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数学科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每节数学练习课堂中。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优化练习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数学练习课散发新课程的气息,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们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任何年龄的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我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知识的能力差距很大。然而,我校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必然显得死板、机械、沉闷,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脚踏西瓜皮,练到哪里算哪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得不到主动的发展;也没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探索如何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的要求并给予切实指导的研究,也是为好落实和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推动我校小学数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二、研究目标及内容1、研究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堂中的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进学生“生成”达成,提高教师有效练习教学的策略,使学生更快速、更深刻地巩固知识,更熟练技能,同时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内容:(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2)探讨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型的练习设计策略研究。2、建构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研究内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3、探索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练习课的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作业,能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研究内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三、研究方法与过程(一) 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和问卷法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抽样法、观察法、数学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1、抽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按一定的方式从各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为课题的研究作一个全面了解。2、问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在实施阶段之前和实施阶段之后各设计一套问卷,为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提供有效的数据。3、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学困生课堂练习的各种情况,采取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于其他摄像、照片等,注视课题研究的现象,探寻课题研究的本质的方法。4、数学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一些课题研究在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及时总结、修改、不断完善,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二) 研究进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 年 3 月至 2011 年 8 月)(1)制定课题方案与申报工作。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做好成员分工。(3) 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 年 9 月至 2014 年 3 月)(1)确定发展目标。培训参与研究的人员,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定时交流研讨,做好阶段小结。(2)通过和实验教师的共同研究,撰写实验方案。(3)前测,调查问卷(一)。(4)开展评价活动、验证实验方案。(5)注意资料收集归档。(6)后测,调查问卷(二)。(7)积累实验案例,分析实验效果。(8) 初步评选优秀案例及论文。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 年 6 月至 2014 年 8 月)(1)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2)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3)指导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实验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研究报告及相关教学论文,优秀研究案例等,总结研究成果。四、预期成果及推广应用(一)文本成果1、研究报告: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及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 ;阶段性报告(研究过程及成果) ;结题报告(研究结论及观点、存在问题及今后方向) 。 2、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东怡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精编 ;3、形成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论文东怡小学数学论文集 ;4、形成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东怡小学数学练习课优秀课例 、 东怡小学练习课案例分析 ;5、进行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教后探讨与总结并作文字记录。(二)非文本成果通过本课题研究,对学生来说,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实践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发挥,减低学生练习时的疲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猜想、证明、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尽情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对教师而言,探讨出“有效练习的途径” ,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全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三)推广应用1、探索并形成我校小学数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课堂的有效性策略,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练习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数学练习在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能力;2、通过实验,形成若干系列化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有效性的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4、发挥小学数学练习课堂教学有效性练习在评定检测学生数学成绩方面的评价功能,以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本课题研究可以在所有小学学校数学科广泛应用,其价值在于能使师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真正魅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