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丁榕班主任幸福,报告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丁榕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在于唤醒、在于鼓舞。职业型事业型发展型爱心+智慧、奉献+魅力、经验+创造、阅历+激情、专业+专家。观念、方法、途径一、我的幸福快乐有成就五步曲:择业创业苦中有乐乐业乐中施爱敬业爱中得福爱业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6种角色:1、做老师,为人师表;2、做父母,无微不至;3、做姐妹,亲密无间;4、做朋友,心心相印;5、做大夫治病救人;6、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心灵。我经常问自己:我是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做人的榜样?做到:以自信战胜自卑;以知足对待(来自:写论文网:丁榕班主任幸福,报告)名利;以坦荡傲视挫折;以淡泊化解贪婪;以平和抑制冲动;以宽容催化情感。我要不断完善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习教育理论、积累经验资料、探索教育规律。二、观念的更新以人为本1、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2、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自助3、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4、从人权的角度尊重人重在民主5、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1、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探寻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设计我的育人蓝图、变“被动”为“主动”2、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重在自助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变“要他做”为“他要做”。3、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变“劣势”为“优势”4、从人权的角度尊重人重在民主教师,绝不可以剥夺任何一个学生被人尊重的权利。变“说教”为“聆听”1)多一些民主少一些压制2)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求3)多一些尊重少一些责怪4)多一些自助少一些说教5)多一些幽默少一些讽刺5、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三、改进方法按需施教从了解学生的需要入手1、合理的需要给于满足2、过分的需要给于引导3、错误的需要给于纠正变“不许”为“许”四、拓宽途径1、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学校德育如一只大鹏,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正是这只大鹏的两翼,它必须同时扇动,这只“大鹏”才会腾空万里,展翅翱翔,德育才会呈现出无比的生命力。2、学习一点心理咨询技巧十个是与十个不是不是说教是聆听不是解答是领悟不是教导是引导不是训斥是接纳不是控制是参与不是解决问题不是遏制是疏导是协助成长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表面屈从不是造作是真诚是内心转变3、学习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在体验、感悟、参与中自助、自悟。充分利用学生、教师群体、家庭、社会、学校、网络、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立德树人。祝愿我们都能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丁榕老师的报告当好新时期的班主任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产生困惑,那么解决困惑,就要反思。我的反思是观念上存在“四多四不够”1研究教育的外化过程多,研究教育的内化过程不够2研究事多,研究人不够3研究共性多,研究个性不够4研究思想教育多,研究心理教育不够由此产生了我的思考:找到结合点,做到四结合1把教育的外化教育与内化教育相结合。2研究人与研究事相结合。3共性与个性相结合。4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第一把教育的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相结合为人格完善创造机会丁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令我折服。虽然她是一位从事初一到高三的班主任教师,但是她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我们小学班主任工作有着息息相通之处。尤其是“把教育外化与教育内化相结合”给我启发很大,受益颇深。这一观点体现了“从人本的角度宽容人,对学生的教育最终是变为?要他做?为?他要做?”。下面就是丁榕老师三节成功班会的案例:那是丁老师又新接一个高一班时,她发现来自各校的48名学生存在的问题非常大,自私到有一个学生近视想与同学串一下座,却无人理睬,丁老师当时很气愤,于是静下心来,她精心地设计了第一节班会课,题目是“难忘的初中生活成果展示会”,让每一个孩子尽情展示初中最闪亮的时刻。开班会时,她将桌椅摆成“u”型,请每个学生把最能展现初中实力的成果摆在桌子上,当同学们互相观看时,丁老师发现,在一堆生日卡桌前围的人最多,并听到一个男孩正读生日卡上的话:“你是校花,连哭都美。”再看看那个持有生日卡的女生,脸上神采飞扬,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时在校受宠时的情形,这节班会课的召开就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无声的教育,通过展示发现最棒的自己已属于过去。借着这个发现,丁老师又及时设计了第二节班会课,题目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演讲比赛,会上有一个学生讲述了她初中一位化学老师,当他发现自己患了晚期喉癌后,第二天毅然地来到课堂,他穿着笔挺的西装认真地给学生讲课,学生们劝他休息,可化学老师却说:“人的生命就是自然燃烧,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你们上课。”一直到他说不出话来,还坚持用手势给学生上课,学生们每天都是含着眼泪,认真地配合着化学老师,在中考成绩中她班的化学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听到这后丁老师和全班同学都被感动了,这时有学生提议请丁老师也说说心里话。面对一张张真诚的面孔,丁老师直言不讳的说:“说句心里话,现在的我真的不爱你们。”我爱的是刚刚送走的高三毕业班,因为他们和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感情历程。那是在一个新年元旦晚会结束后,当我把最后一个学生送回家,踏进自己家时,发现我唯一的7岁独生子被旁边盖楼的推土机砸死,学生和家长们闻讯后纷纷赶来,学生们哭着说:“老师,我们就是你的孩子。”