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共9篇)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3、研究外界条件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二、实验内容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三、实验仪器1、模块31块2、频率计模块1块3、双踪示波器1台4、万用表1块四、基本原理将开关S1的1拨下2拨上,S2全部断开,由晶体管N1和C3、C10、C11、C4、CC1、L1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振荡器的频率约为振荡电路反馈系数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5加到由N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5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射随器输出信号经N3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P1输出。五、实验步骤1、根据图5-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2、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1)将开关S1拨为“01”,S2拨为“00”,构成LC振荡器。2)改变上偏置电位器W1,记下N1发射极电流,并用示波测量对应点TP4的振荡幅度VP-P,填于表5-1中,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11RVe分析思路:静态电流ICQ会影响晶体管跨导gm,而放大倍数和gm是有关系的。在饱和状态下,管子电压增益AV会下降,一般取ICQ=为宜。3、测量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将频率计接于P1处,改变CC1,用示波器从TP8观察波形及输出频率的变化情况,记录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填于5-2表中。六、实验报告测量振荡器输出的频率范围七、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温度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通过做实验过程中懂得了很多的知识。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一、实验目的1.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振荡电路设计及电参数计算。2.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3.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EQ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二、实验电路图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利用EWB软件绘制出如图的西勒振荡器实验电路。2.按图设置各个元件参数,打开仿真开关,从示波器上观察振荡波形,读出振荡频率,并做好记录3.改变电容C6的值,观察频率变化,并做好记录。填入表中。4改变电容C4的值,分别为F和F,从示波器上观察起振情况和振荡波形的好坏,并做好记录。填入表中。5将C4的值恢复为F,分别调节Rp在最大到最小之间变化时,观察振荡波形,并做好记录。填入表中。四、暑假记录与数据处理1、电路的直流电路图和交流电路图分别如下:直流通路图交流通路图2、改变电容C6的值时所测得的频率f的值如下:3、当C4=时:C6=270pF时,f=1/T=/=C6=470pF时,f=1/T=/=C6=670pF时,f=1/T=/=、当C4=时:高频电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3、研究外界条件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实验内容: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实验仪器:1、模块31块2、频率计模块1块3、双踪示波器1台4、万用表1块实验原理:1、LC三端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相位平衡条件:X3=-(X1+X2)振幅起振条件:AoF12、西勒振荡器原理f0?12?L(C?CT)f0?12?L1(C4?CC1)C3220C1F?C11470C2振荡器性能振幅及波形:振幅的增加主要是靠提高振荡管的静态电流值。工作点偏高,振荡管工作范围易进入饱和区,输出阻抗的降低将会使振荡波形严重失真,严重时,甚至使振荡器停振。工作点低振幅减小,不易起振。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或一定的温度、湿度、电源、电压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程度。采用稳定性好和高Q的回路电容和电感;采用与正温度系数电感作相反变化的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电容;减小不稳定的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对振荡频率的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引起振荡器的实际工作频率偏离标称频率的程度。一般用下式表示:f?f?f?10f0f0晶体振荡器:石英晶体具有十分稳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谐振频率附近,晶体的等效参量Lq很大,Cq很小,rq也不大,因此晶体Q值可达百万数量级,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比LC振荡器高很多。3、电路原理图实验步骤:1、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1)将开关S1拨为“01”,S2拨为“00”,构成LC振荡器2)改变上偏置电位器W1,记下N1发射极电流Ieo,并用示波测量对应点TP4的振荡幅度VP-P,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2、测量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将频率计接于P1处,改变CC1,用示波器从TP8观察波形及输出频率的变化情况,记录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3、温度对两种振荡器谐振频率的影响。1)将加热的电烙铁靠近振荡管N1,每隔1分钟记下频率的变化值。2)开关S1交替设为“01”和“10”实验数据:实验分析:振荡器是不需要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它是无线电发送设备的心脏部分,也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主要部分。当振荡器接通电源后,即开始有瞬变电流产生。这瞬变电流所包含的频带极宽,但由于谐振回路的选择性,它只选出了本身谐振频率的信号。由于正反馈作用,谐振频率信号越来越强,即形成稳定的振荡。振荡器平衡的条件是AF=1,起振的条件为AF1.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主要取决于储能回路参数;振荡幅度则主要取决于电路中的非线性器件。实验四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3研究外界条件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二、实验内容1熟悉振荡器模块元件及其作用。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三、基本原理输图6-1正弦波振荡器将开关S2的1拨下2拨上,S1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3和C13、C20、C10、CC1、L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1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f0?12?L2(C10?CC1)振荡器的频率约为振荡电路反馈系数F?C13C16?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3加到由Q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射随器输出信号Q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6-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2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1)将开关S2的2拨上,构成LC振荡器。2)改变上偏置电位器RA1,记下发射极电流Ieo(?VeR10)填入表6-1中,并用示波器测量对应点的振荡幅度Vp?p填入表中,记下停振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3测量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将频率计接于J1处,改变CC1,用示波器从TH1观察波形,并观察输出频率的变化,的大小。1)计算反馈指数2)用示波器记下振荡幅度值3)分析原因五、实验报告要求1分析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F对振荡器起振条件和输出波形振幅的影响,并用所学理论加以分析。2计算实验电路的振荡频率f0,并与实测结果比较。六、实验仪器1高频实验箱1台2双踪示波器1台4.分别用5000p和100p的电容并联在C20两端,改变反馈系数,观察振荡器输出电压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3、研究外界条件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二、实验内容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三、实验仪器1、模块31块2、频率计模块1块3、双踪示波器1台4、万用表1块四、基本原理实验原理图见下页图1。将开关S1的1拨下2拨上,S2全部断开,由晶体管N1和C3、C10、C11、C4、CC1、L1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f0?12?L1(C4?CC1)振荡器的频率约为振荡电路反馈系数F=C3220?C3?C11220?470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5加到由N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5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射随器输出信号经N3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P1输出。图1正弦波振荡器五、实验步骤1、根据图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2、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将开关S1拨为“01”,S2拨为“00”,构成LC振荡器。改变上偏置电位器W1,记下N1发射极电流Ieo(=Ve,R11=1K),并用示波测量对应点TP4的振荡幅度VP-P,填于表1中,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测量值记于表2中。3、测量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将频率计接于P1处,改变CC1,用示波器从TP8观察波形及输出频率的变化情况,记录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填于表3中。六、实验结果1、步骤2振荡幅度VP-P见表1.表12、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分析测量数据见表2表23、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测量结果见表3表34、分析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F对振荡器起振条件和输出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