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处理,许昌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白晓萍,大家来找茬,抢救记录常常是: X年X月X时X分,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立即给于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 (在之前1个小时,2个小时还是氧饱和度正常,血压在正常范围等),现实情况,往往是: 突然发现患者病情突然变化 我们积极救治,精心护理,可患者还 我们救治确实积极吗?精心护理了吗?,实际情况,但实际是: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 只有突然发现变化的病情 潜在前兆风险我们发现了吗?关注了吗? ,我们的工作重点,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 避免患者非肿瘤原因、非正常死亡,如何发现,临床表现 监护仪 化验结果 系统的了解和熟悉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前的常见临床表现,烦躁 意识改变 呼吸 血压 氧饱和度 疼痛 化验,烦躁,烦躁是休克前兆,常最早出现 是疾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烦躁都有原因,要查找原因: 休克、心衰、缺氧、代谢性,意识改变,烦躁进一步发展,先兴奋后抑制 镇痛药过量 代谢性、呼吸性脑病等,呼吸异常,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呼吸表浅是病情变化的前兆 呼吸急促是缺氧的代偿性表现: 纠正缺氧患者面罩吸氧必须是5L/min以上,否则不如鼻导管吸氧(通气过度患者可低流量给氧加面罩),血压,休克早期心率快,血压稍高,高儿茶酚胺状态,忌用血管活性药物 常见升压药物的应用 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氧分压与血红蛋白含量无关 血红蛋白很低时,指脉氧饱和度仍可为100% 氧饱和度低于90%,不要立即经口气管插管,迷走反射,易心跳骤停 慢阻肺患者氧饱和度低,仍可耐受,疼痛,突然疼痛提示病情危重 消化道穿孔,肿瘤破裂,肠梗阻,肠系膜血栓,胰腺炎等 诊断不明时,禁忌药物止痛 老年人病情重于症状,化验,红细胞压积(HCT): 低是真低,高不一定真高 乳酸(Lac) : 反应微循环代谢 乳酸清除率更好的反应休克纠正情况,身、心、社、灵四位一体护理,身:躯体、生理;身体结构形态,生理机能 心:情绪、认知、行为 社:社群需要 灵:人生意义价值,信念与信仰,灵性状态,身、心、社、灵四位一体护理,加强危重疑难患者护理 做一个思维型护理人员 全人、全程、全心护理患者,糖尿病症状观察与护理,第一节 典型症状,糖尿病常见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 为非特异性症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具有这些症状。,一、常见诱因,应激状态:创伤、大手术、突发急性疾病、长期慢性疾病; 饮食:大量食用含糖饮料及含糖食物; 运动不当:缺少运动或运动过量; 精神因素:精神创伤。,二、主要表现,血糖浓度增高,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 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 排尿次数也增多,12小时就可能排尿1次,有的患者甚至每昼夜排尿可达30余次。,二、主要表现,由于大量糖分经尿丢失,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患者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二、主要表现,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其结果使体内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患者体重减轻、严重者较短时间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三、护理措施,每日补充水分,尤其在夏季,避免因脱水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及休克等严重后果。但要注意勿饮用含糖饮料,如可乐、橙汁、糖水等,以免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加重病情; 消瘦患者适当增加食物摄入量,合理膳食结构,使体重趋于理想化;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计划; 心理护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消极事件。,三、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烦躁不安、嗜睡、呼吸深快、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症状,应考虑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应及时救治。 教育患者应定期做好血糖、尿糖、血脂、血压、体重等监测,做好记录,若空腹血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体重增加或下降明显时,及时就医。,第二节 其他症状,一、恶心与呕吐,1. 常见原因 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胃动力下降; 药物因素,如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 胆道结石、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意外,如急性脑出血 出现应激胃溃疡。,2. 评估 询问服药史、进食情况; 评估患者有无腹痛、发热、眩晕,疲乏无力、焦虑、抑郁等; 评估患者恶心与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与进食是否有关; 评估患者呕吐前可有流涎,呕吐是否为喷射性等。,一、恶心与呕吐,一、恶心与呕吐,3. 护理措施 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监测血气、电解质等指标;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血容量不足表现; 观察失水征象: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减低 、尿量减少、体重减轻等症状; 记录呕吐物的次数、量、性质、颜色及气味; 遵医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静脉补液,使用胰岛素积极纠正高血糖、酸中毒,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清新,避免不良刺激,呕吐时注意防止误吸,及时清除污物, 保持患者个人清洁,使患者感觉舒适; 饮食调节:给予低纤维、低脂饮食,少食多餐,保证机体正常热量及营养的摄入; 心理护理:应用放松技术,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减少呕吐发生,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 积极寻找原因,避免和消除诱发因素。,二、腹泻与便秘,1. 常见原因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合并肠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药物因素:如口服二甲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降糖药。 2. 评估 询问服药史、进食情况;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失水表现及腹部体征; 评估便秘发生的时间,每周大便的次数,每次排便的时间,有无伴随症状; 腹泻患者评估其大便次数、性状、颜色、量,有无伴随症状及脱水体征。