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所属省份主管部门编制人员编制日期联系方式办公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学校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编制说明本文档内容传达至省级教育等有关部门,供其指导本地区项目学校编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时参考,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的编制提供基础。各项目学校编制提交的建设方案作为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复核和批复各项目学校建设资金预算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项目学校进行验收的重要依据。本文档内容包括了编制提纲框架,内容由省级部门指导项目学校填写。有关部门和专家将对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提出要求和说明。同时,各项目学校要制定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作为本校建设方案的附件。建设方案的正文字体为仿宋_GB2312,字号为四号,行距为固定值18磅。其他特色项目建设计划其他特色项目一: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1、需求论证满足信息化深入应用的需求我校虽然已经建成了校园网,但主要用于宣传,校园网络基础能力比较弱,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总体层次较低,主要以基础MIS的应用为主,如教务、财务、OA等。很多应用系统更多地体现在电子政务基础管理工作方面,教学方面以及为学生、教职员工服务的功能很弱。保障业务系统正常运行和扩展的需要这几年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在过去几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深入以及学生和教职工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数字化校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另外校园网络也面临非常严重的安全威胁,现有设施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目前很多设备已经使用6年多,设备开始进入故障多发期,由于设备的不稳定,容易造成整个系统工作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对数字化校园体系进行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符合中职教育发展和国家政策方向国家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教职成9号文件要求大幅度提高中职示范校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校园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以标准化校园网建设为基础,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快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引导广大师生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抢抓机遇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职教品牌、增强产业发展的必要推手,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重要体现。2、建设目标总体目标我校将于XX年建成本地区一流的中职数字化校园,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教学信息化、服务人性化”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使之成为一个全面、集成、开放、安全的信息系统,成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实训和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统一和共享,为师生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鉴于本地区其他中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状况,因此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将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具体目标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建成覆盖学生公寓、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教学楼、办公区、会议室、报告厅等所有公共区域的基础网络建设。?主干网改造。核心层升级到10G万兆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升级到可网管的全千兆交换机,网络出口升级改造,实现可管可控。?无线网络建设。在图书馆、实训室、教室宿舍、行政楼会议室、报告厅等重点区域部署无线。?网管、监控、安全系统建设。建立基于业务的网络运维管理体系、实现实名流量计费管理、实名流控管理、实名审计、实名日志等。?建立实名制公共认证平台。实现有线、无线统一认证,所有教职员工通过实名身份访问网络。?中心机房环境和供电系统改造。对现有中心机房及后备供电系统进行造。?建立统一的个性化门户网站,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大容量存储、数据备份系统。建设数据中心需要的10TB数据系统。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建设目标?用户管理。建立一套统一的实名制电子身份管理系统,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个与其真实身份相对应的电子身份。?数据管理。根据学校数据分布的实际情况,数据采用统一的视图,实施统一的管理。?信息管理。实现对各部门的信息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并根据相关的业务逻辑组织起来支持用户的管理活动,使用户实现管理现代化。?信息服务。集成学校各种信息资源,实训各种信息服务集成,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发布和服务。?办公自动化。网络办公环境为师生在网络上提供一个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师生可以布置自己喜爱的环境,不论他从网络的哪个部分进入,都可以获得相同的环境。?师生生活服务。采用校园一卡通,用IC卡取代学校目前使用的学生证、借书证、体育设施用卡、餐票、医疗证件、计算机房的机时票、通道出入证件等。?数字图书馆。加强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库建设,全面升级图书馆软件和硬件设备。3建设思路及内容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架构采用3+N+1数字化校园整体解决方案,结合我校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在数字化校园整体架构中,涉及到基础网络平台、公共认证平台、运维支撑平台及单点登陆统一信息门户的建设,具体建设思路如下:建设高可靠、高智能、高稳定的基础网络平台包括有线接入、核心平台、网络出口、无线接入等基础网络建设。?骨干核心区升级改造。校园网中的所有业务数据都要经过核心进行转发,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深化,校园网将承载更多关键业务的应用,如视频、语音、远程教育、网上考试等,这些业务对网络的带宽、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很高。因此,网络核心层的设计采用双链路、双核心的拓扑;核心交换区部署两台基于十万兆平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XX年1月,被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经过两年的建设,对照批复公布的学校示范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至XX年7月,各项建设任务均已圆满完成。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1办学基础建设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学校完成了对溧阳市建工学校、职工学校等多个部门办学单位的资源整合;以政府全程代建方式,完成了三期工程建设;配套专业建设需求,加大了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办学条件极大改善。表1:2专业与课程改革建设学校以国示范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各重点专业的课程改革,开发与建设了系列化项目课程,并带动其他专业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表2:13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积极实施优秀教师培养发展规划,选送优秀教师到高校进修、到名企实践、赴境外学习,“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表3: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根据示范校建设要求,学校扎实进行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着力推进配套性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通过两年的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表4:5信息化建设学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搭建了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平台,并切实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配套改善了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改造教室、实验实训室等,极大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表5:26校企合作学校筹建了“溧阳市职业教育集团”,建成了3个“厂中校”和1个政校企共建的“园中校”;形成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紧密合作。表6:7办学效益学校不断开拓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渠道,毕业生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得到家长、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与人才资源等优势,服务社区居民、合作企业和“三农”建设,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表7:3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1项目建设人员配备齐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溧阳市人民政府唐华新副市长挂帅,政校企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办公室、工作组、督查组等机构人员精心配备,作用发挥明显。2.项目建设工作制度合理制定了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项目申报和评审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学期计划公示和成果展示制度、每周例会制度、每月月考核制度、阶段性成果汇报制度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3.项目建设保障措施有力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打造品牌项目团队,用足用好项目建设经费,特别是地方财政和自筹资金,在保证预算金额的前提下,向国示范建设项目适度倾斜,实际投入资金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三、项目建设进展重点建设专业项目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3个专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支持建设项目,经过2年的建设,完成了任务书中所预设的建设任务,完成率均在100%及以上。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溧阳市政府主导下,成立了由溧阳中专牵头的“溧阳职教集团”,汇集了溧阳市相关综合职能部门、工业园区、其他职业学校及本地江苏华朋集团、弘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为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巩固完善企业“冠名班”与“校中厂”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较为成熟的“多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组织模式。4积极将校企合作办学由校内向校外拓展,以成立研发机构的方式,对外开展生产咨询与技术服务项目达25个,新创建“厂中校”3个,“园中校”1个。两年来,校企合作企业增加到82家,充分表明了学校进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务实而富有成效。(转载于:写论文网:XX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课程体系改革“厚基础、活模块、强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完善且富有实效:牵头主持开发国示范建设协作组共建共享课程3门,参与开发29门,课程资源丰富,均达预期目标;制作完成了FLASH等多门课程的三分屏多媒体课件,液压气动项目课程等4本教材公开出版;另外,还开发了数控机床机械安装等一批精品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推进有力,与“教师与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课内与课外评价、知识与能力评价、学校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五结合”评价体系相得益彰,切实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校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