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二甲评审自查材料泾川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评审自查自评报告医院概况泾川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84年3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一所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医院占地面积138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2350平方米,核定病床290张,担负着全县万人及周边市、县群众基本医疗、疾病预防、康复保健、急诊急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XX年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二级甲等医院”,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目前医院在职职工1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5人占在编人数的70%;工勤人员20人,占在编人数的30%。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3%,初级专业技术人员8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本科学历31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17%,大专学历89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50%,中专及以下学历59人,占全职工总数的33%。,XX年全院共接待门诊患者5441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0%;收治住院患者7835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1%;业务收入元,较去年同期上升%,职工收入较上半年同期增长了%。医院占地面积138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2350平方米,核定病床120张,拥有500mAX光机、CR、C型臂、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彩超、偏瘫治疗仪、中药熏蒸仪、电动牵引床等大中型医疗设备40多台,固定资产3200多万元。在发展过程中,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并举”的办院方针,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质量,转变服务方式,完善内部管理,创新管理机制,逐步走出了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XX年被共青团泾川县委、泾川县卫生局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XX年5月,肝病科、风湿病科被平凉地区行政公署卫生处确定为中医重点专病专科,在治疗肝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运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独立治疗的效果;XX年12月,在县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肝胆手术,填补了县内该领域内的空白,在该项目的带动下,外科、骨科手术技术大幅度提升,社会影响波及周边县;XX年10月新成立的康复理疗科是目前我县唯一的康复治疗中心,拥有当今国内最先进的腰椎三维牵引机、颈椎电脑牵引机等诊疗设备,能开展各项中医适宜技术,同时运用“冬病夏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较为显著。妇产科在处理各类难产、腹式、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危重病人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XX年3月,被县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骨外科、内儿科、妇产科全部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XX年7月和XX年6月,院党支部被中共泾川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XX年2月被平凉市文明办、平凉市卫生局授予“文明服务示范集体”称号;XX年12月被泾川县总工会评为“先进基层工会组织”称号,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发展过程中,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经变迁,事业充满艰辛,发展得到壮大。在今后的发展中,医院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祖国医学,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结构,优化资源,科学发展,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彰显中医特色,为着力打造泾川人文中医、生态中医、品牌中医而努力奋斗!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一)医院坚持中医院的办院方向,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医院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技术市场定位和功能。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确定发展规划的落实制定相关的落实措施。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计划,有明确的资金投入和落实措施。(二)每年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制定综合考核办法。极鼓励提高临床疗效。中药使用占药品使用比例:XX年中药饮片为、中成药;XX年中药饮片为:%、中成药。XX年中药饮片为,中药饮片同比增长3、中成药。(三)积极发挥公立医院作用,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医院长期目标责任。分别对口支援了,红河乡卫生院、泾明乡卫生院、罗汉洞乡卫生院、荔堡中心卫生院。组织专家义诊,免费培训医疗骨干。二、队伍建设(一)制定了泾川县中医医院人才队五年建设规划,不断引进人才。建立系统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考核、评价制度和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医师考核办法。按要求合理配备人员。(二)医院每年业务收入的2作为人才培养经费,重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和进修学习。制订泾川县中医医院职工培训方案,泾川县中医医院教学管理办法,开展继续教育和人才梯队建设,强化中医药知识培养,每年举办西医学中医培训班,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理论知识水平,XX年中医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201O一XX年经过“西学中”班系统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比例逐年增长,中医医疗人员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求人员比例为。医院领导班子4人,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系统培训100。(三)努力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建立了重点专科带头人继承人选拔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名老中医继承工作,对医师进行考核,强化中医重点专科和人才培养,建立了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使用机制,促进重点专科带头人尽早成才。医院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和奖惩制度完善。三、临床科室建设(一)规范科室命名,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医院门诊、病房、急诊的设备、人员配备符合要求,临床科室能够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上级医师能够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诊治,及时开展危重症、疑似病的讨论。制定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手术科室制定了常见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制定实施方案,医师能熟练掌握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并在诊疗中得以体现。(二)严格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诊治过程中,辩证使用中成药,门诊用药坚持合理配伍。(三)加强中医“三基知识”培训,医生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和急危重症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不断提高。(四)为提高中医诊疗水平,购置中医诊疗设备21种、88台件,基本满足临床中医药诊疗的需求。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采用非药物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数218,临床科室均设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并开展诊疗项目。(五)常年调剂使用的院内制剂余种,门诊处方中药处方占总处方量的,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四、重点专科建设怀远县中医院持续改进活动自查评估报告根据省中医管理局、市卫生局要求,我院对照中医院等级评审整改建议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为了保证相关专家对我院的检查评估工作能顺利通过,我院成立了以周广春院长为组长的持续改进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全院进行广泛动员,对照二级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分解落实任务,5月11日至13日,院持续改进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二十二名相关专业人员分成管理组、重点专科组、临床组、药事组、护理组、检验输血组、影像组、医院感染八个组,用三天时间对我院迎查准备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情况如下:一、医院基本情况我院始建于1984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断努力,1998年被评审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安徽省示范中医院,并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集体、省卫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等多项光荣称号。XX年被省司法厅授予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单位,XX年被评定为安徽中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XX0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450张,开放床位457张。XX年医院业务收入亿元,年收住病人22556余人,病床使用率102%。年门诊量18万人次,门诊中药使用率63%,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51%。医院现有员工484人,专业技术人员412人,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06人,中医博士1人,硕士6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71人,一级临床科室9个,科室命名规范,其中肛肠科、针推康复科、骨伤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开展中医诊疗项目85项;医院设备先进,总价值3000多万元,其中,中医诊疗设备占%;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医院环境有小桥流水、猴园、鸟园、长廊、假山、喷泉及文化长廊等设施,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文化;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配置了HIS、电子病历、LIS等系统。二、对照评审标准,自查评估情况根据二级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分组对照各类指标,进行逐项自查评分,评估情况如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医院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政策,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总结,通过制定鼓励措施,落实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相关指标,强力打造中医特色科室,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功能。并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乡村两级中医药扶持力度,对乡村医师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指导,接纳乡村医师免费来院进修培训。医院认真贯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建立医院管理制度并依据上级新政策及时更新,并对确定的核心指标定期检查督导,医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督促执行落实。医院建立引导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科室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作为重要目标。加入国家中医适宜技术视频网络平台,积极组织收看课程培训,参加相关视频会议,接受或提供远程中医技术指导。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人员配备的相关要求。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达到64%,医护人员均参加了中医药知识培训。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78%。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70%。按照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临床科室科主任中均具备中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功能和任务基本一致。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和人才激励机制,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率达到100%。科室建设与管理:医院临床科室设置合理,科室命名规范。同时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以及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发工作。医院按有关要求,合理配置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和中医综合治疗项目达85项。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处方书写、门诊中药处方、饮片处方比例均达到评估标准要求。门诊走廊、候诊区和住院部走廊宣传的中医药知识中,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与所在科室的中医药特色相结合。中药候药区宣传中有中医药相关知识。我院成立了治未病科,努力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我们选派人员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主要学习中医药方面的服务理念、(转载于:写论文网:二甲评审自查材料)服务意识和服务知识,不断提高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水平。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的推广实施医院不断加强科室建设和管理,制定了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不断完善和改进。重点专科还制定了本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