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上半年垃圾短信报告装订线前言随着互联网的的兴起,手机功能的增加,不法分子更是将诈骗骚扰的内容升级到“银行卡被盗刷”、“中奖兑换”?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据12321统计中心XX年下半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各类垃圾短信达16条之多。垃圾短信这一社会的“顽疾”严重影响民众的隐私安全与财产安全。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治理,媒体频频曝光,用户也不断投诉,运营商的不断打击,但是垃圾短信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要求政府不得不在巩固现有治理成果的同时,对这一现象投以更大力度的监管,以保护民众的隐私安全,财产安全。因此巩固现有治理成果,加强对新形势下不断花样翻新的垃圾短信的治理成了目前政府治理的重点,这要求政府创新治理方式适应新情况,首当其冲是要完善相关法律,使得治理有法可依,这也是发展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其次,电信运营商作为垃圾短信治理的重要主体,政府如何加强对电信运营商的监管,使电信运营商克服利益诱惑,担负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是政府治理的重要举措。一、垃圾短信的概述法律层面对垃圾短信的含义仍没有一个完整的表述,对垃圾短信的治理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垃圾短信的概念垃圾短信是指未经用户同意向用户发送的用户不愿意收的信息,或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拒绝接收的短信息,信息内容为不良信息和违法信息。垃圾短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成批量发送。垃圾短信的发送者通过手机,互联网或者消息群发器,针对一个或者大批量的手机号码反复发送,发送数量大。2.违背接收者的主观意志。首先接收者收到垃圾短信是未经接收者同意而被强制性接收,部分垃圾短信中含有未经过短信接收者的同意而发送,并含有强制性的服务条款。3.客观上对接收者造成骚扰。接收大量垃圾短信不仅会带来隐私财产上的风险同时也1装订线会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而判断接收的短信是否对接收者构成骚扰的标准应该由接收者是否对接收的短信提出投诉来判断。4.短信内容不合法。凡含有钓鱼网站链接,诈骗虚假广告信息、暴力色情文字以及其他违反法律和其他法规的相关内容的短信,都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无论主、客观因素如何都应该一律视为垃圾短信。(二)垃圾短信的分类垃圾短信复杂多样,一般可大致分四大类:1、骚扰型多为一些无实质性信息的只为博人眼球而存在的垃圾短信,发送号码多为手机或小灵通号码,此类短信危害性较轻。2、欺诈型此类短信多是想骗取用户的钱财,主要手段为编造中奖信息,并附带连接,一旦进入给出的链接手机内的所有信息就会被违法者掌控,随着手机互联时代的到来,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垃圾短信的诈骗目标也从最初的盗取手机话费升级到银行卡支付宝网银等的个人信息的泄露,银行账户和密码的盗取更会造成社会信任危机,因此此类垃圾短信是所有类型中危害最大的,也是治理的重中之重。3、非法广告短信如办假证、出售违法商品之类,非法广告短信可能会增加犯罪率影响社会秩序,因此影响恶劣,令人反感。4、短信业务提供商违规群发误导用户订制短信业务,发送号码多为SP接入代码,一般为四位数字。发送号码通常情况下不分网内网外,既有通过移动号码对联通用户发送的,也有外地联通号码对本区用户发送的。此类型垃圾短信不十分常见。5、诅咒型多以让更多用户转发为目的而加以诅咒内容以威胁短信接收者按照其意愿来做出不自愿行为。此种类型是利用公民迷信的心理来进行活动。随着治理的推进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此类型垃圾短信在也逐渐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三)垃圾短信的发展现状垃圾短信的形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目前,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种线上软件登录都需要用户以手机登录,用手机短信形式接收验证码并回复验证码,这个过程就会导致手机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盗取,手机内的各种信息已不再是秘密,同装订线时线上支付形式也会通过手机验证的方式来确认支付,由此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隐私和财产信息都受到威胁,这是垃圾短信的新功能和也是犯罪分子新的犯罪形式。XX年工业信息化部出台的规定明确以用户为中心,要求所有给用户发送的商业类型短信都要尊重其接收意愿,但有很多订阅短信仍然是强制性订阅,强行发送且无法拒绝。根据12321网站XX年下半年报告显示仍有三成用户表示短信发送者没有标注内容提供者名称,导致信息来源不明。有百分之二十多的用户表示无法退订或退订不成功,这些都违反了规定的中心思想和要求,影响用户使用感受。而推送信息中商业信息成为了接收数量最多的信息,其中最多的是商家推送商品信息,以1069开头的各类商业信息的轰炸也表明了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还处于落后状态。伪基站发送短信是垃圾短信的另一主要发送形式,“伪基站”即假基站,它是利用系统的缺陷,即网络可以对使用用户进行鉴权,而用户不能对网络进行鉴别,称之为单向鉴权来发送垃圾短信给用户。最常见的伪基站冒充“10086”“95533”和银行号码发送积分诈骗短信,此类短信会出现一次接收多条,多次接受的特点。但由于其自身特点和技术原因,伪基站短信愈演愈烈,是治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链接短信也是目前垃圾短信的主要形式之一。短信链接中往往暗藏风险,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带有链接的垃圾短信诱骗接收者点击链接,链接有可能暗藏木马病毒,或通过链接盗取手机内个人信息。