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n计划之探索世界丹麦教育概况丹麦工、农业生产都较为先进,教育也较发达;1814年就宣布实行7年义务教育,是世界上实施义务教育比较早的国家。1844年,在著名教育家格隆维的倡议下,创建了第一所为成人设立的民众高等学校。民众高等学校为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提供了范例。教育行政丹麦的教育由国家、县、市和权人团体负责,小学和初中教育由地方当局管理。文科中学和高等学校预备班归县领导。各类师范学院主要由独立的权人机构负责。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主要由国家管理。民众高等学校、农业学校等由权人机构管理。国家向县、市和各类私立学校发放补助金,并承担认可学校的全部和部分行政费用。地方非常关心小学和初中教育,地方学校的学科设置、课时表、考试等需经教育部批准。学制1.学前教育7岁前儿童主要在家庭里受教育。1975年规定,6岁儿童可入幼儿班。据统计,1978年约有60%的6岁儿童入幼儿班。2.小学和初中教育这类教育主要在国民学校中实施。国民学校是为7一16岁儿童而设立的9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1975年规定,小学和初中为义务教育,学生可选读第十学年。国民学校的目的是与家长协作,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国民学校的基本课程有丹麦语、初等数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艺术和宗教。第六学年起设自然学科和外语;准备入文科中学的学生,在第九学年可选读第二外语和高等数学。3.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学生受完义务教育后有3个去向:一是进入为期3年的文科中学。基本课程有现代语和古典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音乐等。文科中学分文理两门主科,目的是为了升大学或参加“高级预备考试”。二是进行学徒训练或3一4年的基本职业训绛。三是就业或在职训绛。20世纪己60年代中期,16岁少年中入文科中学的只占7%,1982年选择以上3条出路的人数各为1/3.4.高等教育丹麦有大学3所、大学中心2个、高等专门学校12所。高中毕业生入大学的人数约占25%.1479年创建的哥本哈根大学是一所设有神学、社会科学、医学、人文学科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5个主要学院的大学。大学学习年限5一8年。5.师范教育幼儿园的教师由教育学院培养;国民学校的教师由师范学院培养;文科中学和高等学校预备班的教师由大学培养。6.成人教育民众高等学校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一般是私立的,接受政府的补助,但教学不受政府的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约有1/3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入这类学校。民众高等学校的学制长短不一,学习内容主要有丹麦语、历史、社会事务、外交事务、外国语、心理学和音乐欣赏等。入学和结业均不用考试,也不发给结业证书。丹麦实行1一10年级的免费教育。每年全国约有10%的人接受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丹麦教育制度:丹麦教育制度国家议会是丹麦的教育立法机构,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并通过拨款法决定教育经费的数额和分配。教育部统管全国的一切教育活动。基本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其中小学和初中构成义务教育,中间不举行升学考试。大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制为4-6年,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第二阶段为博士研究生(Q吧)课程,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读完。用“轻松”二字来形容丹麦的大学教育不算太过份,丹麦学习不分年限,20岁、60岁都可以学习,而且丹麦人上学享受政府的补贴,对政府来说是一种解决失业的办法。大学四年,研究生两年,博士三年今年,丹麦当选全球最幸福国家,中国幸福感排第125。那么,为什么丹麦会当选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呢?一篇几年前的文章,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甚至可以说,这次中国的幸福感被排在一百多位之后,也是因为从小奠定的教育和价值观。正所谓“福祸无门,惟人自招”也。想像你是一位丹麦家长,学期末你会收到孩子怎么样的成绩单?答案是:你会收到一份没有“成绩”的成绩单。丹麦的孩子交给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绩单”,上面没有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的分数,也没有老师的评语,更没有排名。事实上,这份成绩单是由孩子自己或写或画完成的,上面只有四个格子,分别是“最喜欢的事情”“最讨厌的事情”“最擅长的事情”以及“最希望学习的事情”。许多还不会写字的孩子,在四个格子里甚至只用图画表达。这份四格成绩单是每学期末,老师与家长面谈的根据。重点不是成绩,而是孩子的发展、个性以及与同学的相处。丹麦儿童教育从“人”出发,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重点。幼儿时期,重点在孩子适应力和社群能力的培养;年纪稍长,重心逐渐转移到好奇心的激发,训练孩子跨领域的知识运用,探索兴趣,多元地认识自己。一位丹麦受访者告诉我:“丹麦的孩子,有作为孩子的自由,他们被允许有时间、空间玩耍,接近大自然、爬树、跌倒等等,而不是从小就逼迫他们学习技巧。”一份丹麦政府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合作的丹麦的幼年教育及照护政策报告中也强调,为了学习良好的社会能力,幼儿园必须确保孩子能与其他人互动,先决条件是孩子能有开放、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心。不追求高分,却有六成学生热爱数学对于年纪大一点的小学生,教育的重点则转移到团队合作和主动探索知识。在哥本哈根市郊的Hellerup初等学校,一群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正聚精会神地研究他们的“创新”计划。他们决定用“火箭”来表现创新主题,用纸张、金属片和氢气球做成火箭,并且发射成功。在这个600人的学校里,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坐在课堂里听讲,另一半时间则利用这种计划的方式学习。丹麦许多初等学校都用这种计划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跨领域知识。以创新计划为例,它长达4个礼拜,这群孩子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或者在教室里,或者在图书馆研讨这项计划,每组都有一个4年级、一个5年级和一个6年级的学生,他们不是被动地听课,而是主动做实验或上网查数据。