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论“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形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面的经济现代化。关键词“一五”计划;历史意义;中国特色;工业化;现代化新中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转折点。如何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核心问题成为当时的最大课题。中国人在摸索中前进,探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道路。虽然以“苏联模式”为范本,但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而是注意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探索道路中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一五”计划的历史转变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的真正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基本任务,中国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转变。中国开始改变工业和社会落后的局面,中国开始全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迈进,依靠自己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1“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虽然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有较大增长,但农业、手工业的个体经济还占有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完成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任务还很艰巨。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中既包括实现工业化,也包括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关系的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基础开始从以共同纲领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转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不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制度,以逐步消灭私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到议事日程,列入一五计划”。通过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进一步解放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解决了以前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某些环节之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全国基本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把私营工商企业加以利用、限制和改造,纳入国家计划发展之中。到1956年年底,全国私营工商业户数99%,私营商业户数%的手工业改造基本完成,使手工业生产走向了合作化,可以组织起一、一五计划的时间、内容、成果、意义。1、时间:19531957年2、内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它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3、成果: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修建了川臧、青藏、新藏公路。工业基地的建设: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4、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二、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内容、评价、失败的标志。1、背景: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是内外交困。新思想的萌发洋务派的产生慈祥太后暂时支持洋务派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内容: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曾国潘,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曾国潘,江南制造总局-最大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堂,福州船政局-清朝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1872年,李鸿章-轮船招商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1893年,张之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等。4、评价:失败的原因:没有触及封建国家制度的根本;历史贡献: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5、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建国初期的任务建立人民政权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图册第7页第2题的答案。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板书设计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一.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主要有哪些规定它的规定有什么历史意义?课后反思:在总结一五计划成就时,把成就总结成四厂二铁一桥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