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塑形破坏可选用,而材料的脆性破坏则则选用一、填空题1标距为100mm的标准试件,直径为10mm,拉断后测得伸长后的标距为123mm,缩颈处的最小直径为,则该材料的伸长率=,断面收缩率=。2、构件在工作时所允许产生的最大应力叫,极限应力与许用应力的比叫。3、一般来说,脆性材料通常情况下以断裂的形式破坏,宜采用第强度理论。塑性材料在通常情况下以流动的形式破坏,宜采用第强度理论。,挤压应力bs=5、某点的应力状态如图,则主应力为1=,2=,3=。6、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和四种。7、当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和成正比。9、工程实际中常见的交变应力的两种类型为。10、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均匀性);(各向同性)。11、低碳钢拉伸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12、通常计算组合变形构件应力和变形的过程是:先分别计算每种基本变形各自引起的应力和变形,然后再叠加。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构件必须为。13、剪切胡克定律的表达形式为。14、通常以伸长率?胀。特征:引起构件的歪扭、弯曲、薄壁壳的鼓胀及凹陷等变形。预防措施:如果是过量塑性变形而引起的失效,从设计、制造等环节中降低构件实际应力。包括工作应力、残余应力及各种应力集中,可以有效减少塑性变形,或者选择高屈服强度材料及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规范。3、如何区别韧性断裂及脆性断裂?分析两种断裂失效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断裂的措施。答:区别:在断裂之前产生显著的宏观塑形变形的断裂是韧性断裂。金属材料在断裂之前没有发生或很少发生宏观可见的塑形变形的断裂是脆性断裂。韧性断裂:产生原因:往往是因材料受到较大的载荷或过载所引起。预防措施:选用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设计时充分考虑构件的承载能力,实际操作中严禁超载、超温、超速,注意构件及设备异常的变形,对防止韧性断裂发生都是有效的。脆性断裂:产生原因:应力状态与缺口效应温度的影响预防措施: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材料的断裂韧性水平,构件的最低工作温度和构件的应力状态,承受的载荷类型以及环境腐蚀介质。在结构设计时,应使得由缺陷所产生的应力集中减小到最低限度。设计焊接结构时要特别细致,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和避免焊缝集中和重叠。4、分析疲劳断裂的特征及预防疲劳断裂的措施。疲劳断口宏观形貌的疲劳弧线与微观形貌的疲劳辉纹有何不同?答:特征:疲劳载荷是交变载荷,其载荷形式虽然有许多变化,但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反向载荷、单向载荷及单项导前载荷。金属构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一次应力循环对构件不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不足以使构件发生断裂。疲劳破坏只可能在有使材料分离扯开的交变拉伸和交变切应力的情况下出现,交变纯压缩载荷不会出现疲劳破坏,压应力使裂纹而不会使裂纹扩展。疲劳断裂与其他形式裂纹一样,经历疲劳裂纹萌生、疲劳裂纹稳定扩展与快速断裂三个过程,与其他一次载荷断裂不同,它是一种累进式的断裂。疲劳断裂在断口附近没有宏观塑性变形,因此,疲劳断裂在宏观上往往被称为脆性断裂。预防疲劳断裂的措施:提高构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及强化表面处理是提高构件疲劳抗力的重要途径。构件应避免应力集中,缺口结构设计一定要考虑疲劳断裂的问题,避免选用缺口敏感的材料。采取有效的焊后热处理以降低或消除焊后残余应力。采用疲劳抗力高的材料制造构件。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因素对构件的影响。疲劳断口宏观形貌的疲劳弧线通常成海滩花样或贝壳花样,微观形貌的疲劳辉纹是一系列基本相互平行的条纹,略带弯曲,呈波浪状,并与裂纹扩展方向相垂直。5、常见的腐蚀失效有哪几种类型?各种腐蚀有何特征?答:均匀腐蚀;特征:在材料整个暴露表面上或者在大面积上产生程度基本相同的腐蚀。点腐蚀;特征:在材料表面出现个别深坑或密集斑点的腐蚀。缝隙腐蚀;特征:金属之间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很小的缝隙,使缝隙内介质处于静滞状态,引起缝内金属加速腐蚀。晶间腐蚀;特征:局限在金属境界,晶粒本身腐蚀比较小。应力腐蚀开裂;特征:材料在特定的腐蚀性介质与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材料发生应力腐蚀时,腐蚀与拉应力是相互促进的。氢腐蚀;特征:常见于碳钢或低合金钢在温度高于200300、一定的氢分压工作条件下。腐蚀疲劳;特征:构件材料在腐蚀性介质与交变应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有疲劳断裂的特征。6、常见的磨损失效有哪几种类型?有无可能各种磨损同时在同一个构件上发生?答:粘着磨损、磨料磨损、冲击磨损、微动磨损、腐蚀磨损。有可能各种磨损同时在一个构件上发生。7.综合分析过程装配及其构件失效的原因?答:设计不合理由于设计上考虑不周密或认识水平的限制,构件或装备在使用过程中失效时有发生,其中结构或形状不合理,构件存在缺口,转角处过渡圆弧过小,不同形状过渡区等高应力区未能恰当设计等引起设备失效比较常见。如受弯曲或扭转载荷的轴类零件在变截面处的圆角半径过小就属设计缺点。设计中的过载荷、应力集中、结构选择不当及配合不合等都会导致构件及装备失效。构建及装备的设计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结构设计要合理。选材不当及材料缺陷金属装备及构件的材料选择要遵循使用性原则、加工工艺性能原则及经济性原则,遵循使用性原则是首先要考虑的。使用在特定环境中的构件,对可预见的失效形式要为其选择足够的抵抗失效的能力。如对韧性材料可能产生的屈服变形或断裂,应该选择足够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但对可能产生的脆性断裂、疲劳及应力腐蚀开裂的环境条件,高强度的材料往往适得其反。在符合使用性能的原则下选取的结构材料,对构件的成形要有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在保证构件使用性能、加工工艺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制造工艺不合理金属装备及其构件往往要经过机加工(车、铣、刨、磨、钻等)、冷热成形(冲、压、卷、弯等)、焊接、装配等制造工艺过程。若工艺规范制订欠合理,则金属设备或构件在这些加工成形过程中,往往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缺陷。如机加工常出现的圆角过小、倒角尖锐、裂纹、划痕;冷热成形的表面凹凸不平、不直度、不圆度和裂纹;在焊接时可能产生的焊缝表面缺陷(咬边、焊缝凹陷、焊缝过高)、焊接裂纹、焊缝内部缺陷(未焊透、气孔、夹渣),焊接的热影响区更因在焊接过程经受的温度不同,使其发生组织转变不同,有可能产生组织脆化和裂纹等缺陷;组装的错位、不同心度、不对中及强行组装留下较大的内应力等。