媒体也多次曝光过因点开链接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隐私暴露的状况。垃圾短信的危害越来越大,如同不断升级的病毒,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进行整治。二、垃圾短信的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垃圾短信是多年顽疾,一直困扰者手机用户和治理主体,政府部门、电信运营商和行业协会,垃圾短信的存在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负面影响如不彻底整治,后果将是多方面的。垃圾短信问题政府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并积极探索治理模式的新变化以适应垃圾短信的发展。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治理电话实名制政策的落实绝大多数手机用户都受到过垃圾短信的骚扰,各种形式的短信干扰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但由于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人的身份信息没有登记,或者登记的信息是虚假装订线的,导致公安机关在取证、调查、处理时遇到困难。对垃圾短信的治理造成了很大阻碍。因此工信部XX年出台了有关电话实名制的政策。电话实名制即用户办理宽带业务、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无线上网卡的入网、过户等业务时,应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以自己的品牌、名称、产品等文字标识做为手机号码进行注册。实行严格的手机实名登记以后未经名登记的手机卡将无法买到,这样无疑使手机犯罪被查处的风险增加,有利于从源头上加大对犯罪的威慑和预防,同时也有利于打击利用短信、电话等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实名登记信息将为公安机关提供违法犯罪行为的侦查线索,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实名制登记对垃圾短息的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以往不能推行的通过短息号码查找垃圾短信发送者的方法在电话实名制后拥有了可行性,为垃圾短信源头治理加大了可控性因素。另外,移动电话卡实名制登记还能够有效地加强移动互联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的整治,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支撑。“实名制”是工信部于XX年9月1日出台的政策,是对垃圾短信治理的有效举措,但自政策出台开始直至XX年,经过两年时间,政策才被强制性实施,目前,我国仍有两亿用户没有进行实名制登记。XX年8月开始,仍旧没有办理电话卡实名登记的用户,办理资费调整、业务查询等业务时都将受到限制,并且不排除“停机”处理的可能。XX年9月1日起,各个电信企业在通过各类实体销售渠道贩卖手机卡时,将要求用户出示本人身份证件,同时必须当场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上进行验证,否则将不予出售手机卡。规定还指出用户以冒用、伪造、变造等的虚假证件办理入网手续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为其提供服务,并由相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规定处理。同时,对电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对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和实施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的将依法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XX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最新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运营商要在年底之前将实名制登记率推进到95%,XX年6月30日前实现电话实名制登记率100%。同时,实名制登记必须由二代身份证将对实名制用户进行身份核验,此项举措被称为史上最严手机实名制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通信短息服务管理规定于XX年6月30日起施行,其内容主要涉及短信息服务规范、商业性短信息管理、用户投诉和举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几方面,从制度规章角度完善了对于通信短信息服务在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流程,明确了电信管2。装订线理机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和举报受理中心的法律责任。其中,商业性短信息管理是规定的重点。自从XX年起,我国开始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这给垃圾短信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转售业务试点开始后市场主体又变得更加复杂,监管的程序又变得更加复杂,以往需要对运营商的监管市政府主要的监管对象,当市场机制下企业进入到通信行业中来,这是市场化程度加深的利好信号,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发展,但对电信行业监管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规定为确保用户权益,在条款中定了商业短信服务的提供者必须予以短信接收者选择权,已明确清楚的方式告知用户如何拒绝接受此项短信,也就是我们日常在接到各类网购或商家短信的最后所显示的“回复TD退订”此类字眼的法律根据。同时维护用户隐私权方面援引其他规定加以保护。如违反上述规定,将会对电信管理机构处以1万至3万元罚款,同时向社会进行公告。此项举措显著加强了对用户权益的保护力度。同时,对垃圾短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