄色,极苦。 1.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习称“鸡爪黄连”。 2.表面黄褐色,有结状突起、须根及须根痕。上部残留鳞叶或叶柄残基。 3.根茎中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性状特征】,过桥,味 连,4.质坚硬,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中央髓部红棕色。 5.气微,味极苦。,雅连: 多呈单枝,略成圆柱形,微弯曲,过桥较长,表面光滑,顶端有少许残茎。,【性状特征】,云连:根茎多为单枝,偶有短分枝,弯曲呈弧形或钩状,过桥不明显。,【性状特征】,性状鉴别要点,过桥,味极苦,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 黄色,髓部红棕色。,味 连,雅 连,云 连,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berberine)、其次 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汀等。,【化学成分】,本品以盐酸小檗碱计,含小檗碱不得少于5.5%,表小檗碱不得少于0.80%,黄连碱不得少于1.6%,巴马汀不得少于1.5%。,【理化鉴别】,1.荧光分析: 本品折断面 紫外灯光下 金色荧光,其中木部尤为明显。,2.显微化学反应: 黄连粉末 +稀HCL一滴(或30%HNO3) 放置片刻。 镜检 针状结晶 加热 结晶显红色并消失。(小檗碱的盐酸盐或硝酸盐),黄连硝酸小檗碱结晶针或针簇状,【功效】,性寒,味苦。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谢 谢,复习题: 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横切面的主要区别 柴胡的来源、理化鉴别、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 南柴胡与北柴胡的性状鉴别 天花粉的来源 黄连的来源、理化鉴别、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 区别味连、雅连、云连的生药性状 解释术语:鸡爪黄连、过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