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程序员读书报告在公司实习3个月发现自己技术上的差距并不是差距最大的地方,软件流程和规范上的理解和实践的差距应该最大的,因此我最近去看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希望能通过书上的讲述结合部门的规范使自己对软件开发流程和规范有更好的理解,将来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实践。这里先分享前2章的内容,我只是记一些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可能是摘抄书中的话,也可能使自己总结的话,分享给大家,也方便自勉。敏捷绪论1、对于软件生命周期,敏捷思想和活动贯彻始终,只要有人继续使用这个软件,开发就没有结束。敏捷活动切忌不可间断。2、持续开发:很多遗留的问题只有两种情形:要么侥幸没有任何事发生,要么情况变得更糟,恶化,不可控制,很难解决,无法扭转。解决的唯一方法就是持续地推进系统前进和完善,持续集成,发现点点滴滴的问题,而不是偶尔集成,发现一大堆问题,而且问题牵扯面很广,无法短期解决。3、敏捷工具箱Wiki、版本控制、单元测试、自动构建态度决定一切做事1、出了问题,出了故障,寻找罪魁祸首永远不是优先级最高的工作,最高的是解决问题。2、“这是谁负责的?”“这是谁写的代码?”这些不是敏捷团队中应该有的话,“好,我能帮你做什么?”这才是工作中最常见的话,我们把精力直接放在解决问题上。重点是做事,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不是为了指责,也不要进行个人智力斗争。3、有时你有问题请别人帮忙,可能没有人积极响应你的问题,这时你要积极引导对话。解释清楚你想要什么,并清晰的表明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或争辩。指责不能修复bug。4、一次重大的错误应该被作为是一次学习而不是指责他人的机会。团队成员一起工作,互相帮助,一起成长。5、“这不是我的错”“这都是你的错”我们不想听到“是”和“错”,我们想听到“帮”“解决”。6、可能一些误解需求、误解API调用、误解决策是团队成员都有的情况,这时需要通知团队的所有人,确保整个团队尽快消除误解,步调一致。欲速则不达1、理解代码很关键,出现一个bug,优秀的程序员会深挖一层,尽力去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更重要的是,我这么做会不会产生别的影响。2、没有一个开发者或者架构师知道他们的业务领域的底层数据模型,这就是只求理解表面的结果。核心问题必须了解,囫囵吞枣会埋下隐患,代码会很难维护。3、写好代码,谁都可以理解,谁都可以使用,易维护,保证我们的代码是可读的和可理解的,codeReview很关键,不要让开发者孤立的写代码。4、不要坠入快速的简单修复中,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保持代码的整洁、敞亮。5、在项目中,你也许不知道每块代码的每个细节,或者每个算法的每个步骤,但是你对整体的相关知识有很好的了解。6、不要急于修复一段没能真正理解的代码,这样很容易弄糟的。要解决真正的问题,不要治标不治本。7、对于大型系统,除了深入了解你正在开发的那部分代码之外,你还需要从更高层次来了解大部分代码的功能,这样就可以理解系统各个功能块之间是如何交互的。对事不对人1、谁都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最好的,设计上还是要遵循“循证”的开发观点,循证就是尊重经验者的想法,遵循真正的需求。2、如果你对团队成员提出的一个建议有异议,你不要“直接否定个人能力”“指出明显的缺点,并否定其观点”,最好是“询问你的好友,并提高你的顾虑”。记住,如果能稍加注意礼貌的对待他人,将会有益于整个团队关注真正有价值的问题。3、分享并融合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远远胜于单个想法为项目带来的价值。要打造好的团队,氛围很重要。