有一个男生领来自己7岁的弟弟,让我留下一个,此时丁老师的心颤动了,她没有失声痛哭,更没有被这残酷的事实所击倒。第二天,她平静地走进课堂和学生们一起上课。听到这全班48个学生哭了,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喊到:“妈妈”。丁老师静静地说:“过去已属于死神,现在才属于自己”。今天的我,有决心想让你们变成最好的班。让它成为我们温暖的家,紧接着,丁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家”字,并说到:“家有了,我们应该为这个家做些什么呢,她给每个人一张纸,请写出自己的想法。”晚上,看着收上来的48张纸条,有34个想当班长,充满教育智慧的丁榕老师不失时机地设计了第三节班会“下棋”。丁老师将全班学生每4人一组,一男一女下棋,余者观棋,其中有意给一组少发一个棋子,由学生自己找东西代替,活动结束后,请同学们说体会,通过交流,学生们认识到活动中缺一个人也不行,少一个人也不能称之为集体,人人心中要有大局,要顾全大局,而全班的各项工作就是一盘棋,她出示了一张大棋盘纸贴在黑板上,并写出:生活要找准位置,请每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有的学生主动要做小卒,没有棋子的学生把自己找来的东西贴到棋盘外,边贴边说,哪里需要我,我就是那个棋子,此刻,丁老师趁热打铁,给学生发了48张聘书。从此,学生们乐此不疲地为这个新建立的家做着自己的工作。由于人人有事做,班级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正如雨果所言:生活就是要找准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价值。从人格的角度完善人助人自助促人自悟我要接着来谈的内容是丁榕老师讲座中的教育的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相结合中的另一个方面:从人格的角度完善人助人自助促人自悟。丁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学生经常打架,每次打完架自己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想改,可每次忍住了第二天,第三天早早的就得打上一架。班主任老师领这个学生来到教育专家那里寻求帮助。专家给了这个孩子一块木板。木板上画满了格子,专家还给了她一些钉子,并且告诉他,每次打完架就在木板的格子上钉一个钉子,等钉子钉满了,再来找我。那个孩子拎着木板回去了,以后每次打架就在木板的格子上钉一个钉子。终于有一天,格子钉满了钉子。那个孩子拎着木板又来到专家那里。专家笑着说:“很好,比我预想的时间长了许多,以后你每次打架不钉钉子了,忍住一次打架,在木板上拔掉一根钉子,等钉子都拔完了,再来找我。”孩子拎着木板回去了。从那以后,他每次想打架都想我要忍,忍住一次,就从木板上拔掉一根钉子。终于有一天,木板上的钉子都拔完了。孩子很高兴的又来到专家那里。专家说:“看来你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可是你看,现在的木板和原来的有什么不同?”孩子难为情的说:“比原来多了很多的眼儿。”专家说:“对了,你每次打架都会给对方的心灵造成伤害。”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真的改掉了爱动手打架的坏习惯。丁榕老师还讲了这样一个案例:在高三的一个班里,老师发现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浓,学习劲头不足。于是班主任老师想了这样一个方法。他带领全班同学填了三张到人才市场去求职的履历表。第一张填的是假如你高中毕业了,你的学历是高中等一些其它的情况。第二张表是假如你现在在理想的大学毕业了,学历是大学本科,第张履历表填的是假如你出国留学回来了,你的学历是留学博士生。填完三张表,老师就带领全班同学到人才市场。先拿出第一张表格,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高中学历太低了。然后换一家用人单位,拿出第二张表格,用人单位看到大学本科毕业,基本达到要求,比较满意。第三次拿出第三张表格,用人单位一看是留学博士生,马上态度就变了,又端茶,又拿椅子。应骋回来后,这个班的学生再也不用家长和老师督促,都能自觉学习了。所以说,教育学生要从教育学生的心开始,学生认识的角度提高上去了,不用别人管效果一样好,可见助人自助,促人自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第二研究人与研究事相结合更新育人观念以人为本是这次培训上丁老师的核心话题。她指出,现代教育要做到人和事结合是因为: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要求教师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不能脱离孩子的认知规律,更新过去教育中研究事多而研究人少的观念。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只有把人和事结合起来才能做到育人的真谛。丁老师刚开始说了这么一句话: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他,你就会理解他,但也不是光要人性,不要原则。对这句话,丁榕老师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生和一个心理咨询老师的对话。听全国优秀班主任教育专家丁榕报告有感汤阴实验中学梁舜南本周六,在县文化宫演播大厅有幸聆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的专题教育报告,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丁老师真的是在用心做班主任事业;她没讲高深的理论,但有扎实的工作,没有空洞的口号,但有具体的实例。丁榕老师用了大量生动、详实、感人的案例,分析了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德育工作问题上,丁榕老师建议班主任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改进教育方法按需施教、拓宽教育途径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教师群体、家庭、社会、学校、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立德树人。在报告中她强调,教育是情感的付出,是科学的创新,是艺术的创造;教育是爱的传递,其责任、义务、使命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观念必须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的途径必须拓宽。丁榕老师睿智的话语、激情的演讲、丰富的情感、精彩生动而又发人深省的案例,充分展示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使我学到了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丁榕老师的情感教育是德育过程中最深层的教育。她从情感入手,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把爱倾注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上。老师对学生的爱奠定了育人的感情基础。然而,学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