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二路充电器实习报告制作充电器实习报告一、制作充电器目的以及要求1、目的:学会看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焊接电路;制作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充电器。2、要求:能够独立的成功按照电路图将充电器电路焊接出来;充电器具有的数据指标:1)输出电压:交流220V,直流3V,6V2)最大输出电流:500mA电池充电器:左通道充电电流5060MA(普通充电);右通道充电电流110130mA3)稳压电源和充电器可同时使用,但两者电流之和不能超过500mA。二、制作充电器器材及工具介绍电烙铁、焊锡、吸锡枪、万用表、充电器套件三、充电器原理1、充电器电路图2、电源变压器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3V、6V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是由调整元件比较放大,基准电压和取样电路等几部分组成稳压电路原理图稳压电路原理图VT1、VT2是复合管作为电压调整管,LED2为发光二极管同时又有稳压管的作用,提供基准电压,R3是它的限流电阻,它们在一起组成稳压电路。电阻R4/R5和R6组成分压器,其作用是把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取出一部分,加到由VT3组成的放大器的输入端,所以叫做取样电路。VT3是比较放大管,R1是它的集电极负载电阻,也是VT2的基极偏置电阻,它将基极的取样电压与发射极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将其差值进行放大。从VT3集电极输出的信号直接加到复合管VT1和VT2的基极。VT3输出电流控制电压调整管c、e极间等效电阻的大小。C1、C2、C3是滤波电容。C2、VT1、VT2、R1又组成有源电子滤波电路。6、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部分从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经过电阻R7后,在VT4集电极产生压降,对电池进行普充。快充部分原理与普充电路原理相同,但由于R9阻值比R7阻值小,而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一定,因此在快充电路产生的电流大。普冲是R7部分,快冲为R9部分,两者的区别是快冲电流远远大于普冲电流。在充电电路中VD5和VD6起到了保护电路的作用,例如,当电池充满电时,VD5阴极电压为3V,远远大于阳极电压,VD5截止;LED3和LED4是充电显示作用,二极管电压为稳定时,恒亮,显示电池已充满。充电原理图如下四、制作对讲机的具体步骤清查元器件的数量与质量,对不合格的元件进行及时更换;确定元器件的安装方式、安装高度,例如:三个电解电容要倒着放,否则充电器的盖子将无法合上。进行引脚处理,不能从引脚根部弯曲,尽量把所有字符的元器件置于易于观察的位置,字符应从左至右,从上到下;插装:根据元器件位号插装,不可差错,对有极性的元器件,插孔时应特别小心;焊接:个焊点加热时间即用锡量要适当,对耐热差的元器件应使用辅助工具散热。防止虚焊、错焊,避免因拖锡造成短路;焊后处理: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对缺陷进行修补,必要时用无水酒精清洗电路板;改后拧上螺丝:盖后盖前需检查:1所有与面板孔嵌装的元件是否正确到位;2变压器是否座落在安装槽内;3导线不可紧靠铁芯;4是否有导线压住螺钉孔或者散落在盖外;五、充电器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总装完毕,按原理图及工艺要求检查整机安装情况,着重检查电源线、变压器连线、输出连线及两块印制板的连线是否正确、可靠,连线与印制板相邻导线及焊点有无短路及其他缺陷。一切正常时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得电源插头二引脚间的电阻大于500以上,即可通电检测。1、测试:接通电源,绿色通电指示灯亮;在测好电阻后通电,拨动S1,电压值分别为和,符合要求,但是拨动开关S2后电压值变为0,经检查是开关S2是一个坏了的元器件,换下开过S2后,可以转换极性;充电电流:充电通道内不装电池,置万用表于直流电流档,当正负表笔分别触及所测通道的正负极时,被测通道充电指示灯亮,所显示的电流值即为充电电流值,测得的电流为64mA和154mA。2、调整:若稳压电源负载在150mA时,输出电压误差大于规定值的10%时,3伏档更换R4,6伏档更换R5,阻值增大电压升高,阻值减小电压降低;若要改变充电电流值,可更换R7,阻值增大,充电电流减小。阻值减小,充电电流增大。3、测试结果:拨动开关S1,用万用表测出电压值分别为和;拨动开关S2,用万用表测出电压值分别为-和-;测得快充和慢充的电流值分别为154mA和64mA,所测量的结果均符合要求。六、心得感受之前一天我们进行了焊接实习,通过一天的反复练习我对焊接的技术已经很娴熟了。这次能真正的自己做一件东西我感到非常兴奋,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按照步骤对主板进行了焊接。虽然其间由于一时疏忽把自己的手指烫伤了,但我仍然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第二天我开始按照说明对自己心爱的成品进行检测和调试,同时对其工作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也成功的解决了。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一件硬件产品,从开始操作到最后手握自己的成品我都感到非常的兴奋。