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XX资溪总工程报告政府工作报告XX年3月8日在资溪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县长徐国义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XX年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9%。“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突出表现为“四个新和两个大”: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赶超。综合实力迅速壮大,主要指标实现六个翻番和一个历史性进位: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翻了一番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翻了一番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翻了两番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翻了两番多;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翻了两番多,历史性地甩掉了在省市垫底的位置:全市排名前移了1位,全省排名前移了8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翻了两番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XX年的254035调整为XX年的155134。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跨越。鹰瑞高速竣工通车,县城开通公交,新建泰伯公园和污水处理厂,结束了全县不通高速公路、没有城市公交、没有城市公园和城镇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历史。资溪火车站全面改造,行政村已100%通水泥路。特大洪灾中,全县上下奋力抢修,20个小时抢通316国道,96个小时恢复县城供水,10天恢复主要公路通行,16天恢复铁路通车;供电、通信等设施均在第一时间恢复。洪灾后,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已实施交通重建项目54个、水利重建项目185个,农村因灾倒房户全部开工重建。城乡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城镇化率5年提高了个百分点,XX年达到%。县城确定“东延、西拓、南扩、北进”的发展思路,XX年以来共完成投入7亿多元,建成区扩大约平方公里,新建城市道路万平方米,新增绿地公顷,面貌显著改观,功能日益完善。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已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市级示范镇2个。XX年以来共高标准打造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点137个,在100余个村小组开展农村清洁工程试点,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进县”。生态环境凸显了大优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清凉山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华南虎野化放归基地已经国务院批准,全县已规划保护林地面积达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和退耕还林等工程,5年封山育林万亩。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省前茅,XX年被评为“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十佳县”,XX年被命名为“江西省省级生态县”。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就。新建县一中新校区和县职中综合楼等,5年共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万平方米,城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5年累计资助和补助经济困难学生万人,累计为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前茅;XX年通过省政府教育工作综合评估。新建县疾控中心和县医院门诊大楼,新建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和52个行政村卫生所,城乡医疗条件大为改善。新建县图书大楼和乡镇综合文化站5所、“农家书屋”49个,行政村100%通广播电视和通信讯号。先后承办“XX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闭幕式暨总决赛”和“XX百万青少年游江西活动”启动仪式等重大活动,隆重纪念李觏诞辰1000周年,完成第三次全县文物普查,建立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被评为“江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始终保持省市领先,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由XX年的9904元增加到XX年的21520元,年均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379元增加到5762元,年均增长%;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26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5年共为万名群众解决了安全饮水难题,共减少重点村贫困人口600余人,累计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4763万元。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个时期,是面临困难最多、矛盾最突出、形势最复杂的一个时期,但同时也是发展最好最快的一个时期。5年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战胜了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和洪涝灾害,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项目为纲,全力推动发展后劲大增强。XX年以来,全县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超过14亿元,是前5年的4倍;引进市外境内项目实际进资亿元,是前5年的倍;引进境外资金5978万美元,是前5年间的倍;出口创汇亿美元,是前5年的18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是前5年的倍。先后实施了鹰瑞高速及连接线、大觉山景区、法水温泉度假村、泸溪河综合治理、老城区改造、城西大道和城西新区、城北大道和城北新区、站前广场、泰伯森林公园和泰伯楼、恒昌星城小区、金水湾小区、皇家花园小区、绿岛大酒店、珍展鞋业、新云峰木业、大庄竹木、统一矿泉水、教育园区新一中、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项目,为赶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坚持生态第一优势,以绿色为本,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大发展。加快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一是生态旅游迅猛发展:大觉山景区成为目前全市唯一的国家4A级景区,新月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法水温泉度假村建成营业。“人间净土、觉者天堂”品牌得到广泛认同,XX年实现游客接待“零”的突破后一年一个大台阶,XX年突破100万人次,被评为“江西省旅游强县”。二是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资溪白茶”从无到有,种植面积已达万亩,被评为“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已有3个白茶品牌通过农业部有机农产品认证;烟叶种植从试种600亩发展到稳定在8000余亩,被确定为“全省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县”;“资溪面包”影响不断扩大,被评为“中国面包之乡”,“面包创业”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全县已建成千亩以上生态农业示范园16个,已有无公害农产品品牌7个、江西省著名农产品商标1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三是低碳工业提速发展。创新发展“飞地经济”,“一园两板块”先后引进上市公司浙江升华集团、福建圣农集团和台湾知名企业统一集团、哈森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投资,木竹制品、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服装鞋类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XX年的12家增加到41家,XX年被评为“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县”。坚持改革第一动力,以创新为源,全力推动发展活力大提高。一是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认真开展“五五”普法,被评为“全省法治县”和首批“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着力建立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全部经过集体研究。大力精简压缩行政许可事项和投资审批项目,认真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全面审查行政执法主体,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7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二是财政管理更加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完成政府采购“管采分离”。木竹制品税费和房地产税费分别实行一体化征收。实行“乡财县管”和国有林场财务代理核算,财政惠农资金全部实行“一卡通”。三是投融资体制不断健全。做大做强做活县投资公司,组建江西大觉山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县信用担保分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灵活有效破解融资难题。四是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坚持因企施策,先后完成县实验林场、木材公司、磷肥厂、农机厂、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原料厂、木胶厂、竹胶厂等15家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为1259名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XX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坚持民生第一要义,以和谐为重,全力推动幸福指数大提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财政配套资金由XX年的1728万元增长到XX年的5419万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民生工程先进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社会保险工作先进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并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县”和“第三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累计建设廉租住房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653户,改造城市棚户区万平方米。共搬迁并安置“三区”移民3884人,被评为“全省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先进县”。认真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光明?微笑”工程,积极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逐步缓解。有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无赴京非正常上访先进县”,XX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县”。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的工作,我们倍感骄傲、倍感振奋!特别是在特大洪灾面前,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紧急疏散和转移危险地区群众5万多人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3万多人次,打赢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取得了一场了不起的重大胜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市亲切关怀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驻县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驻县各单位,向在资溪投资兴业的客商和所有关心资溪建设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5年来,我们还积极推动了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认真开展了拥军优属、优抚安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档案、人民防空、地方史志、文物保护、老龄残联、无线电管理等各项工作。工青妇、工商联等群众团体和驻县各单位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规模仍然较小,支柱产业的竞争力还不强,作为经济欠发达山区县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具体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制约加快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资溪特色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总体上已经站在“经济基础日益坚固、品牌效应不断凸显、发展后劲蓄势待发”的重要关口。今后五年,是在新起点上推进赶超发展、提速进位、富民强县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绿色崛起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实现由生态资源大县向生态经济强县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加快发展、做大总量、增强实力的紧迫任务,又肩负着优化产业、提升质量、唱响品牌的光荣使命,总体思路是:把握一个主题,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一条主线,打造一个龙头,全面构建和做强生态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融合共赢,即:全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更加注重把“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与“进位赶超、加速崛起”有机统一起来,围绕建设“国家级生态县”这个目标,以“加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中国旅游强县”为龙头,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全面构建实力更强、特色更浓、结构更优的生态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全力奏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乐章。总体目标是:确保经济发展速度始终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到XX年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