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中国能源发展报告XX中国能源统计数据报告目录常用能源计量单位及换算tce吨标准煤。是按煤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的计量单位。1公斤标准煤=7000千卡=29307千焦Mtce百万吨标准煤toe吨油当量。1公斤油当量=10,000千卡=41816千焦=4500千瓦时发电量GJ吉焦,109焦耳。1吉焦=106千卡=千瓦时MBtu百万英热单位。1英热单位=千卡=1055焦耳=10吨标准煤=立方米天然气Mt-C百万吨碳MW兆瓦,千千瓦GW吉瓦,百万千瓦TW太瓦,10亿千瓦bbl,b桶。1桶原油=吨=千升=42美制加伦b/d桶/日。1桶/日50=1吨/年LPG1吨液化石油气=千升=1250立方米天然气=吨原油LNG1吨液化天然气=1380立方米天然气=吨油当量-9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煤无统一标准,各国不同。中国原煤平均低位热值5000kcal/kg,折算系数;洗精煤分别为6300kcal/kg和。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随时间变化,XX年数据见下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工业用kcal/kg系数17127发电用kcal/kg系数07127炼焦用kcal/kg系数97164原油中国、联合国、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热值均为10,000kcal/kg,折算系数为。柴油无统一标准。中国固定不变,热值为10200kcal/kg,折算系数为;美国、德国、英国随时间变化,XX年热值为10350kcal/kg,折算系数为。汽油无统一标准。中国固定不变,热值为10300kcal/kg,折算系数为;美国、德国、英国随时间变化,XX年热值为10700kcal/kg,折算系数为。天然气无统一标准。中国固定不变,热值为9300kcal/m3,折算系数为/m3;IEA成员国采用高位热值,且随时间变化,XX年美国热值为9139kcal/m3,折算系数为,日本分别为9800kcal/m3和,德国、法国、英国分别为8400kcal/m3和。电无统一标准。中国能源平衡表中水电和核电折标准煤有2组数据,一是按当年火力发电标准煤耗计算,XX年为/kWh;二是按电热当量计算,折算系数为。IEA水电和核电按火电厂转换效率33%折算热当量。电力消费量折算标准煤,中国按当年火力发电标准煤耗计算,日本也按火力发电标准煤耗计算,由于发电效率变化趋于平稳,不取当年值,XX年至今,折算标准煤的发电单耗定为/kWh。一、中国能源与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及评估1、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GDP和能源消费数据分析2、世界人口增长预测数据分析3、中、美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数据分析4、XX-2030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实际GDP增长预测分析5、世界部分地区能源与经济增长6、1990-XX中国能源与经济主要指标分析7、美国能源与经济主要指标8、日本能源与经济主要指标9、德国能源与经济主要指标10、英、美、法、德、俄、日的工业化与能源消费11、中国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2、日本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3、部分国家产业结构14、中国产业和行业结构的变化分析15、日本产业结构变化16、中、美、欧、日石油进口依存度17、主要石油进口国和地区进口依存度预测分析18、人均能源指标国际比较19、日本人均GDP和人均能耗20、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能传统利用和电气化率21、部分国家单位产值能耗的变化22、单位产值能耗国际比较23、中国各种能源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居世界位次24、中国能源和耗能产品产量占世界比重25、中国能源工业产值、资产、利润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26、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7、世界CO2排放量及燃煤排放比重28、XX-2030世界与能源有关的分部门CO2排放量预测分析二、中国能源资源和储量数据分析29、世界化石燃料可采储量和储产比30、美国地质调查局估算的世界石油最终可采储量31、世界非常规石油初始原地储量32、世界水能资源及开发利用率33、世界铀资源34、中国煤炭资源储量35、油、气资源、储量概念和分类国际对照36、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37、中国原油剩余可采储量及区域分布38、中国凝析油剩余可采储量及区域分布39、中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40、中国气层气剩余可采储量及区域分布41、中国煤层气资源量及地区分布42、中国煤层气剩余可采储量三、中国能源供应分析及评估点评43、中国和世界煤、油、气、电产量44、中国分品种能源产量45、世界石油产量46、世界天然气产量47、世界煤产量48、世界水力发电量49、世界铀产量50、世界核电状况51、世界生物燃料产量52、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53、XX-2030世界可再生能源预测54、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55、中国煤炭工业主要指标56、中、美煤炭工业主要指标比较57、中国电力工业主要指标58、世界分地区能源基础设施XX2030年累计投资需求59、世界分地区电力部门XX2030年累计投资需求四、中国能源消费分析及评估60、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及结构6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及结构62、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及结构63、XX-2030中国和世界一次能源需求预测64、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及结构65、日本一次能源消费量及结构66、世界分地区、分部门终端能源消费量及结构67、中国分部门终端能源消费量及结构68、世界石油消费量69、世界天然气消费量70、世界煤炭消费量71、XX-2030世界生物质能消费量和发电量72、部分国家煤炭消费结构73、部分国家和地区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74、中国农村能源消费75、1978-XX中国城市化进展76、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的变化77、中国居民家庭燃气普及率五、中国能源贸易分析及评估78、世界石油贸易79、世界煤炭贸易80、世界天然气贸易81、中国能源进出口量82、中国原油进口来源83、中国煤炭省际贸易量84、XX-2030世界战略性海运通道石油和LNG运输量预测85、中国能源运输86、中国煤炭、天然气运费87、中国煤炭流通费用88、煤炭出矿价、到港价的国际比较89、中国煤炭进出口量和价格六、中国能源价格和税收分析及评估90、价格对石油供需的影响分析91、高油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92、人均石油需求的原油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93、发达国家工业燃料需求价格弹性94、发达国家交通