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年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附件XX年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发XX2号)的要求和江西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紧密围绕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制定XX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基础研究计划一、项目类型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二、申报条件及要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实行网上自由申报,鼓励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同年只能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申请人受聘多个依托单位的,只能通过一个依托单位申报。申报学科代码按二、三级学科选择,有三级学科的必须选到三级学科。申报条件1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申请人必须是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在岗人员,并且未主持承担省级科技重点项目或主持的省级科技重点项目已验收。重点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青年基金重点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性可放宽2周岁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2面上项目:申请人必须是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在岗人员。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面上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7周岁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性可放宽2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支持强度和执行年限1支持强度:重点项目50万元/项、青年基金重点项目20万元/项、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6万元以上/项。2执行年限:重点项目3-4年;面上项目2-3年。三、重点支持领域重点项目1新一代信息技术面向多核体系结构、面向高度并行分布式计算环境和面向服务计算的软件设计方法与技术;基于数据的非线性系统建模、分析、控制与优化和多任务融合、多异构系统的集成、优化与控制;高分辨对地观测遥感影像的精确处理和微波稀疏成像的理论、体制和方法。2生物及新医药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肝胆道及呼吸系统等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早期诊治和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生物标记及精准诊断与治疗;受精过程精子功能调控机制和特发性男性不育的分子机制等生殖与健康机理;中药资源保护开发技术及新资源产品、中药材规范化炮制加工机理和中药新剂型等中药现代化;我省特色资源的新型医用材料;人类重大疾病的模式动物创制。3新材料1铜、钨等金属材料、高纯度铜材料关键制备技术、新型环保铜合金,钨资源绿色再生利用新技术,稀土资源高效绿色提取技术;陶瓷等非金属材料,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石墨烯功能材料、有机硅下游高端制品、玻璃和玻纤复合材料、耐腐耐磨生物质纤维;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和器件以及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4节能环保高效节能与传统能源的综合利用,我省特有资源的高效高值利用、化石能源高效清洁转化、生物质高效转化以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等;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固定大气污染中固定污染源、关键污染物的排放检测技术,降解调控机理及方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防治与修复研究,迁移转化机制和环境生态效应、富集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转移机理和调控等;鄱阳湖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保障,鄱阳湖流域水循环、生态与环境耦合机理及模拟方法。5锂电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集成式底盘设计及控制、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底盘结构设计及电机控制、集成式底盘及线控技术;炭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结构件、大面积金属复合板料制备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和大型焊接结构件残余应力调控、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6先进装备制造航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民用直升机和不同吨级民用直升机产品系列开发等航空制造技术;基于物联网、地理信息GIS、图像处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自动智能数字化制造技术;超高速及超精密加工、焊接机器人创新机构设计和焊缝传感识别技术等复合及超精密加工;农业机械和装备、中药加工设备、食品工业装备等。7新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太阳能电池用宽光谱吸收透明电极材料、仪器装置、器件材料等技术;能源作物、植物新品种培育及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技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关键技术;新型沼气池和发酵工艺;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油气的开采技术及综合利用;我省风能资源资源开发及大型风电场建设和核电关键技术。8绿色食品动植物良种选育及高效种养的基础理论,高效精准的动植物良种选育新技术;重大病虫害和森林生物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生态安全技术;食物或加工过程中的潜在有害物质的危害识别与确定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及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等食品安全技术;食品加工过程中组分结构变化及其机理和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不同加工方法对食品组分结构的影响机制;益生菌发酵果蔬机理。9鄱阳湖流域生态技术鄱阳湖流域重要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评价理论、形成与维持机制;鄱阳湖流域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服务效能及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机理;鄱阳湖流域矿山、湿地、石灰岩山地、沙化区等脆弱生态系统的修复机制;鄱阳湖流域城乡森林结构、过程与功能的耦合机制;生态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面上项目1数理数学:数学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涉及信息科学中的数学理论,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和先进控制理论中的数学方法及信息与数学学科的交叉。物理学:光物理与发光器件、低维凝聚态物理与量子调控、引力理论与粒子物理、纳米电子学与纳米光学、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相关的物理问题、等离子体物理及其应用、激光物理与量子光学、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物理等。2信息太阳能光伏及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光电子器件、控制理论、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及数据挖掘、图像处理、高性能软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协议的设计与理论分析等技术。