所有这些缺陷如超过限度则会导致构件以及装备早期失效。操作和维修不当操作不当是金属设备失效的重要原因。如违章操作,超载、超温、超速;缺乏经验、判断错误;无知和训练不够;主观臆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等都是不安全的行为。某时期统计260次压力容器和锅炉事故中,操作事故194次,占745。设备是要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的,如对设备的检查、检修和更换不及时或没有采取适当的修理、防护措施,也回引起设备早期失效。8失效分析通常通过那几个程序?答:接受任务,明确分析对象、目的与要求调查研究:调查现场及收集背景资料失效件的测试:现场测试与实验室测试失效分析,确定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填空1、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绝对密实。2、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3、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4、软化系数大于材料认为是耐水的。5、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吸水性增强。6、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7、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抗冻性降低。8、脆性材料最宜承受压力。9、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用润湿边角来表示。10、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愈小,保温性能愈好。11、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来表示。12、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材料的抵抗变形的能力。13、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2克。14、材料的强度的确定视材料的种类的不同面而不同,对于韧性材料是以J/mm2作为指标的。15、选择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时,应选用导热系数较_小的材料,保证良好的室内气候环境。16、材料的强度的确定视材料的种类的不同面而不同,对于脆性材料是以抗压强度作为强度的。17、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18、一般来说,材料含水时比其于燥时的强度低。19、比强度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指标。20、材料的开口孔隙率越大,则材料的吸声性越好。二、名词解释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的质量。3、堆积密度是指粉状、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4、孔隙率指材料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5、密实度指与孔隙率对应的概念,即材料的实体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6、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容器的堆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7、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8、吸水性指材料与水接触时吸收水分的性质。9、耐水性指材料长期在水的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10、软化系数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11、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或液体渗透的性质。12、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结和融化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13、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14、比强度材料强度与其体积密度之比称为比强度。15、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16、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17、脆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18、韧性指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19、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20、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21、亲水性材料是指当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时,材料表面会被水浸润,此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22、憎水性材料是指当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时,材料表面不会被水浸润,此种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23、气干状态骨料的含水率与大气湿度相平衡,但未达到饱和状态。24、饱和面干状态骨料其内部孔隙含水达到饱和而其表面干燥。25、润湿状态骨料不仅内部孔隙含水达到饱和,而且表面还附着一部分自由水。26、热容量指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27、导热性指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28、比热单位质量的材料吸引或释放热量的能力。29、耐热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高温作用下,不失去使用功能的性质。30、耐燃性是指在发生火灾时,材料抵抗和延缓燃烧的性质,又称防火性。三、判断1、对于任何一种材料,其密度都大于其体积密度。2、将某种含孔材料分别置于不同的环境中,所测得密度值中以干燥状态下的密度值最小。3、材料的含水率越高,其表观密度越大。4、具有粗大或封闭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小,而具有细小或连通孔隙的材料吸水率大。5、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吸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