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rc振荡电路实训报告实验七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桥式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熟悉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调整、测试方法。3.观察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低频信号发生器3.频率计三、实验原理正弦波震荡电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一必须引入反馈,而且反馈信号要能代替输入信号,这样才能在不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自发产生正弦波震荡。二是要有外加的选频网络,用于确定震荡频率。因此震荡电路由四部分电路组成:1、放大电路,2、选频网络,3、反馈网络,4、稳幅环节。实际电路中多用LC谐振电路或是RC串并联电路用作正反馈来组成震荡电路。震荡条件如下:正反馈时XifO?F?F?1,相位条件?1,即放大条件A?X?F?A?/?A?X?,所以平衡条件为AXOiO?F?1。?A?F?2n?,起振条件A本实验电路常称为文氏电桥震荡电路,由Rp2和R1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使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放大区,形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由RC串并联网络作为正反馈回路兼选频网络。?1?分析电路可得:A?F13?j(?RC?)?RCRp2R1设,?A?0。当Rp1?R1?R,C1?C2?C时,有,?0?1RC,有?F9?(1?02?)?0?,?F?arctg(1?0?1,?0,此时取A稍大于3,便满足?)。当?0时,FF33?0?起振条件,稳定时A?3。填空题:(1)图中,正反馈支路是由RC串并联电路组成,这个网络具有选频特性,要改变振荡频率,只要改变R或C的数值即可。(2)图中,1RP和R1组成负反馈,其中Rp是用来调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AV3。四、实验内容1.按图接线。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Vo峰峰=思考:(1)若元件完好,接线正确,电源电压正常,而VO=0,原因何在?应怎么办?答:由于A要大于3,即Rp2大于4K时才起振,但此时放大倍数大于平衡条件,易于出现输出幅值过大而失真的现象,为改善这种现象,可适当加入稳幅环节,在Rp2两端并上6V稳压管,利用稳压管的动态电阻变化特性进行自调节。(2)有输出但出现明显失真,应如何解决?答:无输出和输出失真都与放大倍数A有关,A小不起振,A大则输出失真,调节电位器来调整放大倍数A。3.用频率计测上述电路输出频率,若无频率计可按图接线,用李沙育图形法测定,测出VO的频率f01并与计算值比较。理论f0?图图1?,实际输出频率约为,峰值为约伏。2?RC4.改变振荡频率。在实验箱上设法使文氏桥电容C1=C2=。注意:改变参数前,必须先关断实验箱电源开关在改变参数,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测f0之前,应适当调节2RP使VO无明显失真后,再测频率。理论f0?1?,实际输出频率约为,峰值为约伏。2?RC5.测定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先测出图电路的输出电压VO值后,关断实验箱电源,保持2RP及信号发生器频率不变,断开图中A”点接线,把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接至一个1K的电位器上,再从这个1K电位器的滑动接点取Vi接至运放同相输入端。如图所示调节Vi使VO等于原值,测出此时的Vi值,测出:Vi=,Vo峰峰=,VO=,则Auf=VO/Vi=倍,理论值应为3倍。6.测定RC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图断开同相放大器电路,并取Rp1?R1?10K?,C1?C2?F。输入峰峰值为2伏即峰值为1伏的正弦波,改变频率按下表测量A点输出。1.电路中参数R、C的值与振荡频率有关,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也会影响RC值。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误差原因:1.实验测频率时是采用李萨如图形法,因为李萨如图形不能绝对稳定,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测量误差);2.实验电路板上的电容电抗会对频率造成一定影响,产生误差.(系统误差)2.能否起振及是否失真都与放大倍数相关,放大倍数与负反馈相关,负反馈越强放大倍数越低。放大倍数大于3就会有失真,远大于3时,就输出近似方波,小于3时,不能起振。所以最好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电路实验报告三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内容一:、关闭系统电源。按图1-1连接实验电路,输出端Uo接示波器。打开直流开关,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正弦波到出现失真。描绘Uo的波形,记下临界起振、正弦波输出及失真情况下的RW值,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电位器RW,使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输出电压Uo、反馈电压U+和U-,分析研究振荡的幅值条件。器振荡频率fO,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图1-1实验结果: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解:RC桥式振荡器要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于3,如果负反馈较弱,放大倍数就过大使波形失真;负反馈太强使放大倍数小于或等于3,则起振困难或工作不稳定。图1-2图1-3图1-4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时输出波波形图见图1-5图1-5思考题1、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有几个反馈支路?各有什么作用?运放工作在什么状态?2、电路中二极管为什么能其稳幅作用?断开二极管,波形会怎样变化?解:1.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有一个正反馈支路,一个负反馈支路。2.二极管控制电路增益,实现稳幅。二极管决定稳幅控制电路的控制力度,即决定了控制电压每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Io变化量,直接影响反馈电路的增益。稳幅环节是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VD1、V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的,二极管要求采用温度稳定性好且特性匹配的硅管,以保证输出正、负半周波形对称;R4的作用是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负反馈电路中有两个二极管,它们的作用是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非线形元件来自动调节反馈的强度,以稳定振幅,如:热敏电阻、场效应管等。若断开二极管,波形会变得极不稳定。实验内容二:、关闭系统电源,连接电路。、打开信号发生器,用示波器观察U0的波形,调节RW输出方波。测量其幅值及频率,记录之。、改变RW的值,观察U0幅值及频率变化情况。改变RW测出频率范围并记录。1.按图接线。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思考:(1)若元件完好,接线正确,电源电压正常,而VO=0,原因何在?应怎么办?因为放大倍数小于3。调节2Rp。(2)有输出但出现明显失真,应如何解决?调节滑动变阻器3.用频率计测上述电路输出频率,若无频率计可按图接线,用李沙育图形法测定,测出VO的频率f01并与计算值比较。f01=4.改变振荡频率。在实验箱上设法使文氏桥电容C1=C2=。注意:改变参数前,必须先关断实验箱电源开关在改变参数,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测f0之前,应适当调节2RP使VO无明显失真后,再测频率。f0=图图5.测定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先测出图电路的输出电压VO值后,关断实验箱电源,保持2RP及信号发生器频率不变,断开图中A”点接线,把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接至一个1K的电位器上,再从这个1K电位器的滑动接点取Vi接至运放同相输入端。如图所示调节Vi使VO等于原值,测出此时的Vi值,VO=,Vi=则:Auf=VO/Vi=108倍图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