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年设备管理工作计划设备管理思路及方案高科技的今天,机械设备在生产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设备的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组织、技术和经济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购置、安装、使用、改造、更新直至报废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程的管理,以提高设备综合经济效率。那么在这整个周期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设备物质形态的管理,即设备从购入开始,安装、调试、验收、建卡立账、使用、保养、维修、更新换代、以及报废的物质管理,另一个是价值运动形态,出现一个费用方面的管理,即在设备使用周期内出现的各种费用管理,一台设备购置进厂完成安装交附使用时,产生一个初期投资的费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用设备发挥更大的效率,还需要产生设备的使用培训费用、保养费用、维修费用、以及改造更新的费用,设备的拆旧,有些设备影响环境的还需要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和设备所能创造出的价值要有一个对比,要用最底的费用创造出最高的价值,这是设备管理的最终目标;而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根据以上分析的情况,我们必须要从一个行业的至高点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设备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这是我们公司设备管理的一个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对设备进行综合经营管理,它是在设备维修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继承了设备工程以及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了现代管理理论,尤其是经营理论、决策理论,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而行成的一种新型的设备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实行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总体上保证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做到安全、节能、环保,以及避免设备的积压和浪费。冲破传统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狭隘范围,把设备的一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管理,以求得一生的最佳经济效益。2、追求设备的最佳效益这是设管理管理的最终目标,设备的生命周期费用是设备一生的总费用,它是设备物质运动相对应的一个经济指标。要求在设备经营决策的方案论证中,追求设备的生命周期费用最优化,而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某一阶段的经济性。在此基础上,还要要求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3、开展设备的经营工作设备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一切活动,毫无例外地要为贯彻公司的经营方针服务。那么设备管理与公司经营方针的关系是:公司经营方针规定设备管理的方向、主要内容以及技术经济成果;而设备管理则为贯彻公司的经营方针提供物质技术和经济效益保证。为满足市场多变的需求,设备部门及时提供满足生产需要的各种技术、装备,保证公司在持续性发展中有充足的竟争力。4、开展设备管理的综合研究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我们还需要对设备的工程技术、财务经济与组织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撑握好这三方面的知识,是管好现代化设备的智力条件和保证。首先是工程技术,随着设备现代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设备装置体现科学技术的门类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才能管好现代化的设备。其次还要学习、掌握与设备有关的财务经济知识,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果,包括追求设备生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选择的经济分析;合理使用的经济标准;预防检查与修理的经济界限等。第三是要搞好设备管理,还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因为现代化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以及科技成果同现代化设备相结合。5、加强设备的维修工作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打破了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传统观念上,但绝对不是否定设备维修的重要性,相反,还要进一步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并且当成设备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重点工作,利用综合经营管理的观点来指导、来带动设备的维修工作。6、推行TPM活动现在行业内比较推崇TPM管理,也就是全员生产维修活动,它是日本在学习美国生产维修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管理传统,逐步形成的一套以PM活动为核心,以5S活动为基础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机制。所谓全员生产维修,就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为目标,建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系统,实行全员参加管理的一种设备检查与维修制度。综上所述,要开展设备的管理工作,系统的管理设备,从设备的选择与评价开始到设备的改造更新及报废的管理流程简要介绍如下:1、设备的选择与评价包括三大方面:1)设备的选择;设备选择的类型,影响设备先择的要素,设备选择的要点。2)设备的投资评价;利用回收期法,费用效率法,费用换算法来评估设备的优点。3)设备的使用评价;使用情况评价;维修费用评价。2、设备的安装与使用的管理1)设备的验收;订购设备的验收,大修完工设备的验收。2)设备的安装;设备安装的程序,设备安装的方法,设备安装位置的检测与调整,设备的试运转,设备的交付使用。3)设备的使用;设备使用前的准备,设备使用的程序,设备使用的要点。4)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设备的“三定户口化”制度,岗位专责制度,点检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级保养制度。3、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设备的检查;开机前的检查,日常巡回检查,管理人员的抽查。2)设备的维护;确定设备维护的原则,编制设备维护的内容,制订设备维护的级别,确定设备维护的重点。3)设备的润滑;润滑材料的选用,设备润滑的方式,制定设备润滑的管理体制。4、设备的维修六个方面1)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摸清设备磨损的类型,找出设备磨损的规律,总结设备故障的规律。2)设备修理的类型与技术;划分设备修理的类型,建立设备修理的体制,总结设备修理的方法、设备修理的技术。3)设备修理复杂系数与定额;确定设备修理的复杂系数,确定设备修理周期定额,确定设备修理工时定额,确定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定额,确定设备修理费用定额,确定设备修理材料消耗定额。