信息科学与数理、化学、生命、医学、材料等学科的交叉。3化学与环境2化学: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核科学等有密切交叉和渗透的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的科学问题,新型有机硅单体、聚合物或有机硅功能材料、丙烯酰胺聚合物新材料、不对称合成、稀土化学、新分析方法或测试技术。环境科学:鄱阳湖污染物多介质环境过程、效应及控制;水利工程系统理论与应用;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的环境效应;鄱阳湖湿地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重大地质灾害和大规模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机理;土壤过程与演变;土壤质量与资源效应等。4材料与工程提高传统产业竞争能力的高性能结构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陶瓷功能材料、环境能源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与动力锂离子电池、稀土掺杂光电功能材料;有机高分子能量转换及节能减排和低碳排放转化机制;高精铜材、优特钢材、硬质合金、锂、镍钴、铅锌、铝合金等新材料;绿色资源开采、矿物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资源循环科学、水处理、空气净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新理论与新方法;工程技术领域在数字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方面等关键技术。5农业与生物农业科学:脐橙等江西特色水果和主要农作物生长机理及模型;食品安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良种开发、养殖关键技术;鄱阳湖生物资源和重要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及健康生态养殖学等。生物科学: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开发及应用;生物资源繁育种植、生物基材料、微生物制造技术;生物产品新型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6医药卫生常见重大疾病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重大疾病的细胞致病基因和细胞治疗,江西地区常见疾病预防、优生、优育等有关交叉学科;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疾病、重大疾病、血吸虫等地方或区域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与临床前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江西地区常见疾病预防、重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策略等有关交叉学科;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生物医学工程;新型给药系统、重大疾病的药效学评价等;中医基础理论概念、内涵的规范化、热敏灸应用规律及其机理、中医病因病机的证治分类;中药药性理论与中药资源利用、中药炮制、中药药理、江西道地药材药效、方药药效及中药制剂关键技术与制药装备。7管理科学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科技综合水平和创新能力评价、科技创新规律、创新绩效评价管理、普惠性财税政策与管理、新型研发组织管理等。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宏观政策和实施综合管理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宏观经济管理与战略、产业政策与区域发展管理、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科技管理与政策、财税金融管理与政策、资源环境管理与政策分支学科和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决策科学、评价预测科学、数量经济、复杂管理系统、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知识管理、创新方法、社会治理、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商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研发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管理、创新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管理、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电子商务与智能商务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机制研究江西绿色GDP核算方法及机制研究;江西省生态补偿体制机制研究;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体制创新研究;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研究;江西省自然资产负债表制度研究;生态文明科技示范基地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绩效评价及示范机制研究。科技重大专项3一、项目类型科技协同创新体、重大科技研发专项二、科技协同创新体支持领域重点聚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锂电及电动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制造、文化暨创意和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兼顾OLED、智能机器人、干细胞工程和生物芯片等未来产业领域,以及地方主导产业或极具地区资源禀赋的产业升级领域等。组建目的围绕产业链设计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不断改革创新扶持方式,大力实施开放合作。以省内龙头企业为主体,优势关联企业参与,集聚境内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类优势科技资源,组建按市场机制运行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股份制研发公司;协同攻克产业链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开发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等科技成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全省产业创新升级。组建条件按照产权清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效监管、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组建。申报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1主营业务范围符合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科技创新规划、未来产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升级领域等。2由省内龙头企业牵头,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关联企业3家以上参股,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协同参股组建独立运行的股份制研发公司。3有明确的市场目标项目,产业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强;能解决产业链环节的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研发成果3年内实施产业化,能开发出具有带动作用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等。4有高水平的专职研发团队。5有固定的研发场地。6组建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7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财政扶持资金的4倍。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等,组建3年期内到位。8协同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