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化学高考试题研究论文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三元轴烯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与苯3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个,所以其最高化合价是+3价,然后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知不可能是H2BO3,故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化合价判断及化学式书写。【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注意审题“最高价”=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其次注意含计算氧酸中中心原子化合价时H原子为+1价、O原子为-2价,且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4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方法。【名师点睛】物质熔点高低取决于熔化过程中需要破坏作用力类型和大小,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主要原因是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融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键能越大熔点越高,且原子晶体中原子间由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需要破坏化学键数目大于离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键能无关,且分子间作用力强弱远小于化学键。因此,本题换个角度考虑,实质是在考查晶体类型,即两种物质全部是分子晶体的选项符合题意。5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共6个碳原子称为“己烷”;并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给主链的碳原子编号,可见2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3号碳原子上有1个乙基,所以该物质的名称是:2-甲基-3-乙基己烷,故选项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烷烃的命名方法。【名师点睛】有机物的命名有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考查重点是系统命名法。烷烃中没有官能团,系统命名法可概括为以下步骤: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为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对于烯烃、炔烃及其他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选主链、给主链碳原子标序号时都要以官能团为主、其他与烷烃规则类似。二、选择题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L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mol/L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考点定位】考查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法。【名师点睛】强酸与弱酸的区别在于溶解于水时是否完全电离,弱酸只能部分发生电离、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以CH3COOH为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测定/LCH3COOH溶液pH1,说明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将pH=1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定3pH1,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且随着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测定/LCH3COONa溶液的pH7,说明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弱酸阴离子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原子半径比较方法。【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题型,通常考查的重点是原子序数排在前20号的元素,依据题给信息准确推断元素种类是解题关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置换酸中的氢越容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Bc(Zn2+)Cc(H+)Dc(SO4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A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正确;DSO42-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无论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用途,尤其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如果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逐渐溶解;不活泼金属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金属析出或有气体放出;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回正极,电流方向正好相反;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及移动方向由电极反应决定。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A碳酸钙粉末B稀硫酸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水溶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A由于酸性HClH2CO3HCl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D加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电离产生氢离子,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考点定位】考查氯水的性质。【名师点睛】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考点,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关系:Cl2H2OCl-HClO、HClOH+ClO-、H2OH+H+OH-,氯水中存在三分子:H2O、Cl2、HClO,四离子:H+、Cl-、ClO-、OH-。所以,新制的氯水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混合物,其所含的多种微粒使氯水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多重性。Cl2的强氧化性;HCl的强酸性;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Cl-的性质等。特别注意的是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HClO存在电离平衡,分析氯水的性质时要结合反应条件及平衡移动原理。1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答案】AXX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化学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XX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答案选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史判断【名师点晴】本题侧重于考查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与诺贝尔化学奖有关的判断,学生只要平时注意稍加留意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装置判断【名师点晴】该题以我国中草药煎制为载体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操作装置图的熟练掌握程度,题目难度不,明确过滤的含义、适用范围以及主要装置是解答的关键。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主要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漏斗,主要用品是滤纸。另外还需要注意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答案】A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食品添加剂的有关判断【名师点晴】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食品添加剂关互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了解食品添加剂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了解抗氧化剂、调味剂、着色剂、增稠剂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甲苯变二甲苯是甲苯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代替,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B错误;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正确;D、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低,冷却后容易形成固体,所以能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来,D正确。答案选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判断等【名师点晴】掌握取代反应的含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注意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难点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选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归纳如下: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分液,萃取,蒸馏;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答题时注意灵活应用。10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H2O-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