通过这次实习,既使我巩固了专业知识,也让我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有,我明白了实际操作中不会像理论上一样,可能产生许多实际问题,我们除了需要过硬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因为有时候可能某个细节出现了问题很难发现,这是我们就要耐心的找到问题根源并解决它。很感谢这次实习让我巩固了知识同时也获得了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第二部分: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及要求:1、熟悉焊接技术要求更焊点整洁,有光泽;2、学习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的内部原理及功能;3、学会调试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大小;4、要求充电器输出的电压波动幅度不能太大;二、实习器材及工具介绍:器材:二极管若干、发光二级管、电解电容、电阻、电源变压器、直脚开关、狮子插头输入线等。工具:电烙铁、松香、烙铁架、焊锡丝、万用表、镊子、尖嘴钳等。三、实习原理:电路原理图:原理:该电路由稳压电源和充电器两部分组成:稳压电源输出3V、6V直流稳压电压,可作为收音机等小型电器的外接电源;充电器可对5号、7号充电电池充电。对于直流稳压电源:其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经过整流滤波变为直流,输出稳定的3V、6V;充电器:左通道充电电流5060mA(普通充电),右通道充电电流110130mA(快速充电),两通道可以同时使用,充电时电池是串联的。稳压电源和充电器可以同时使用,只要两者之和不超过500mA。四、实习的具体步骤:通过上一次的收音机的焊接,我已经逐渐掌握的焊接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对于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首先,进行了元器件数量的清点,在清楚了元器件的用途后。开始了焊接,先安装低矮的元器件,也就是电阻,接下来是二极管的焊接和电容的焊接,在焊接发光二级管时候,因为发光二极管要和外壳镶嵌,所以焊接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高度来焊接,不能要求焊接越低越好,由于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的电路比较简单,所以我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焊好了,并且剪去多余的引线。最后是安装,即将焊好的电路板放在外壳中,这就要求在焊接的时候考虑元器件的高低,比如:电解电容焊的过高就无法将外壳盖上。五、实习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在完成了焊接后就是电路的检查,检查所有的焊点,对缺陷进行补修。在确定焊接没有问题后将其安装在外壳内,开始测试电路。首先使用万用表欧姆到测得电源插头二引脚的电阻大于500以上,方可通电检测。接着接通电源,绿色通道的指示灯亮。空载时测量通过十字插头输出的直流电压,测量值应略高于额定电压值。再拨动S2开关,输出极性发生变化。当负载电流在额定值150mA时,输出电压的误差应小于10%;当负载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LED1绿色灯逐渐变亮,LED2变暗,同时输出电压下降;当电流增大到500mA左右时,保护电路起作用,LED1亮,LED2灭。充电通道内在不装电池,用万用表于直流档,当正负表笔分别短时触及所测通道的正负极时,被测通道充电指示灯亮,所示的电流值即为充电电流值。在测试我的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时前面的测试都正常,输出电压为和,但是充电电流值偏大,于是我更换了R7,使阻值增大,充电电流减小。相反的如果充电电流过小,应减小阻值。对于输出电压的调节应在3V档更换R4,在6V档更换R5。因为由于分压原因,阻值越大输出电压就越大,阻值越小输出电压就越小。最后很顺利的完成了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的调试过程,得到了较为标准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值。六、心得体会:在通过这次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的焊接,我熟练的掌握了焊接的要点,并且此次的焊点也有了光泽,觉得很开心。当充电器能够输出稳定的电流和稳压电源能够输出稳定的电压值时,更加兴奋。尽管实习中的调试过程中出现电流值过大的情况,但是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自己的动手,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学会了直流稳压电源充电器的原理,还知道了如何调试得到想要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值。在这次实习中,我逐渐的认识到时间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前在模电第九章虽然学习了稳压电源的原理,但是对于其实现总是个谜,但是通过这次后,我更加明白了其原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书本学习不到知识。七、参考文献张友纯模拟电子线路等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充电器的焊接与调试开课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实验中心智能交通实验室学院专业及班级信控二班学生姓名杨兴瑜学号6学号学号学号开课时间XX至XX学年第1学期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