4)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年度设备修理计划,季度设备修理计划,月度设备修理计划,年度大修计划。5)设备修理的实施;修理前的检查,准备修理材料,设备修理的组织实施,设备修理的质量管理。6)设备修理备件的管理;备件的确定,备件的分类,备件管理的内容,备件管理的工作流程,备件的储备,备件库存的控制,备件的分类管理。5、设备的故障管理有五个方面1)设备故障的形式及模式;划分故障形式及模式的种类,分析对设备的影响及预防方法。2)设备故障的类型及判断标准;分清类型,划分等级,找出原因,制订判断标准。3)设备故障的检测;分析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确定检测方法。4)设备故障的预防;分析检测结果,从根源上消除故障。以上是我根据一些资历料,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XX年设备科工作计划一、工作重点XX年工作重点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提升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素质,全面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因机械设备疏于维护保养出现故障造成停台。结合各部门充分抓好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水平,使机台确保完好状态。二、工作目标1、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2%以上。2、由于设备维修造成的停工小于%。3、杜绝特大、重大设备责任事故;主要设备责任事故低于1%。4、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设备维修费用,防止设备失修。5、加强资料的管理,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实用性。6、积极参加协助操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7、节约挖潜,做好修旧利废工作,做到备品配件物尽其用。三、具体措施1、转变设备管理思路,由被动事后维修转变为主动的预防性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加大设备管理力度,提高设备运行率。2、进一步加强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结合人力资源部完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3、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4、贯彻巡回检查制度,加强与操作人员的沟通,及时掌握设备运行动态。5、各车间要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维修的业务技能。6、注重节约,抓好修旧利废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计划:a、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各种废旧物资,如螺丝、螺母等修复后可以重新使用的,修复后重新使用;b、加工各种阀门维修和研磨的工具,对可以维修的旧阀门加以修复,重新利用;c、其他的原配件也要抓好修旧利废,再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做好修旧利废工作;d、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节约机油的用量;7、及时搜集掌握有关先进设备动态和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设备科备煤车间XX年设备管理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使设备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备煤车间紧密围绕公司“控本增效、精细管理”主题,结合公司设备管理工作目标和车间现状,制定了明年的设备管理工作思路。XX年,备煤车间在设备管理方面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群专结合、持续改进”的总体思路,以“安全、稳定运行和技术改造”为核心;倡导“人人都是设备员”的管理理念,以“全员参与设备维护、全员参与设备管理和全员培训为”为基本点,重点抓好“费用管控,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三项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完善管理模式。现将明年的工作计划阐述如下:一、以“安全、稳定运行和技术改造”为核心,确保公司全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方针:在保安全,保运行、保稳定的前提下,加大设备的技改力度,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目标:1.检修作业不发生任何事故。2.检修质量要达到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3.重要检修项目实现管理人员全程跟踪。4.通过技术改造,改善设备的运行环境,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措施:1、加强检修作用票证和票证作业过程的管控,以现场标准化管理为依托,狠抓严管,进一步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落实管理人员现场跟踪和监督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杜绝“三违”现象,从根本上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2、把安全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来抓,做到警钟长鸣。正确把握安全、生产、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加大“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宣传力度,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主体,层层分解责任,人人把关,建立全员的安全管控体系。3、严格检修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检修质量标准,涉及重要检修项目和主要检查部位由管理人员跟踪把关,严格落实,杜绝人为的检修质量事故。4、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做好项目的立标、对标工作,对系统运行存在的隐患和问题针对性进行改造,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二、大力推行“全员参与设备维护、设备管理和全员培训”模式,提高员工的实操技能,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杜绝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的反生。(一)方针:实施全员培训,倡导“人人都是设备员”的管理理念,号召全体员工了解设备、爱护设备、参与设备的维护保养,为设备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目标:1、员工“四懂三会”的培训合格率达到98%以上。2、严格设备巡检管控,杜绝设备带病运行。3、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杜绝人为损坏事故的发生。4、严格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具体措施:1、在车间范围内开展全员“四懂三会”和设备相关知识培训,在强化理论培训的同时,做好实操技能的培养,努力提高员工的实操水平和故障分析、判断能力,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对重点设备实行计划检修,努力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2、加大操作人员合理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