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0页
第2页 / 共120页
第3页 / 共120页
第4页 / 共120页
第5页 / 共120页
第6页 / 共120页
第7页 / 共120页
第8页 / 共120页
第9页 / 共12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门的主要特征 1.1身体分部 节肢动物的身体象环节动物一样由许多体节 组成,但前者基本为同律分节,而节肢动物的 身体分节已发展到异律分节。身体的节数减少 并高度愈合归并,体节按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分 化为体部。身体自前至后分为头部、胸部和腹 部等。,例如: 昆虫纲(蝗虫):头、胸、腹三部分 甲壳纲(虾):头胸部、腹部二部分 蛛形纲(蜘蛛):分胸部、腹部 多足纲(蜈蚣):头部、躯干部,1.1身体分部 身体的分部在生理机能上也出现了分工: 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 胸部:运动和支持中心 腹部:营养和繁殖中心,1.2 附肢分节 节肢动物的附肢也按节排列,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1.2 附肢分节 疣足与节肢的比较 疣足 节肢 1) 按节分布,数量多 体部分布数量少 2) 形态划一 形态多样 3) 与身体之间无关节 身体之间有关节 附肢不分节 附肢分节 4) 无肌肉附着 有大量肌肉附着,1.3 具有发达的横纹肌 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平滑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1.4 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 体壁含有几丁质是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节肢动物的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几丁质是含氮的多糖类化合物醋酸酰胺葡萄糖(C32H54N4O21) 几丁质以网格状结构包埋在蛋白质的基质中。 几丁质的物理性质是柔软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几丁质和蛋白质为节肢动物体壁的主要成分。 体壁的坚硬程度不是由于几丁质的存在,而是 由于蛋白质在酶作用下的鞣化和硬化。 坚硬的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生长,因此具有 蜕皮现象。,1.5 呼吸系统多样 1)体壁:低等的小型甲壳动物,如水蚤。 2)鳃:水生甲壳动物在足的基部由体壁向外突起薄膜 状的结构,充满毛细血管。如虾、蟹等。 3)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突起折叠成书页状,有血 管分布。为水生种类鲎的呼吸器官。,4)书肺:由体壁向内凹陷折叠成书页状,为陆生的节 肢动物蜘蛛、蝎的呼吸器官。 5)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分支的管状结构,为陆生 节肢动物昆虫、马陆、蜈蚣等的呼吸器 官。气管上无毛细血管分布,直接将氧气输 送到呼吸组织。,节肢动物呼吸系统都是体壁的衍生物 水生种类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外突起物 陆生种类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内凹陷 呼吸机制有两类: 气管系统: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组织,与 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其它类型:都通过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 由循环系统完成输送氧气的任务。,1.6 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 1.6.1 混合体腔 节肢动物的体腔在发育早期也具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 囊,但在继续发育的过程中,不扩展为广阔的真体腔, 而是退化为生殖管腔、排泄管腔和围心腔。 