特别的是,包括丹麦文、数学、英文、IT(信息科技)和科学等8个不同领域的老师,也打破各自授课的框架,在一旁随时协助,刺激孩子们在他们探索的主题上,可以同时吸取丹麦文、英文、数学和科学等跨领域的知识。除了创新计划,学校也设计了“怪兽”计划和“如何活出好生活”的科学计划,也有例如“友情”等计划,加强学生的社会化能力。“这样的方法让他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我想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可以很快乐。”Hellerup的校长克鲁说。从中国移民到丹麦的孙少波、梁琴夫妇告诉我,他们7岁的女儿在学校玩一整天,但这些游戏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习。例如某个星期的主题是“非洲”,老师便带着孩子们玩各种非洲游戏,讨论非洲有什么动物、什么语言、跳什么舞、睡什么床等等。丹麦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养成主动、好奇的精神,并且喜爱学习。在OECD针对15岁学生所做的国际学生评鉴计划中,丹麦孩子的绝对分数表现也许不是非常出色,但当被问到“我做数学因为我喜欢它”这样的问题时,有59的丹麦学生表示赞同,高于OECD38的平均水平。“扎实的知识只是孩子们在学校学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兼具社会能力,擅长合作,能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更必须是独立思考、自信的孩子。”克鲁说。不跟别人比较,只追求自己的天赋.我很好奇,在丹麦,学校是如何选举模范生的?克鲁这样回答:“我们没有这样的措施,我们也决不会这么做!”原来,丹麦学校没有模范生这回事。哥本哈根大学历史学家彦斯认为,表扬模范生是一种“非常不丹麦”的做法,“我们反对这种做法,我们希望关心那些落后的人。因为那些已经很棒的孩子,不管在什么环境里,都可以有很好的表现”。没有模范生,只有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小孩子不必跟别人比较,只要追求自己天赋的文化。丹麦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有安全感又自信,懂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天下午,我来到了丹麦第二大城市欧胡斯旁的小镇。坐落在一望无际草原中的是几栋古老的米色建筑,一颗3层楼高的栗子树悠然竖立在入口,散发着种静谧的力量,这是建立于1866年的Testrup丄民众高等学校。在这里,我碰到了19岁的安妮汤姆森,她高中刚毕业,来此参加4个月的长期课程,学习戏剧、绘画、宗教和说故事。“这里的经历让我更有把握面对人生。”安妮告诉我。这里的课程分为哲学、戏剧、创意写作、音乐和公民教育五类,不考试,没有成绩,这里关心的,不是“你可以做什么”的能力问题。不急着进大学,先花一年旅游或当义工。“葛隆维启蒙的思想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增加知识固然重要,但若一个人无法体验人生的重要,那么所有的知识都没有力量。”Testmp校长岳恒卡尔森说。许多丹麦年轻人到了高中毕业,都像安妮一样,不急着立刻进大学,而是用一年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来思考人生,可能是旅游,也可能是做义|工。银匠麦克伯克佛有3个女儿,他告诉我,大女儿的志向是做演员。我们问他会支持女儿这样的志愿吗?他说:“当然。她们必须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找到自己的人生!快乐是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必须要能选择自己的人生!”难道不会担心女儿浪费时间吗?“不会担心浪费时间!我只担心她们能不能得到好的教育、能不能快乐。”这就是典型的丹麦思维。在这个不求快的社会,孩子有时间、空间,被鼓励去探索世界。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丹麦人可以快乐?”也许答案就在丹麦人的童年教育里。丹麦中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变职教理念,加强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更新中职观念,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能力培养为本位,积极实施中职教学改革;极引导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之中(积极引导行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密切联系);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引进师资渠道,实施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加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重视对师资的培训)在丹麦,高中教育主要是为1719岁的人群所提供的一种教育,它被称为“青年教育计划”。这一阶段的教育形式包括下述三类计划。普通高中教育。主要为高等教育作准备。普通高中主要有两种学制教育计划:三年制的大学预科和两年制的大学预备考试课程。它们主要是为将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进一步学习的预备知识,并开发学生个别的及一般的能力。普通高中教育计划侧重加强学生的独立和分析技能,并准备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全球视野的、具有民主和社会意识的公民。其课程设置在不同年级包括不同的强制性的科目和选修性的科目。课程与考试必须遵照国家标准,同时服从外部评估。特定科目的口试与笔试必须分开。三年制的大学预科入学条件是必须接受9年学校基本教育及一定的科目条件,它主要适合那些1619岁的人群。两年制的大学预备考试课程的入学条件则是十年的基本学校教育或相当教育,它可以适合年轻人和成年人,它以单科为基础,也可以以夜校形式授课。技术和商业高中教育。它包括三年制的高级商业学校和高级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一样,它们可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不过,这类教育主要是为高级商业和技术计划作准备的,它们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工商业就业者,通常在培训的岗位中正式参加工作。商校与技校的课程主要包括普通高中课目及财务、企业及技术方面的课程。这些教学计划一般在商业或技术学院展开,或者以职业学院作为依托。职业高中教育与培训。主要针对某些特定行业就业的预备生。一部分职高也针对高等教育作准备。这类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社会与健康教育计划及其他农、林、海事等方面的研究计划。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学制为25年,最典型的是三年半至四年。这类教育的基本课程可以从以下七大类中任选一类:建筑、工艺及工程贸易、食品生产与公共饮食、机械工程与运输后勤、服务行业、技术与信息、商业领域。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个双层教育计划,其中,职业学院的理论教育占3050%的时间,在核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