4、负面的评论和态度扼杀了创新,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证明谁的主意更好。5、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你的建议不被全盘接受,也能对最终的解决问题有所帮助。不要害怕批评,批评有利于成长,不要把批评当作包袱,记住,任何一个master都是从被批评开始的,“你不需要很出色才能起步,但是你必须起步才能变得很出色”,放开包袱,表达自己的观点。6、如果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就一定要特别尊重别人的意见。你是一个掌舵者,一定要把握方向,深思熟虑,吸取各方意见。能容纳自己并不接受的想法,表明你的头脑足够有学识。7、有一些特殊的技术:(1)设定最终期限:防止人们陷入无休止的理论争辩之中(2)逆向思维:先是积极地看到它的正面,然后再努力地从反面去认识它,找到优点最多缺点最少的方案。(3)设立仲裁人:仲裁人可以防止明星员工操纵会议,并及时打断假大空式发言。仲裁人专注于调停。(4)支持已经做出的决定。设计充满了妥协,成功属于意识到这一点的团队。工作中不感情用事是需要克制力的,而你若能展现出成熟大度来,大家一定不会视而不见。这需要有人带头,身体力行,去感染另一部分人。8、一个团队能够很公正地讨论一些方案的优点和缺点,你不会因为拒绝了有太多缺陷的方案而伤害别人,也不会因为采纳某个不甚完美解决方案而被人忌恨。9、尽力贡献自己的好想法,没有被接纳也无需生气。不要因为只是想体现自己的想法而对拟定的好思路画蛇添足。10、不要轻易批评别人观点,要有充足的论据和调查,要评判出现错误的场景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11、在开发者眼中最好,不一定就是用户认为最好的,反之亦然,因此我们要足够尊重用户真正的需求和想法。12、用合适的词和理由去解释为什么你不赞同这个观点或方案,并提出明确方案。排除万难,奋勇前进1、有问题一定要指出来,open,开放,不管谁的问题,隐藏问题都是罪过。2、绝妙的计划会因为勇气不足而最终失败。尽管前方很危险不程序员读书这件事情XX-08-2408:01bystoneniqiu,10009阅读,112评论,收藏,编辑准确的说是自从不打DOTA了(也不玩其他的游戏),看的书也渐渐多了,而我今年看的“课外书”最多,应该是超过我前二十几年读的课外书总和。发现这个习惯根本停不下来。读书本身不是一件牛逼或者值得炫耀的事情,但它确实是一件乐趣和值得分享的事情。乐在其中我看书,大都是手机上的电子书和PDF。到目前为止,今年大概读了80多本书(大家不要追求这个数量,这样不好,我现在已经慢下来)。各个方面都有:技术,小说,传记,互联网,情感甚至美食等。我觉得书就像人的精神粮食,不能太偏食。不单是因为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而是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书中你是不同的角色去看的。你看技术书,就是把自己当工程师,需要掌握原理,运用创造,细节之处还要多测试求证,每天看一些就像是一日三餐,家常便饭,不断增强你的技术能力(比如xxx入门到精通,xxx权威指南,xxx开发指南之类,xxx高级程序设计);PS:1.HTTP权威指南:比较全面的介绍了HTTP协议。2.SenchaTouch权威指南重量级移动应用开发框架ST,教你如何将Html5打造的Webapp。3.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这个不解释。你看小说,就是被作者带入他的故事中,进入那个年代,演绎一场恩怨情仇,一口气能看好多页,有时候对书中角色又爱又恨,有时候看得断片了,真想去催催作者,但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能力。这像是偶尔吃一次的大餐,要的是那种痛快,有放空的功效,但不宜天天如此;PS:1.红高粱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好像置身高粱地,闻得到莫言笔下泥土的气息。比丰乳肥臀要好读好理解多了。2.鬼谷子的局第八本才写到庞涓自杀。战国纷争,英雄辈出。真是不解馋,更希望寒川子老师写出更好的作品。3.