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体腔囊不扩大,其囊壁的中胚 层细胞不形成体腔膜,而是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导 致围心腔壁消失,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初生体腔与围心 腔的次生体腔相混合,形成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也称作血体腔。,1.6.2 开管式循环系统 血液经心脏 动脉 血腔 心孔 心脏,节肢动物循环系统的复杂程度与呼吸系统的复杂程度有 关: 呼吸系统简单(局限于身体某一部分),循环系统复 杂,如虾:,呼吸系统复杂(分散在全身各部分),循环系统简单, 如昆虫,用体表呼吸的小型节肢动物循环系统消失,如水蚤。,1.7 排泄器官 1.7.1 后肾型 由后肾管演变而来,如甲 壳纲的触角腺、蜘形纲的基 节腺等.,节肢动物的后肾型排泄 器官肾口二次性封闭,由 腺体部和膀胱部组成。含 氮废物经渗透进入腺体 部,再由膀胱部排出体 外。,1.7.2 马氏管 昆虫、蜘蛛等以马氏管为排泄器官。 马氏管是由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外的肠壁向外突起形成的管状结构。它直接浸浴在血液中,能大量尿酸等含氮废物,送入后肠后,经肛门排出体外。,2.节肢动物分类 化石种类:三叶虫纲 现存节肢动物依据身体的分部、附肢和呼吸器官的 类型,可分为2亚门、6纲:,2.1 原节肢动物亚门 特征:身体不分节,仅有体表环纹。附肢不分节 附肢末端具爪,以气管呼吸。 有爪纲(原气管纲): 栉蚕,2.2 真节肢动物亚门 特征:身体分节,附肢分节。 分为5 纲: 1)肢口纲 2)蛛形纲 3)甲壳纲 4)多足纲 5)昆虫纲,肢口纲,蛛形纲1,蜘形纲: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无触角;单眼8个、 无复眼;头胸部笫1、2对附肢为螯肢和脚 须;具4对足用书肺和气管呼吸,蛛形纲2,蜘蛛目,Latrodectus mactans,Black widow spider Neurotoxin,Loxosceles reclusa,Fiddle back spider Necrotoxin,Day 3,Day 4,Day 5,Day 6,Day 9,Day 10,蝎目,螨目,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 斑疹热,Ticks are vector High fever Headache Muscle pain Rash BEGINS ON EXTREMETIES 25% fatal without antibiotics,甲壳纲,代表动物对虾 头胸部:5个头节和8个胸节 腹部:7个体节 除尾节外,每个体节具1对分节的附肢,附肢: 头部:第一触角(小触角) 嗅觉、平衡、前方触觉 第二触角(大触角) 身体两侧及后部触觉 大颚 咀嚼 第一小颚 抱握食物 第二小颚 扇动水流,胸部: 3对颚足:具肢鳃、足鳃、关节鳃 5对步足:捕食及爬行,也具鳃 腹部:6对游泳肢 尾肢与尾节构成尾扇,雌雄区别: 1、雌大雄小 2、雌性生殖孔位于第3步足基部 雄性生殖孔位于第5步足基部 3、雌性第4和第5步足基部具纳精器 4、雄性第1对腹肢内肢成为雄性交接器,唇足纲,倍足纲,昆虫纲,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3.1.1 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头部有1对触角 3对口器附肢 一对复眼和若干单眼,触角: 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具触觉、嗅觉功能, 还能感受异性的性信息素。 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三部分组成。 鞭节常分为若干节。,触角的形态: 刚毛状:蝉 丝 状:蟋蟀、天牛、夜蛾 双栉齿状:蚕 念珠状:白蚁 芒状:蝇 鳃片状:金龟子 膝 状:蜜蜂 环毛状:蚊子 球杆状:蝶类 锯齿状:芫箐 锤状: 郭公虫,单眼和复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 大多数昆虫有1对复眼,23个单眼 单眼: 结构简单,在一角膜下面有许多视网膜细胞, 周围有色素细胞包围。 功能:只能感光 不能成像,复眼: 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不同的昆虫组成复眼的小 眼的数目也不同。 家蝇:4000 蛾类:12001700 蜻蜓:2万以上 功能: 能视物 有的昆虫还能辩别颜色,小眼的结构: 每个小眼由角膜、晶锥、视觉细胞、视杆和色素细胞组成。,复眼分为集光部和感光部 集光部:通过和集合光线 角膜:为特化的表皮,无色透 明,为集光器的笫一透 镜。,晶锥:透明的锥状体,由四个 晶锥细胞组成,为集光器的 笫二透镜。 