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2,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主要内容,教育与文化,4,教育与科学技术,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4,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集中表现在决定教育的性质,即培养什么人和培养的人为谁服务上。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5,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的最主要标志。,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如何实现控制:方针政策、经费、人事、课程,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两个必须”)。,6,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谁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的权利。 氏族社会:受教育权平等 奴隶、封建社会:教育地位依赖于宗教和政治。,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工农速成中学:1954年全 国小学生中工农成份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82%。在普通中学中工农成份的学生超过总数 的60%。1953年高等学校新生中工农家庭出身 和本人是工农成份的占新生总数的27.39%。,7,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政治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氏族社会:未来的氏族成员 奴隶社会:统治人才和军人 封建社会:官僚与绅士 资本主义:统治、管理人才与熟练工人、政治顺民 社会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个性和谐发展。,8,4、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相对应。 2、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性质)。,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学校自身的办学规律 学校教育自身的任务 以政治、经济取代教育,对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视而不见,横加干涉的做法,不利于教育工作。 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0,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1,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风必偃。”,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 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教学民主问题,由此关注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2,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系、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3,在众多因素中,对教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规模和速度发展的两个条件:物质基础与劳动力需求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普及高等中级教育;信息革命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落后或超前,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4,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教育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劳动者基本劳动素质的优劣,技术人员科技水平的高低,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5,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教育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教育传播科学知识:实现知识的普及,经验推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人力资本理论,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资本、劳动看作生产的三要素,但二战后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6,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及其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的薪金或偿付的源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西奥多W舒尔茨。 舒尔茨1960年的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舒尔茨认为,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7,教育资本储量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要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从测定教育资本储量入手。,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动力与引力,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8,科学技术决定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再生产作用的表现: 继承与积累;创造与更新。,17C,职业科学家,科学研究机构,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9,数量:存储方式;质量:知识更新4年75%,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教学和教育的观念,学校教育:社会交往 信息技术:知识学习,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的三次飞跃,1.原始教育:语言、文字 2.学校教育:班组授课制 3.网络教育: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0,教育第三次飞跃的表现 1.实现教育的个性化:自控教学,因材施教 2.实现人机互动模式,学习者的主动性成为教学进行的必要条件。 3.促进师生关系民主化,信息技术的三次革命性突破,第一次: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 第二次: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 第三次: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网络时代,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1,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 基于网络构建“网络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2,网络教育的涵义,网络教育的特点,1.开放性:不受时空、地域限制 2.主动性:按照学习者的意愿进行选择 3.创造性:信息储备与交互刺激,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金字塔形”等级制教育 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 年龄段教育 时空限制,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3,“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自己掌握的“兴趣选择” 无年龄段教育 跨时空的教育,论述: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黑格尔:在人类劳动基础上产生实践文化与理论文化。,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4,康德:文化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泰勒的原始文化: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一、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5,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构成文化本体传递和深化文化,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教育是保存、传递、交流、融合、创造、更新文化的重要手段 文化又影响教育的施行,二、学校文化,共性与特性 学校成员在特定价值观念基础上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结果及过程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6,1.学校文化界说,显性文化:校园物质环境校舍、设施、活动 隐形文化:校园的无形的环境校风、班风,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7,2.学校文化的分类,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明确的价值观和目的)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表现在教材;也表现为教师)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8,3.学校文化的特性,物质文化:空间物态,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组织和制度文化:三种主要表达方式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规章制度; 角色规范。 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9,校园文化的三个层次,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三、学生文化,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同伴群体的影响 师生的交往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社区的影响,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0,1.学生文化的成因,过渡性: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认同与自主 非正式性:日常交往、不自觉地形成 多样性:性别、年龄、种族、家庭 互补性 生成性,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1,2.学生文化的特征,填空题,4. 是教学民主问题的核心。,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2,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再生产科学知识,2.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3.关于教育对生产力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了 。,平等的师生关系,人力资本理论,选择题,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3,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普及的程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是在 时期提出的。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信息革命,D,C,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文化 C.学校制度 D.学校精神文化,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4,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D,A,判断,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学校教育应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而与一个国家的教育无关。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的规模,速度与生产力水平同步发展。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科技革命的影响,更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5,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