白夜行是日本推理侦探小说,现实的悲剧往往和童年的不幸有关,结局让人深思。作者的还有解忧杂货店还没有来得及拜读。4.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人性救赎的小说,911发生已经十几年了,阿富汗也一直饱受战争的摧残,这样的环境中的兄弟之情,父子之情以及动人的爱情相互交织,催人泪下。因为作了恶去行善,这是救赎,而这种救赎往往激发更大的善。没有完美的人,但总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而读传记,我们本身是对人物故事的好奇,被人物的魅力吸引而去读的,像是喝茶,慢慢体会,虽然传记有夸大的嫌疑,但人物魅力的背后还是有那种不同凡人的品格等你去解读的;PS:1.facebook效应这本书当然是写的Facebook的发展,相对于电影社交网络有更多细节。但是电影也蛮有意思。2.飞得更高是孙正义的传记,高中只读了三个星期就去考大学。牛逼的人早就露出了锋芒。3.还没长大就老了成龙自传,书里面的大哥是个很爱电影的追梦人,也曾给我们的青春带来很多欢乐。4.此生未完成抗癌妈妈于娟的抗癌历程,很多时候她不是怕死,而是害怕孩子没有妈妈,丈夫没有妻子,妈妈失去女儿。所以一直在和癌症抗争到最后。尼玛,真的是太感人了,要好好活着,珍惜身边人。而互联网相关,就是和这个行业的先行者和观察者对话,听听他们在互联网相关的理解和他们追梦的故事,如果你有那种渴望,你就会心潮澎湃,有所思;ps:1.结网糗事百科创始人王坚,阐述从一个项目经理的角度如何做好一款产品。2周鸿祎自述360的发家史。3.从0到1聪明人的书就是言简意赅,0到1的创新,10倍以上的优化。作者是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4精益创业创业都是有方法的,好的机制更容易让你的项目走向成功。情感心理这类书籍,就是将心比心,很多时候都是让你换位思考,但这类就像吃维生素,除非你缺的厉害,吃一点。吃多了也没啥感觉,反而是很容易淡忘的一类书,人和人打交道的奥妙,不是在书上,是有一些技巧讲究但绝对不是重点,而是在于自己本身,比如我们要说服某个人,别人更多的是看我们的用心和态度;ps: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果壳科学文。男人这东西:渡边淳一的两性文学之一。理性的非理性和怪诞心理学有些类似的心理书籍。我是那么小小的喜欢美食书,因为看这种书是一种享受,对美食的渴望是人的本性,如果有朋友给你描述在哪那吃了一道好菜,如何如何好吃,你八成禁不住诱惑也去吃一次。而且很多人面对的两大难题就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当然这是玩笑话,看美食书让人很有幸福感,原来还有这么好吃的,一定要尝一尝,要么自己做着试试。而且男生如果能炒的一首好菜,那会是一招必杀技。当然目前这个技能我还是在初级学习阶段。PS:吃货这本书是围绕京城29家饭店展开的,作者描写美食的笔法很到位。看着好像吃到了嘴里一样。我看的第一本美食书,感觉还不错。都还没有去过北京。汪曾祺谈吃这本书很亲民,好像老爷子讲故事一般的在讲美食,不像吃货那样整的高大上,是从小吃小菜讲起,很多菜都已经吃不到了,很耐人寻味。其他如散文,杂文这类书籍,不适合天天读,也不必整本看完,这样的文章就像是吃清淡的菜,这类书结构散漫,宜慢点看,多体会。要问我最好的散文集有那些,我会说文化苦旅和皮囊。这类书也是很能体现作者的文采和功力的书。文化苦旅是高中时代读到的书,那个还读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霜冷长河。今年买了电子书又重读了一遍。特别是像道士塔,宁古塔,山庄背影这样文章让人印象深刻,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皱着眉头,内心暗流涌动。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这样严肃的考证类散文,我很想拜读拜读。而皮囊真的适合农村出来的孩子读一读。你可曾发现,书中有你父母,有你自己的样子。大学时代曾喜欢旅行类的书籍,在图书馆看过一本叫老爸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