,二、腹泻与便秘,3. 护理措施 严密监测血糖变化,腹泻患者必要时监测血气、电解质等指标。 腹泻患者护理措施: 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并记录患者排便的次数、性状、颜色和量,注意有无伴随症状及脱水体征; 腹泻严重者必要时予以禁食,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及酸碱平衡; 忌烟酒,忌食辣椒、咖啡等食物,病情允许时给予少渣、低脂、易消化、低纤维的饮食,多饮水; 观察肛周皮肤情况,嘱患者便后温水清洗肛周,必要时外用氧化锌软膏等保护肛周皮肤。,二、腹泻与便秘,3. 护理措施 便秘患者护理措施 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低糖的水果及含有粗纤维的糙米、玉米等食物,以增加肠蠕动,鼓励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ml;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立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晨起饮用温水促进排便,避免抑制便意 避免久坐不动,多做放松性运动 进行适当的锻炼,每日行肛周舒缩运动,增加肛周肌肉的收缩能力 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姿势尽量放松,以免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药或灌肠治疗,并注意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指导患者调节好情绪和心理状态。,三、疼痛腹痛或下肢静息性疼痛,1. 常见原因 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有关。 2. 评估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有无其他的不适症状; 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评估患者有无上腹部灼痛等消化道症状; 患者伴有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评估患者有无上腹部的胀痛。患者出现便秘,评估有无下腹部胀痛表现; 患者伴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评估有无下肢及足部的感觉异常(足部有烧灼感、过电感,蚁行感等)及疼痛感(多为刺痛、抽搐性疼痛),严重时患者可表现为坐卧不安,影响睡眠。,三、疼痛腹痛或下肢静息性疼痛,3. 护理措施 血糖控制; -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 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指标适当放宽 下肢和足部疼痛的护理。 每天用温水洗足,局部按摩,勿穿紧身衣裤,以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 宜穿合适、宽松、干燥、清洁的鞋袜 评估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四、意识障碍,1. 常见原因 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昏迷; 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引起的脑卒中,心源性休克等。 2. 评估 评估患者有无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昏迷相关的症状; 评估患者有无低血糖症状,血糖3.9mmol/L; 评估患者有无脑卒中,心源性休克等症状。,五、发热,1. 常见原因 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引起发热,其原因有多种。主要是因为高血糖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使免疫功能受抑制,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抵抗能力降低所致。 2. 评估 体温上升期:评估患者有无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持续高热期:评估患者有无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体温下降期:评估患者有无皮肤潮湿、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丢失,血压下降虚脱或休克等临床表现。,五、发热,3. 护理措施 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以利减少能量消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足够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定期监测血糖,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排除;,五、发热 3. 护理措施 口腔护理:由于发热时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易出现口腔感染,应于晨起、饮食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皮肤护理:退热期出因患者出汗较多,应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的患者,应协助改变体位,防止发生压疮; 必要时吸氧:高热期由于患者呼吸心率加快,易引起缺氧,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病情:如心率、呼吸、血压、意识、皮肤黏膜等,监测血糖、电解质。,六、心律失常,1. 常见原因 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2. 评估 评估患者心血管疾病病史、家族史; 评估患者有无应激、感染、手术麻醉等可致猝死的诱发因素; 评估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有无心动过速; 评估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胸闷、胸痛、心悸、休克等临床症状。,六、心律失常,3. 护理措施 体位: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明显时应采取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严重心律失常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休息与活动: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分的休息与睡眠;根据心脏功能安排活动强度; 给氧:出现缺氧表现应给予24L/min氧气吸入; 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静脉用药时速度要缓慢,必要时在心电监护下使用;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如心率、呼吸、血压、意识、皮肤黏膜等,监测血糖、电解质; 心电监护: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要立即报告医生,发生猝死时配合医生立即进行抢救; 评估跌倒、受伤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www.themegallery.com,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早期处理 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THANKS,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