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中国电力行业年度报告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中国三峡总公司提供的材料三峡工程建设情况三峡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三峡工程主要由拦河大坝、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3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三峡电站为坝后式电站,设有左、右岸两组厂房,分别设计安装有14台、12台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连续五级船闸和单线垂直升船机,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垂直升船机可通过3000吨级客货轮。三峡工程,于1992年4月3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三峡工程初步设计静态总概算为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亿元。工程动态总投资估算为1800亿元。三峡工程分三个阶段施工,全部工期17年。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以1997年11月6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第二阶段为二期工程,以XX年7月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第三阶段为三期工程,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XX年是三峡三期工程建设重要一年,三峡右岸大坝混凝土浇筑全线达到160米高程以上,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全部投产发电,其中XX年新投产3台发电机组,全年发电491亿千瓦时。全年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共运行8340闸次,通过船舶万艘次,通过旅客万人次,货物3270万吨;另外翻坝转运通过货物952万吨。截至XX年12月31日,三峡主体工程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亿立方米,土石方回填537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43万立方米,金结、机电安装万吨。累计完成投资1220亿元,其中:枢纽工程静态投资完成426亿元,占枢纽工程概算亿元的85%;库区移民完成静态投资361亿元,占库区移民概算400亿元的90%。三峡左岸电站累计发电969亿千瓦时,与初步设计相比多发380亿千瓦时。水库蓄水以来双线五级船闸共运行万闸次,通过各类船舶万艘次,通过客运量468万人次,通过货运量8078万吨。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情况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和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下游,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巨型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枢纽由拦河大坝、泄水建筑物以及左、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610米,最大坝高278米,坝顶长度70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600米,总库容亿立方米,调节库容亿立方米。左、右两岸布置地下式厂房,分别设计安装9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571640亿千瓦时。溪洛渡水电站工程设计静态总投资亿元,动态总投资亿元。工程自XX年开始前期筹建工作,总工期约13年,计划XX年实现大江截流,XX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XX年竣工投产。XX年12月26日,溪洛渡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成为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中第一个开工建设项目。XX年全年完成土石方开挖万立方米,土石方回填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万立方米。截至XX年12月31日,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XX综述篇背景资料:编辑出版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以及完成行业年度统计数据的汇总审核是中电联履行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责,更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XX和XX年度行业统计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已经完成,基于丰富的事实资料和详实的统计数据所形成的电力行业XX年发展情况综述,是对XX年电力行业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并已作为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XX的综述篇,现予以公布。正文:XX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电力行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应对煤价大幅上涨、自然灾害频发等严峻挑战,在电力发展、安全生产、电力生产供应、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电力发展取得新成就。到XX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亿千瓦,比上年增长%;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万千米,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亿千伏安,分别比上年增长%和%。我国电网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发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第二位。XX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417亿元,比上年下降%,但仍然保持较大规模。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69亿元,比上年增长%;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448亿元,比上年下降%。电网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代表当今世界直流输电技术最高水平的云南至广东、四川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分别顺利投产,晋东南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呼伦贝尔至辽宁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宁夏至山东660千伏直流极系统以及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等一批跨区跨省重点工程建成投运,增强了跨区跨省输电能力。青藏电网联网工程开工建设。继续加大对区域和省级电网主网架的建设。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建成了一批智能变电站、智能用电小区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火电建设继续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方向发展,全年新增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11台,全国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达到31台。全球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3号机组正式投产。清洁能源发电建设成绩突出。水电仍处于阶段性投产高峰。XX年,云南小湾、青海拉西瓦、四川大渡河瀑布沟等大型水电站先后建成,全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金沙江中下游等地的一批水电工程陆续核准开工,为“十二五”时期水电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核电发展继续加快。XX年,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1号机组、浙江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正式投产,全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82万千瓦;核电在建施工规模扩大到3395万千瓦,居全球首位。风力发电继续较大规模增长,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投产,亚洲首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34台风机全部正式并网。全年基建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57万千瓦,全国并网风电总容量达到2958万千瓦。大容量光伏发电进入并网投产阶段,基建新增并网光伏发电容量万千瓦。XX年底,水电、核电、风电设备容量占全国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达到%,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火电设备容量占全国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比上年降低了个百分点;火电机组中天然气、煤矸石、生物质、垃圾、余热余压等发电装机得到较快发展。大容量火电机组比重进一步提高,火电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全国火电机组总容量的%,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火电平均单机容量为万千瓦,比上年提高万千瓦。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着手启动农电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规则,规范和推进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我国第一个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正式运行。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活动,结合迎峰度夏、防风防汛、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等工作,扎实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活动,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保电和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特大自然灾害救灾保电工作,维护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生产和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XX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9124万千瓦;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回路长度44725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5813万千伏安;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227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全口径供电量4032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419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科技创新取得新的成绩,电力装备水平显著提升。XX年,电力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18项。特高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我国具备了全套特高压设备制造能力,在世界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在智能电网的理论研究及清洁能源接入等领域取得一大批成果,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广州中新知识城20千伏智能电网示范区开工建设。超超临界机组广泛应用,大型空冷、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等先进技术得到推广。世界上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宁夏灵武电厂投产,世界上首台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四川白马电厂安装建设,全球最大的捕集能力为每年12万吨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在上海石洞口二厂投运,华能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发电设备自主研发成果斐然。世界上首批4台AP1000核电机组已经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我国自主开发的首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在福建宁德核电站正式投入使用;国内首台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5兆瓦风电机组正式出厂;首座10兆瓦光热发电试验示范项目在甘肃开工。节能减排迈出新的步伐。XX年全国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690万千瓦,超过关停目标690万千瓦。XX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333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7克/千瓦时;全国线损率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全国发电厂用电率%,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XX年,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926万吨,比上年下降%。截至XX年底,全国已投运烟气脱硫机组超过亿千瓦,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86%;已投运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9000万千瓦,约占煤电机组容量的14%;在建、规划的脱硝工程容量超过1亿千瓦。企业经营有新成效。XX年,各电力企业进一步加快主营业务的发展,同时凭借自身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拓展盈利性更高的相关业务,特别是发电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努力建设以电为主的综合能源集团,取得了新的成果。XX年,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排名上升,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首次跻身世界企业500强的行列。各电力企业面对电电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严峻经营形势,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完善管理体系建设,狠抓企业扭亏增盈,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电网企业经营利润与上年相比有所增加,水电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火电企业利润因政策性原因与上年相比明显下降。国际合作出现新局面。XX年,政府间、行业间、企业间电力国际合作日趋活跃。电力企业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找准定位与发展方向,积极而又有选择地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在国际工程承包、对外投资、设备和技术进出口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参加各类电力国际会议和展览,积极参与国际电力事务,树立了中国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形象。将企业的对外合作放在国家对外能源合作的总体战略中考虑,提升了电力对外合作的水平。XX年,电力企业对外签署的45项重要协议和备忘录中,由国家领导人出席见证的有18项。XX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力工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五年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净增亿千瓦,为“十五”末发电装机容量的%,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的新纪录。“十一五”末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十五”末增长%和%。年发电量从XX年的24975亿千瓦时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