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95、美国汽油价格与新汽车燃料效率的关系96、价格对美国原油产量和储量的影响97、非OECD国家消费补贴占终端能源价格的比重98、国际市场原油现货价格99、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100、国际市场煤价101、化石燃料价格预测102、中国国有重点煤矿商品煤平均出矿价103、中国市场煤炭价格104、中国部分城市动力煤市场价105、部分国家按热值计算的终端能源价格106、终端用户能源价格国际比较107、中国与能源有关的税费分析及评估108、部分国家各种能源产品的税费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109、美国煤炭税费分析及评估110、俄罗斯石油税分析及评估XX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解读-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崔民选中国新能源网|XX-5-2110:21:00|新能源论坛|我要供稿特别推荐:生物质能源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征订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一方面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力度,另一方面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尤其要重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蓝皮书XX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日前,记者对报告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民选进行了专访。权威报告时效兼并记者:崔博士,您好!请问XX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的主旨是什么?它与XX年能源发展报告有什么不同?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是社科院皮书系列之一,也称“能源蓝皮书”。收集了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公布的公开数据或公开出版物的有关数据。与XX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相比,XX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更加的完善和全面,并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报告共分为四篇。第一篇为总报告,分析了中国能源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第二篇为行业运行篇,分别就煤炭、焦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重点行业的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第三篇为热点专题篇,聚焦节能减排、能源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第四篇为中国能源企业绿色指数篇,这是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能源评价中心推出的一项创新成果,旨在衡量企业节能环保工作成效。总的来说,报告是沿着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两条主线,分行业、分专题对中国能源行业予以系统阐述,不仅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能源行业走势,而且在微观层次上做出了具体分析和论述。报告通篇着眼于资源环境约束,紧扣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努力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我相信,报告将为政府政策制定、学术研究、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节能减排优化结构记者:目前,节能减排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成为XX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着力点。您能介绍一下目前国内节能减排的情况吗?崔民选:近几年,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XX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23%;XX年上半年,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都开始大幅下降,其中煤炭下降%,钢铁下降%,建材下降%,化工下降%,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了%。尽管如此,我国的节能减排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其次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支撑条件不到位,配套体系不完善;再就是认识不够到位,节能减排政策执行存在偏差,监管力度不够。记者:我们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做哪些具体的工作呢?崔民选:我认为,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XX年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抓手,真正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真正作为硬任务来抓。二是加快节能减排的法制建设。在这一点上,国际经验值得借鉴。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已先后完善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框架。英国在XX年3月份公布了气候变化法,为本国制定了一个清晰而连贯的中长期减排目标。只有在法律上对生产者、消费者和使用者以及再利用者的行为加以规定,才能保证节能减排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三是完善节能减排的配套政策。实践表明,运用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手段,能最有效地做到节能减排。四是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开辟资源综合利用、反复使用的新途径,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五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六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指标及其约束体系。确立与耗能相关的约束性指标考核体系,将这些指标体系与干部提拔考核联系起来,建立上述指标的市场监督机制。记者:您认为我国目前能源结构的优化应该如何进行?崔民选: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中国能源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