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年度安徽省企业共有多少家社会责任报告XX年安徽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近年来,在各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推动下,全省民营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比重逐年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实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加速崛起的战略支撑。截至XX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单位达万个,其中民营企业万户,注册资本9309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61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缴纳税收亿元,占全省税收的%;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民间投资达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岗位的77%。民营经济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准确把握我省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履行情况,省工商联在全省民营企业中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和判断安徽省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和趋势。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24份,回收率达%。对问卷分析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抽样民营企业基本情况1、抽样企业大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对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从发展阶段看,本次调查企业中,成立不满3年的创业初期企业76家,3-5年的发展阶段企业88家,5-10年的初步稳定阶段企业298家,10-20年的稳定发展阶段企业145家,20年以上的17家。的抽样企业已经度过了求生存的创业和发展阶段,进入初步稳定阶段,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声誉和良好形象。2、抽样企业大多规模和实力较强,有能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注册资金、员工人数、营收额、利润、税收等指标看,被抽样企业大多实力较为雄厚。624家企业注册资金总额亿元,户均注册资金万元,的企业注册资金超过500万元;624家企业员工总数人,户均人,的企业员工超过300人;有595家的民营企业填写了营业收入。其中营收额超过1000万元,营收总额亿元,户均亿元;586家企业填写了利润额,利润总额亿元,户均利润1415万元,其中44家企业亏损,亏损面;578家企业填写了纳税额,纳税总额亿元,户均万元。3、抽样企业中第二产业参与度高于其他行业。从行业分布看,抽样企业中从事农、林、牧、渔业52家,制造业310家,建筑业49家,批发业38家,零售业58家,交通运输业13家,仓储业3家,住宿业10家,餐饮业18家,信息传输业1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家,房地产开发经营36家,物业管理5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家,其他行业81家。制造业和建筑业比例达到,大大超出其在整个产业部门中的分布。抽样民营企业家情况1、性别比例。所有企业家中男性563人,女性61人,比例超过9:1,男性占绝对多数。2、年龄结构。小于30周岁13人,30-40周岁124人,40-50周岁374人,50-60周岁100人,60周岁以上13人,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7岁,集中在40-50周岁年龄段。3、学历结构。研究生以上61人,大学166人,大专289人,中专17人,高中75人,初中及以下1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政治面貌。党员261人,民主党派22人,无党派人士341人。党员占。5、政治安排。从非公人士政治安排看,有421人任人大、政协或工商联职务,占。其中,各级人大代表163人,各级政协委员209人,各级工商联主席、副主席、常委、执委等246人。6、创业前身份。有590人填写了办企业前身份。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干部64人,国有、集体企业人员35人,三资或私营企业人员325人,个体工商户72人,农民51人,其他43人。从办企业前身份看,三资或私营企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创业热情最高。7、对自身地位满意度。对民营企业家政治地位%选择满意,%基本满意,满意率;对社会地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率;对经济地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率。总体来说,抽样民营企业家大多年富力强,知识层次较高,与我国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伟大进程共同成长,对自身地位比较满足,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要求,对履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有一定的认识和积极性。其中部分企业家有着党员身份,重视发挥企业党团工会组织作用,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抽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基本情况1、企业社会责任认知为社会作贡献的主要方式。排在前五项的依次为:的企业认为要把企业做强做大,为国家创造更多税收,84认为要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67选择积极参与慈善社会公益事业,选择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认为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对社会责任概念的了解程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企业发展战略中有社会责任的描述,已制定社会责任目标和管理方案,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详细内容。负责社会责任的部门。的企业由行政部门负责,由公司高层直接掌握,其他为宣传或销售部门负责。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商誉与品牌形象,的企业认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凝聚力,56认为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但也有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的企业认为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率。2、员工价值与发展协调劳资关系的方法。依次为:85的企业认为要随着企业效益提高而提高员工待遇,&的企业认为要善待员工,尊重员工人格,的企业认为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凝聚力,的企业认为要改善工作条件,减少工伤事故。值得关注的是,仅有的企业选择“支持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办理社会保险。的企业为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办理了工伤保险,办理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办理率较低,分别为和,并有的企业未曾办理任何保险。员工培训。的企业已建立完善的员工经常性培训制度,只对新员工和业绩突出员工进行培训,偶尔对员工进行培训,也有的企业未对员工进行任何培训。