感光部: 视杆:由视觉细胞分泌形成, 7个视杆集合成视觉柱。视觉 C与神经相连,能接受和传递 视觉信息。 色素C:围在角膜和视杆周围, 起隔离光线作用,防止小眼 间的光线干扰。,3.1.1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口器:由头部的3对附肢上颚、下颚、下唇和上 唇、舌 (属于头壳)组成。,咀嚼式口器:最原始的口器类型,适合取食固体食物。,上唇:1 片,头壳的延伸物, 组成口腔前壁。 上颚:1对,具坚利的切齿和臼 齿,用来咬碎食物。 下颚:1对,下颚须用来 抱握食物,并有感觉功能。 下唇:1片,组成口腔下壁。下 唇须有感觉功能。 舌:为口腔底壁的膜状突起, 有搅拌和味觉功能。, 剌吸式口器:口器的各部分呈针状 上唇:内凹形成食物道 下唇:形成喙 上唇、上颚、下颚和舌合抱口针管适合吸取液体 食物, 虹吸式口器:,大部分结构退化,下颚的一部分延长道成管状 食物道。不用时盘曲如发条,取食时伸直。 适合吸取花蜜。为鳞翅目所特有的口器。, 嚼吸式口器:,上唇、上颚保持咀嚼式口器类型,下颚、下唇和舌延伸,合并形成食物管。 既能吮吸花蜜,又能咀嚼花粉,为蜜蜂科所特有的口器。,上、下颚退化,下唇延 长成喙,端部为唇瓣 上唇和舌组成食物道 为蝇类特有的口器。, 舐吸式口器:,3.1.2 胸部是运动中心 昆虫胸部由三节组成: 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一胸节着生一对足。 中胸和后胸往往有一对翅。, 足包括: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足是重要的运动器官。由于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不同,的形状和功能有 很大变化。,昆虫足的不同类型: 步行足:蟑螂、步甲 跳跃足:蝗虫、跳蚤 捕捉足:螳螂 游泳足:水生昆虫 开掘足:蝼蛄 携粉足:蜜蜂 攀援足:虱 抱握足:松藻虫后足,翅: 一般2对,由中、后胸背部体 壁向外扩展而成。,翅的结构与体壁相同。在的发育 过程中,上下二层体壁愈合并膜 质化,上皮细胞层消失,但沿气 管走向增厚形成翅脉,对翅有支 撑作用。 在翅脉的空隙中有神经分布,血 液沿翅脉循环。,翅:有翅昆虫常有惊人的飞行速度和能力,翅的类型: 如 膜翅:翅膜质,薄而透明,如各种蜂。 鞘翅:前翅角质坚硬,如天牛、甲虫等。 鳞翅:翅面上有鳞片,如蝶、蛾。 半翅:前翅基部角质,端部膜质,如各种蝽蟓。 平衡棒:蚊、蝇后翅 缨翅:蓟马 复翅:前翅翅革质,直翅目昆虫,3.1.3 腹部是营养和繁殖中心 腹部集中了大部分内脏器官,如消化系统、排泄系 统,生殖系统等,是昆虫的营养和繁殖中心。 腹部一般由1011节组成 成虫腹部无运动器官,附肢大部分退化,部分特化 为外生殖器,如雄性的抱握器,雌性的产卵器。 部分昆虫腹部末端附肢形成尾须,是一种触觉器官。,3.2 昆虫的体壁,昆虫体壁由三部分组成:,表皮层 上皮层 基膜,1)表皮:为上皮细胞向外分泌物构成的非细胞结构, 分三层: 上表皮:位于表皮的最外层,很薄,透明,含有蜡 质,不含几丁质,可防止水分蒸发和其它水 溶性物质的侵入。 外表皮:位于上表皮内面,主要由几丁质和鞣化蛋白 组成,质地坚硬。 内表皮:为表皮的最里层,化学组成与外表皮相同, 但内表皮的蛋白质尚未鞣化,所以质地柔 软,有弹性。,2)上皮层: 为体壁的细胞层,由多角形的单层上皮细胞 组成,位于表皮下面。 3)基膜: 为上皮细胞层的内衬,是上皮细胞向内分泌 物质形成的无定形颗粒层,肌肉着生在基膜上。,3.3 昆虫的内脏系统(蝗虫) 1)消化系统: 由前、中、后肠三部分组成。 前、后肠来源于外胚层,结构与体壁相同。 中肠来源于内胚层,肠壁由柱形上皮细胞 组成,前肠:包括口、咽、食道、嗉囊和前胃,主 要作用是暂时贮存食物。 中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中肠 前端有26个胃盲囊,是中肠前端 的向外突起,以增加消化吸收面积。 围食膜:位于中肠肠腔内,可将食物颗粒与 肠细胞隔开。 后肠:分为回肠、结肠和直肠,主要功能是 水分和无机盐的重吸收 ,使食物残 渣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2)呼吸系统 由气门、气管和微气管组成 气门: 是气管在体壁上的开口,常有一些附 属器官如气门瓣、过滤器等结构可调节气门的 开闭,对体内水分蒸发和气体流通起调节作用。,气门共10 对: 中胸气门、后胸气门、 8对腹部气门,气管:是体壁向内的凹陷,并逐级向体内分支,成气管网,气管内膜作螺旋加厚,形成螺旋丝能使气管扩张和增加弹性,部分气管扩大成气囊用以贮存空气、减轻体重、增大呼吸量,微气管: 气管逐级向体内分支,当气管分支到直径为2 5微米时,进入一星形的端细胞,伸出直径1 微米以下的微气管。,微气管末端封闭,伸 入到呼吸组织,直接 与细胞进行气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