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二胡千金材料中国的拉弦乐器二胡我们中华民族的乐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像二胡这样的拉弦乐器,就是民族乐器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传统乐器领域中,二胡形成的历史较短,但由于其具有多变的演奏手法,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近于人声而富有表情的音色,因而在当前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胡原名南胡,或称胡琴。它是由琴筒、琴杆、弦轴、琴托、琴弦、琴马、千斤和琴弓组成的。琴筒是用木材制作而成,其形状以六角形的居多,也有圆筒形、八角筒形、扁圆形、扁六角形的。琴筒的一端用蛇皮蒙住,另一端装上雕花音窗。琴杆插立在靠近琴筒前端约14处,琴杆的上端安装上、下两个弦轴,上弦轴装内弦,下弦轴装外弦。琴筒下装有琴托,琴托上装有固定琴弦的支撑装置。琴弦用的是钢弦或尼龙弦,弦的上端绕在弦轴上,下端拴在琴托上的固定弦的装置上。琴弦通过琴马架在琴筒上。琴马是用木或竹制作成的,它的作用是将琴弦的振动传递到琴筒里而产生共鸣。琴马的质地和架设位置与音色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可用铅笔头或纸卷等来代替琴马。在琴杆上还设有“千斤”,所谓“千斤”就是将一截丝弦绕在琴杆上并将琴弦松松地缚在一起,千斤的位置在上弦轴到琴筒之间距离的约13处。千斤可以上下推动,它的最大作用是调节弦的有效长度,使琴弦的有限长度限定在千斤与琴马之间。调节千斤的高低就可以调节音的高低,对演奏过程中的临时变调甚为方便。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了一种双“千斤”的二胡,这种二胡除了一个固定的千斤外,还在固定千斤的下面装设了一个活动的千斤。这样的改革使二胡的音域向下扩展了四至五度。琴弓是用细竹杆和马尾毛制作成的。二胡性能灵活,能演奏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尤擅于演奏歌唱性的旋律。二胡的左手演奏技巧的变化比小提琴更为丰富,左手在弦上的各种滑奏装饰,特别是运用不同指压造成的音量变化成为二胡独特的演奏技巧。作为颇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二胡得到了许多民族音乐家的青睐,如大家熟知的瞎子阿炳,将二胡演奏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其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感人至深,千古流传。二胡,拉弦乐器,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巨大成就,高度赞颂了建设者们以主人翁姿态忘我劳动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深情厚谊。十级:一枝花张式业改编。高亢激昂而悲壮的音调,较好地表现了这位遭人陷害而深陷险境的打虎英雄的形象气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刘长福改编。乐曲描绘了塔吉克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腾场面和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浅析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二胡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红蕾甘肃兰州摘要:二胡,又称“二弦”、“南胡”、“楠胡”、“嗡嗡”、“嗡子”等,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广泛流传于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关键字:二胡的历史二胡的构造一、二胡的历史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近代时,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国潼等。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二、二胡的构造二胡由琴皮、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弓、琴码、千金等组成。琴皮:有两种,分别是蟒皮和蛇皮,其中蟒皮最佳。琴皮是二胡重要的发声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于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蟒皮的鳞片越大,音色则越好。琴筒:是二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琴杆:又名琴柱。是二胡的支柱,也是躯干。不仅起着上下连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于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老红木、好乌木、紫檀木还有乌杨等。其中,前三者最好,乌杨差些。琴轴:又名琴轸,一般分为木轴和机械轴两种。木轴用黄杨木、红木、乌木或其他木材制成,其中以黄杨木为最好,因为它的质地硬而有韧性,调弦时既滑润又不容易跑轴。机械轴即一般所说的螺丝轴,调弦时转动轻便自如,既不费力又不跑轴,特别适合于用金属弦的二胡。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目前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现在大多采用金属弦。琴弓: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杆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中。弓杆的软硬和弹性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毛的,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黑马尾次之。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尾,一端装有活螺丝用来调整弓毛的松紧度。琴马: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千斤: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三、二胡的保养一把好的二胡,如果保护的好,不但能延长寿命,而且时间越长,音质越纯、越柔和。二胡的保养除了要用琴盒加以保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二胡应注意避免阳光的直射,以免木料变形和开裂;2.在北方使用应避免靠近取暖设备,使用完毕放回琴盒内;3.在江南地带每年6月份雨季或其他地区连续潮湿的季节时应在琴盒内放些“樟脑”,以免蟒皮和琴弓被虫蛀;4.为了使二胡达到最长的使用寿命,建议使用完毕后把琴弦放松,使二胡的琴杆和蟒皮可以经常得到休息,延长使用寿命;5.每次练完琴后,应随时将弓杆上的螺丝拧松,以保持弓杆的弹力;6.弓毛要注意取挂弓子时,不要扯断弓毛,勤擦松香,不要用手接触弓毛。二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蕴含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二胡音乐是我们的民族音乐,我们民族的骄傲,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二胡更进一步的推向世界。参考文献:【1】赵砚臣:怎样演奏二胡河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2】张韶:二胡广播教学讲座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3】袁静芳:民族器乐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