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建国初期的任务建立人民政权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图册第7页第2题的答案。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板书设计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一.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主要有哪些规定它的规定有什么历史意义?课后反思:在总结一五计划成就时,把成就总结成四厂二铁一桥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导学案知能导航填一填,整体感知学习目标1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总路线,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从年到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2一五计划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建立_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继续进行的改造;保证稳步增长。3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和的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标志着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进入了。学法导读看一看,名师教你提高学习效率本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其核心是“一化三改”。其中,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三大改造的高速进行”是实现“一五计划”中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目,建议结合毛泽东对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形象描述,理解“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结合三幅图片,总结“一五”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学习“三大改造的高速进行”一目,建议列表归纳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结果;认识其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感悟“三大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开辟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造道路;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步导练做一做,感受历史学习的奥妙活动主题: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背景材料:1953年,为了全面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我国政府编制和实施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巨大成就。探究:写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具体时间,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结合右图,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代表性成就。概括这些成就反映的经济特征。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借“神女”的惊讶,比喻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借“逝者如斯夫!”,启示人们建设祖国要争分夺秒,抒发了伟人对祖国建设的美好憧憬。想一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成就的取得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有什么作用?当堂导测练一练,感受历史在生活中的意义一、选择题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指A.工业化B.农业化C.现代化D.城市化2.我们正处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A.农业B.商业C.轻工业D.重工业3.当我们看到“解放”牌汽车奔驰在武汉长江大桥时,能够联想到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时期D.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4.青藏铁路的竣工和运行,实现了“天路”的梦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青藏高原建成的公路不包括A.滇藏公路B.青藏公路C.川藏公路D.新藏公路5.电影青松岭反映了新中国农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场景。社会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二、非选择题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走进历史,整理历史知识。下面是小明学习“三大改造”时所列简表,请填写表中空白部分内容。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再现情景,体验历史变化。下图再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场景,假如你是图一中的农民,你能说出报名加入农业合作社的理由吗?假如你是图二中的代表,你会在“报喜信”中说什么?图一:农民积极报名入社图二:北京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敬献报喜信总结历史,见证历史的发展。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想一想,毛泽东领导的“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伟大意义?参考答案活动与探究1953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等;宝成铁路、川藏公路等。特征: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进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苏联的帮助等。作用:形成东北工业基地,加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巩固与检测6.方式:走合作化道路;走合作化道路;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结果: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示:理由:从个体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优越性等方面阐述理由即可。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