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2.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及季节移动规律。 3.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并学会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教材33页,完成学案知识点一、二,知识点一: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 的大气运动。 2.形成大气环流的因素: 的受热不均和 。 3.大气环流的影响:会驱使大气不断地 、 和 热量。,知识点二:单圈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 .地表性质均一 结论:地表形成3个气压带和 。 赤道地区因气温高,空气受热 ,近地面形成 。 两极地区因气温低,空气受冷 ,近地面形成 。 在北极与南极近地面之间形成 风;在北极与南极近地面之间形成 风;,有规律的,高低纬间,地转偏向力,运动,输送,交换,2个风带,上升,低气压带,下沉,高气压带,北,南,一、单圈环流,假定条件: .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 .地表性质均一,南极,北极,赤道,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北风,南风,极地高气压带,3个气压带 和 2个风带,?,二、三圈环流,假定条件: .太阳直射赤道 .地表性质均一,0-,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30N-,60N-,90N,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你能尝试完成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吗?,极 锋,归纳: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30N,60N,90N,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0,30S,60S,思考: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三、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30N,60N,90N,气压带成因,(遇冷收缩下沉),(受热膨胀上升),(暖气团遇冷气团抬升),(受重力下沉),结论: 1.三圈环流中地表形成 个气压带和 个风带。 2.气压带的分布规律及性质: 高压、低压 分布,高压盛行 气流,降水_ 低压盛行 气流,降水_ 其中: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是 和_ 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是 和_ 3.风带的分布规律及性质: 风带以 为轴呈 对称分布,信风:由 纬吹向 纬,性质_ 西风:由 纬吹向 纬,性质_ 东风:由 纬吹向 纬,性质_,7,6,相间,下沉,少,上升,多,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赤道,南北,较高,较低,干热,较低,较高,暖湿,较高,较低,干冷,0,30N,60N,90N,90S,30S,60S,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三圈环流变式,2、就北半球说, 。,1、气压带、风带随 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太阳直射点,观察分析,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假定条件: .地表性质均一,1.A太阳直射_,节气_,日期_前后,气压带风带_移。 B太阳直射_,节气_,日期_前后,气压带风带_移。 C太阳直射_,节气_,日期_前后,气压带风带_移。 2.假如黄赤交角变为零,气压带风带还会发生季节移动吗?为什么?,2326N,夏至,6.22,北,0,春分,3.21,9.23,不偏,2326S,秋分,冬至,12.22,南,小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移动,高低纬间 受热不均,太阳辐射,单圈环流,地球自转 地球偏转力,三圈环流,(近地面)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判断12题。,1、图中风带是( )双选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呈逆时针方向 D呈顺时针方向,2、图中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AC,A,用风向判断南北半球,想一想:全球三圈环流和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形成的假定条件是什么?,想一想:去掉以上假定条件,在全球海陆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大气环流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学习目标,1.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 2.理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和影响。,【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教材36页,完成:,1.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_,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_。 2.夏季(7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_海洋气温。 3.冬季(1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_海洋气温。 4.根据面积大小,_(大陆)和_(大洋)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显著)。,大,显著,高于,低于,亚欧大陆,太平洋,冬季(1月),夏季(7月),活动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1.冬季和夏季,大陆分别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2.想一想,图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分别处于哪个气压带上?结合P37图2.13和图2.14 说说由于以上气压中心的出现,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活动2:读图归纳仔细阅读教材P37图2.13和图2.14,完成下表,想一想,为什么南半球的气压带没有像北半球那样被切断?,高,低,副极地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低,高,副热带高,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活动3: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38图2.15,完成下表,西北风,冷干,降温减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南风,暖湿,增温增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风,冷干,降温减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风,暖湿,增温增湿,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蒙西高压,夏威夷高压,蒙西高压,印度洋,1、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_。,蒙古-西伯利亚高压,(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活学活用】,(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西北,东北,干冷,(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短夜长,2、用简洁语言描述下面四句话的含义,冷热不均使其动,地球自转使其偏,地球公转使其移,海陆分布使其断,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分布、特征)的影响,连一连:下列情况哪些容易形成降水,哪些不易形成降水,A、受低压控制 B、受高压控制 C、垂直气流上升 D、垂直气流下沉 E、风从海洋吹来 F、风从陆地风来,容易形成降水,不易形成降水,【合作探究】,40N-,全球气候分布图,1、分布:10N10S之间(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最大),热带雨林气候,2、特点:终年高温多雨,3、原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3、自然景观:热带雨林,地 球 之 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布:2535大陆东岸,2、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自然景观,温带季风气候,1、分布:3555大陆东岸,2、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自然景观,1、分布:1020大陆西岸(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广),热带草原气候,2、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3、原因:受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4、 自然景观,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布:4060大陆西岸,2、特征:终年温和湿润,3、原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4、自然景观,1、分布:南亚和东南亚(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2、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3、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的季节移动,4、自然景观,1、分布:2030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2、特点:终年炎热干燥,3、原因:受副高或信风控制,4、自然景观,地中海气候,1、分布:3040大陆西岸,2、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雨型),3、原因:受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法国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葡萄性喜光、喜温暖、喜干燥而忌湿 。因此,法国南部适宜葡萄的生长,温带大陆性气候(含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分布:温带大陆内部,2、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少雨,3、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4、景观,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归纳、小结:,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炎热干燥,全年温和湿润,全年严寒少雨,归纳、小结:,2、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气候类型的判读,北半球,南半球,热带,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亚寒带,寒带,热雨、温海,热沙、温大陆,热草、季风(3),地中海,小试牛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思考:影响气候的因素,大气环流,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人类活动,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_、_、_、_、_、_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 气候,热带沙漠 气候,热带季风 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40N-,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