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航空卫生保健与急救,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1998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哮喘会的开幕日上,全球哮喘病防治创议委员会与欧洲呼吸学会代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开展世界哮喘日活动,并将当天作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从2000年起,每年都有相关的活动举行,但此后的世界哮喘日定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定义: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1.气道炎症由多种炎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如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 2.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 全球:逾3亿哮喘患者 (1%-30%) 我国:逾3千万哮喘患者(0.5%5 ) 根据WHO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哮喘死亡人数约为25万人,其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有上升趋势。,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支气管哮喘,其发病有许多因素参与, 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 环境因素: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等,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主要包括: 1.变态反应学说 2.气道炎症学说 3.神经-受体失衡学说 4.遗传机制 5.呼吸道病毒感染等,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 气道炎症学说认为:哮喘是一种涉及多种炎性细胞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气道炎症是各型各期哮喘的共同病理学特征,是哮喘的本质,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病理改变:变态反应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 早期表现: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气道内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平滑肌痉挛等可逆性的病理改变, 晚期表现:随疾病发展病理学变化逐渐明显,支气管黏膜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液腺增生、基底膜增厚,支气管平滑肌增厚,粘膜肿胀充血,形成粘液栓塞致肺不张发生,最终形成不可逆性通气功能障碍,使得通气功能明显降低。,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 1.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2.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 3.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 不典型哮喘:发作性咳嗽和胸闷为主要表现,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咳嗽)。,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典型体征: 1.呼气相延长,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但轻度哮喘哮鸣音可不出现; 2.部分危重病人因气流严重受限导致哮鸣音可消失,临床上称为“静止肺”,预示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呼吸骤停。 3.发作其可有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呼吸因减弱等肺部过度充气的体征。 4.严重时可有发绀.大汗.颈静脉怒张.奇脉等体征。非发作期可无阳性体征。,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典型体征: 颈静脉怒张 发绀,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哮喘分度与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 1.急性发作期: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在原有基础上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并见呼气气流明显降低。 2.慢性持续期: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程度地出现哮喘症状; 3.临床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哮喘诊断标准:符合以下(13)+5,或4+5者可以诊断哮喘: 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运动、各种理化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4.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任一项: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PEF昼夜变异率20 5.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第十章 常见疾病案例,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鉴别诊断: 1.心原性哮喘:常见于左心心力衰竭,冠心病及二尖瓣狭窄等;阵发咳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广泛的水泡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奔马律。胸部X线检查时,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长年存在,有加重期。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水泡音。支气管肺癌 3.肺癌:导致支气管狭窄、感染及类癌综合征,可出现喘鸣或类似哮喘样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但肺癌咳嗽可有血痰,痰中可找到癌细胞,胸部X线摄片、CT或MRI检查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患者乘机注意事项: 1.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多进行户外锻炼,以增强机体对各种过敏物质的耐受性。 2.