工作时间。的企业周工作时间在40个小时以下,68的企业为4050个小时,在5060个小时之间,的企业在60个小时以上。按照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企业均突破了这一规定。劳动保护。91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78的企业按标准为员工发放劳动防护工具,%的企业定期为员工体检,%的企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职业病防护条例,也有的企业尚未制定劳动保护措施。3、环境保护大部分抽样企业节能环保意识较为强烈。参与调查的企业有%在各种项目可行性报告中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在生产经营中执行清洁生产标准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在企业内开展了环保教育,%的企业制定了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的企业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此外,%的民营企业支持员工参加环保公益活动,%通过不同形式资助公益组织开展各种环保公益活动。%的企业表示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考虑其是否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以避免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环保政策风险。4、社会公众与消费者建立企业与社会公众、消费者的和谐关系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企业信息透明方面,消费者对企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安全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企业信息公开。抽样企业比较重视经济责任相关信息。%的企业向社会发布产品质量安全及说明,%公开了产品销售或服务网点,%发布消费者信息反馈渠道和途径。对其他信息,%的企业发布参与各种公益慈善活动新闻,对企业经营业绩状况仅有%的企业公布。20%的企业表示面临责任事故时会选择主动公开通报的积极态度。消费者满意度。%的抽样企业建立了成熟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制度,且已投入运行。%的企业表示虽已建立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管理制度但不成熟,尚未运行。%表示偶尔借助第三方调查机构调查,%的企业表示暂时不考虑对消费者满意度进行调查。5、企业创新与科学发展企业创新。在企业创新方面都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自身竞争力。其中,%的企业表示在不断挖掘潜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62%的企业试图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企业表示要注重品牌营销,树立企业形象。%的企业表示采取自主研发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等方式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试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以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技术创新。有268家企业填写有科技研发费用,其中,研发费用比例低于3的84家,3-4的43家,4-6的72家,高于6的69家。6、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目的。%选择拓宽反映自己愿望要求的渠道,%选择为实现企业家的政治理想,%选择寻求更多的政治保护,%选择接触高层领导争取支持,%选择为提高自己的声望。也有%的企业家认为在商言商,不宜过多地参政议政。政治参与方式。%的企业家选择通过参加工商联或行业组织来参与政治生活,%希望直接与当地党政领导交流,反映自己的诉求。分别有%、%、27%的民营企业家希望通过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的特约观察员或监督员等方式参与政治社会事务。此外,有%的企业家愿意通过媒体来发表意见建议。7、光彩事业与公益活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的企业参与过救灾扶贫等公益慈善活动。其中,参加了救灾捐赠活动;78%的企业的捐赠涉及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企业参与所在社区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投资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企业表示在妇女、儿童、老人专项救助等方面有捐赠;%的企业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有所贡献。二、对安徽省民营履行社会责任现状的分析从宏观角度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评判标准已经由单纯关注经济效益转向更加关注社会效益。这要求企业不仅是一个盈利组织,而且还应是对自然、人类、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负有责任的组织。我国民营企业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的经济形态,这一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在努力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对自身正当、合法利益的追求必须以国家、他人、社会利益不受损害为前提。从企业角度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减少劳资纠纷发生,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及企业与当地社区、政府的关系,吸引投资者和高素质劳动者,并使企业员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凝聚力,进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观念,改变以追求利润作为企业惟一目标的思想,消除企业经营中非社会化的行为,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安徽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企业在劳动培训、合同签订、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节能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参与政治社会事务更加积极。同时,广大民营企业努力回报社会,积极为教育、扶贫、救灾、敬老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我省民营企业家的共识。同时我们也发现,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有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但少数人的责任意识淡薄,没有摆正企业同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的民营企业家简单认为社会责任就是做企业慈善,%的民营企业家仅听说过社会责任。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影响问题,有%的人认为“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另有%的人认为“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率”。调查的企业中,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办理比例较大;而生育、失业、住房公积金办理比例较小,分别是%、%、%;还有%没有为员工办理任何保险。仅有的企业“支持工会协调劳动关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