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化解不利因素提高贫困县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文 章来源课件 w w5 k J.Om 9 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一大批政治强、 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带领群众去实现。培养一支这样的干部队伍尤其重要。根据中央干部 教育 培训工作条例 ,结合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就如何化解不利因素,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作如下探讨:一、干部教育培训的不利因素贫困县因其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速度慢,制约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因而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和难点。(一)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干训见效慢,影响经济工作;二是认为干训花时间,影响了日常工作;三是应付差使,让老、弱、二线干部顶替;2四是果断拒绝,不放人,不给经费。2、参训干部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三不适应”:一是不适应从领导到学员的转变,放不下领导架子,二是不适应由松散的自由安排到严格的集中管理的转变,受不了纪律约束;三是不适应家庭式的优越生活到集体食宿的转变,过不惯学习生活。(二)经费难保障。贫困县基础差,底子薄,基本上是“吃饭财政” 。所以,很难挤出钱来扶持干部教育培训,具体表现为:1、财政支付的基本建设项目难落实。从 1995 年中央下发党校工作条例以来,前后 11 年过去了,但党校这个干训基地的基础设施一直很落后,致使党校办学条件与担负的培训任务不相适应,有的县委党校至今学员的餐厅、厨房还是 60 年代建造的土砖危房,这种情况在少数特困县表现较为突出。2、业务经费难落实。业务经费主要包括教学、教研、图书资料、教师进修、业务指导等,这些经费每年一个县需要几十万元,有的县给了一点,有的一毛不拔。3、参训干部所在单位无力支付参训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交通费、生活补助费、住宿费、调研费、培训费等,一人参训两个月,需2000 元左右,县财政无力解决,各乡镇解决这些费用也有一定困难。如果一个乡镇参训 3 4 人,难度更大。(三)师资难配套。由于多种因素长期积累,造成了贫困县干训师资力量薄弱,很不适应新时期对干训工作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人员编制太少,专职教师不能专。一个县几十万人口,各类干部一万多名,党校教师不到 10 人,只相当于一个村级小学的编3制。教师还得兼任四大员:办公员、档案员、电教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无法集中精力搞教学,严重影响了干部教育培训质量,2、教师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严重,绝大部分在 50 岁左右。因为多年精减人员,只进不出,压缩编制,教师呈现“三偏”现象:年龄偏大、身体偏差、知识偏老。3、专业不配套,课程开不全。因为教师编制太少。 ,无法开齐相应专业,特别是经济、法律、电脑、商贸等专业的教师奇缺,降低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四)部门难平衡。同是在一个县域工作,由于机制原因造成垂直管理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基本是空白,多年来,成了被干训遗忘的角落,表现和原因如下:1、因双重管理干部归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当地党委不能调训,这些干部分布在金融、供电、烟草、盐业、税务、邮电等行业。2、垂直管理部门干部多,计划经济时期内部曾经设有少量 的干训学校,现已不复存在,也没有建立一套规范的干部系统培训的机制。3、垂直管理单位很多干部 十几年也未进行过系统的教育培训,缺乏政治理论学习和法制法规教育,致使少数干部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腐败坠落。二、化解不利因素,提高干训质量的思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 队伍,必须狠抓贫困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化解不利因素,抓住重点,找准对策,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4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真正担负起本地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责。1、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及组织部门负责人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干部教育,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2、党委、政府、组织、宣传、人事、财政、党校都 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能,坚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主管,其它各部门互相 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3、组织和人事部门要将各单位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表模的重要内容,对有意阻止干部脱产学习的单位和负责人取消年终考核优秀等次和获奖资格,并提出严厉的批评教育。4、各部门各乡镇要抱着对干部成长进步高度负责的姿态,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参训人员、确保参训时间、确保参训费用。5、坚决贯彻执行干部 培训轮训制度。按条例要求:“全员培训,保证质量” 。组织部门决不能为怕学习、怕吃苦的干部开绿灯。(二)经费保障是基础。湖北省委200015 号文件要求,各级财政必须保证党校事业经费,并按各地财政 收入增长比例 逐年增加。从贫困县近几年干训工作实践来看,县财政 除保证干训人员的工资外,其它业务经费少得可怜,更谈不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了,这已经成为影响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创新干训经费扶持机制,采取“多方筹措”的方式。1、省级财政部门应重点扶持全省 25 个特困县干部教育经费,重5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逐年下拔,每个贫困县 20 万元左右,几年后就会大见成效。2、县级财政部门要在有限的财力中重点保证干训工作人员及党校教职工的工资、教学、科研、办公、电教设备等用于生存和日常工作的必需经费。3、党校自身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图书资料、教师培训、调研考察以及按规定应发放的各种津补贴开支,以确保正常运转。4、各参训单位要按规定,确保支付本单位参训干部的培训、住宿、生活、交通、资料、考察等费用。(三)队伍建设是保证。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教师和干部队伍。目前贫困县的现状是往往一个几十万人口的中等县,县级党校只有 10 名左右的教师,教职工总数不到 20 名,可见,师资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纵观贫困县的现状,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队伍建设问题:1、县级编制部门应按全县干部总数的一定比例增加专职教师的编制,以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2、从高等院校择专业选聘优秀毕业 生充实党校教师队伍。3、从本县党政机关、教育部门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或教师充实党校教师队伍。4、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党校现有教学人员的素质:每年选派教师到省、市党校进修提高;每年安排教学人员下基层进行为期 20 天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 选派年轻教师到乡镇或其它党务工作部门挂职锻炼;通过常年的教学测评,实行教师末位淘汰制。6(四)提高质量是目的。贫困县干部教育培训确实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和矛盾,但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化解矛盾,寻求对策,提高培训质量。1、培训思路要创新,体现实效性。培训活动必须讲求质量,务求立竿见影,培训思路必须做到“三个贴紧”:贴紧党委政府工作重心、贴紧县情实际、贴紧学员工作实际。务求“三个提高”:提高学员党性修养,提高学员理论水平,提高学员创新能力。2、培训目标要明确,体现针对性。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要明确培养干部准确把握县情、乡情、村情,制定正确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去开展多种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方式的教学活动。3、培训方式要灵活,体现多样性。干部教育培训是成人教育,只有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培训质量,除正常的课堂授课外,还应开展研讨、调研、演讲、辩论、案例分析等全方位的教学活动,以培养锻炼能力。4、培训内容要精干,体现实用性。学习的内容很多,但课程开设要体现“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紧紧抓住以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为中心和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在开设常规课程的前提下,增开一部分特色产业内容,增强实用性和培训质量。(五) 理顺体制为补救。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至今没有理顺, 存在着 “天不管、地不收”的被遗忘的空白,当地党委管不着,部门党委又没管,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垂直管理部门,造成这些部门的干部多年不能参加系统教育培训,致使少数干部缺乏教育。为此,必须采7取补救措施. 1、将垂直管理的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能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划归到所在地党委负责,由组织部门牵头, 党校组织实施.纳入到地方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同步进行,一并落实。2、将事业单位和乡镇站、所负责人以上干部纳入县级干训范围,以弥补过去多年重党政干部培训 ,轻事业干部培训的现象。3、分级办班,分类培训,以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4、将企业单位法人代表和私营业主纳入干训范围,主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让他们在政治上头脑清醒,在法律上清楚明白,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总之,贫困县条件差,底子薄,经济发展缓慢,干部 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很多不利因素,跟不上前进的步伐。因此,只有化解不利因素,创新干训机制,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使大批干部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更大贡献。文 章来源课件 w w5 k J.Om 9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