乘机前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尘埃等物质,避免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鱼、虾及蟹等。 3.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如酮替芬、曲尼司特等药物。 4.若已确诊随身应携带紧急有效的吸入气雾剂及辅助药物。 5.飞机上若哮喘急性发作,应立即使用随身药物,并通知乘务员申请吸氧。,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机上乘客哮喘常见情况: 1.首先出现胸闷,10分钟后出现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苦难,伴哮鸣音。被迫端坐位,不能平卧,发作几十分钟到数小时可自行或治疗缓解。 2.先兆期出现无痰干性咳嗽,发作时咳嗽减轻转为喘息为主,待缓解期是支气管痉挛及粘膜水肿减轻时,大量稀薄黏性痰咳出,合并感染时为黄色脓痰。 3.较严重时出现胸痛、呕吐及大小便失禁等,当持续重度发作时可有头痛、头昏及昏迷等。,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空勤急救措施: 1.首先询问患者既往病史,是否曾经发作或诊治过。 2.询问协助患者寻找随身携带紧急治疗药物,如吸入喷雾剂等。协助完成自我救治。往往吸入2-5分钟内即可起到明显缓解效果。 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予以吸入湿化氧气,以纠正缺氧并可稀释痰液。 4.广播寻找医生,必要时可进行紧急又创操作。 5.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如出现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一般吸入氧浓度3050, 并应注意湿化。 有CO2潴留时 低流量持续吸氧( FiO230 ),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常用治疗哮喘药物: 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 1控制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2受体激动剂、缓释氨茶碱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剂量的药物等。 2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其中包括速效吸入2受体激动剂、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2受体激动剂等。,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常用缓解药物: 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吸入2激动剂,常用的药物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作用机制: 激活肾上腺受体 松弛平滑肌解痉平喘 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收缩、起效快、副作用小支气管扩张效应是茶碱的1000倍,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十章 常见疾病案例,第二节 航空性中耳炎,定义:一般在耳咽管通气功能良好的情况下,飞机在升降时,通过耳咽管的调节和人为地做主动通气动作,就可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此时仅有耳胀感或轻微的听力障碍,但不会造成耳部损伤。如果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症候群称为航空性中耳炎。 导致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平衡的原因: 1.咽鼓管功能异常(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鼻咽部肿瘤等); 2.飞机飞行高度改变时; 3.飞机下降速度过快均可导致发病。此 4.入睡旅客、昏迷病人、精神过于集中的机组人员也容易患耳气压伤。,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二节 航空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主要与耳的解剖特点相关 耳解剖结构: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中耳与鼻咽部之间有一弯形而狭窄的管道称为耳咽管,此管开口于中耳鼓室前壁的外上方,一端开口于鼻咽侧壁,鼓室为一含气的密闭空腔,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内借耳咽管与鼻咽部想通,所以耳咽管是鼓室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耳咽管平常呈关闭状态,具有单向活门的特点,其具有保持中耳腔与外界气压平衡和排除分泌物功能,在做吞咽、哈欠等主动张颚运动时才开启,气体向鼻咽部溢出,维持鼓室内外压力的平衡。,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二节 航空性中耳炎,发病机制 :在飞行过程中,当飞机上升时,外界气压降低,鼓室内形成正压,当正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耳咽管被迫张开,气体向鼻咽部溢出,内外压力相对维持平衡。当飞机下降时,外界压力逐渐增加,鼓室内形成负压,当负压达到一定程度,如耳咽管不能及时开发,鼓室内外压力差过大,气压平衡失调,就可导致中耳气压损伤。 常见原因:1、睡眠、昏迷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无法进行吞咽、哈欠等主动张颚运动。 2、在不适时未能及时做出预防性张颚运动。 3、导致耳咽管堵塞或狭窄的疾病:如上呼吸道炎症、鼻腔炎症引起的变态反应,导致的一系列变态反应。,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二节 航空性中耳炎,临床症状: 自觉症状:包括耳内堵塞感、耳鸣、耳痛及听力下降,严重时鼓膜破裂、眩晕甚至失听等。 检查所见:可以表现为鼓膜充血内陷、鼓室积液(稀薄的金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或鼓室积血(粘膜血管破裂,鼓室内积留新鲜血液),严重时还可出现鼓膜破裂。,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二节 航空性中耳炎,空勤预防措施: 1、飞机在下降过程中,若耳部有胀满感或听力下降感时,及时做吞咽口水、鼓腮、咀嚼口香糖等张颚运动,这样可使耳咽管开启,维持鼓室内外压平衡。 2、乘机前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部炎症等疾病时,最后待疾病治愈后在择期飞行。,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第二节 航空性中耳炎,空勤急救措施: 1.首先仍是指导患者进行吞咽、捏鼻吞咽、抬舌等张颚运动,一般当鼓室内外压平衡就可迅速缓解症状。 2.鼻腔喷入1%麻黄素,使耳咽管道黏膜血管收缩,阻止粘膜进一步充血水肿堵塞管道。 3.若耳道少量流血或存在鼓膜破裂,可先用酒精消毒外耳道,再用无菌棉擦拭清楚残留血液,用无菌棉球堵塞外耳道,待进一步诊治。 4.待诊治后必要时还需性抗感染治疗。,第十章 飞行中乘客突发疾病,本节结束,第四章 飞行人员的营养要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