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互联网,政务,计划阿里研究院详解“互联网+政务”李克强总理说:互联网+是风口。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个风口,采用创新的思路来运营政府、治理社会、服务民众,是值得深入讨论的。克强总理强调:1经济新常态: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2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云/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国际拓展。3经济发展“双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数据帮助我们洞察产业、大众,实现精准治理决策、新政效果量化监控云计算:是创新引擎,可以大大加速各行各业的创新速度移动互联网:既提供了政务服务的管道网络,又将各种创新思路、民众舆情、社会力量联系在一起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三个主体:政府、市场、大众1政府治理: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互联网作为服务网,大数据作为观象台、显微镜。2市场治理: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决定性作用,互联网是数据最低成本流动的方式,开放、实时、平等、低成本对接全社会供需两方。3社会治理:在适宜的标准规范基础上,互联网生态圈具有全民参与、自服务、自治、创新进化能力。服务型政府必须利用好互联网制定“G2B”、G2C治理模式,政府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让政策、产业资源与大众力量产生化学反应,就能利用好“互联网+风口”的强大力量。目前中国社会面临诸多城市病、公众治理挑战人群高度聚合在城市产业带范围内,现有基础设施超过负荷,传统治理思路是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单向控制型的,而互联网的思维是社会化开放大协同、个性化智能服务、平台支撑模式的。这方面美国走在了全球的前列。XX年12月8日公布了以实现开放政府的三个原则“透明性(Transparency)”、“公众参与(Participation)”、“官民合作(Collaboration)”为核心的“开放政府指令”。该指令具有如下特征:(1)明确限期,要求各部门基于联邦政府设置的计划,制定行动计划、落实联邦政府的政策且取得具体成果等。(2)明确通过实现“透明性”、“公众参与”、“官民合作”,带动降低行政成本、应对自然灾害、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数据是一项有价值的国家资本,应对公众开放,而不是把其禁锢在政府体制内。”美国联邦政府奥巴马为首的内阁极为重视“数据治国”XX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5月数据门户网站上线,美国联邦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向白宫提交了开放政府令获批准,全球开放数据运动由此展开。XX年9月,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南非、英国、美国等八个国家的强力推动,就没有美国的大数据战略,以及云上联邦政府,这一批具有互联网意识的官员持续推动深化互联网+政府,在互联网领域,美国政府甚至走在了大多数美国企业的前面!美国政府积极筹备政务云:亚马逊政务云是一个隔离的云环境,使美国政府部门能够将他们敏感的系统迁移到云上,并满足其特定的合规要求。对亚马逊政务云的物理及逻辑的管理访问必须是美国公民。AzureGovernment是专门针对政府机构以及他们的经销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它的数据中心是安全的,由经过背景审查的美国公民运营和支持。所有客户数据、内容、组织数据、硬件、网络、物理基础设施和支持人员都在美国本土。美国政府形成了以云计算为政务大平台,以大数据为智慧治理能力,政府企业合作,大众自由参与的新型治理模式XX年2月29日,纽约市通过了开放数据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将政府数据大规模开放纳入立法。根据开放数据法案,到2018年,除了涉及安全和隐私的数据之外,纽约市政府及其分支机构所拥有的数据都必须实现对公众开放。现在来分析我们国内的情况:1、政务系统纵向基本贯通,但数据实时性、碎片化、利用率成为改进重点2、政务系统横向协同少,数据横向融合少,是由于以往项目式建设的遗留壁垒3、在这种数据分散、不一致、时效性不高的情况下,政府高层领导快速高效决策不容易,但公众期望较高,在网上的参与热情也很高所以,基于统一政务云平台的政务系统重构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在云上的大数据能够辅助宏观决策、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产业聚集能力。举个例子:政府企业数据融合阿里经济云图:企业数据辅助宏观决策阿里巴巴有真实的网上消费数据,15年形成了小企业数据库、区域经济数据库、商品分类信息库、消费者信息库。阿里经济云图是首个面向区域政府决策及研究部门推出的经济数据服务产品,将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技术与阿里研究院对“互联网+”经济的研究积累相结合。未来将以开放平台的方式,引入地方经济部门的数据,更好的帮助政府进行决策分析。在阿里经济云图平台上,能够实时、准确洞察区域、行业经济发展情况,帮助各地政府根据真实情况做出决策、预判、预警。例如在政府反腐制度颁布后,阿里数据表现出白酒企业利润的减少,判断出未来该产业的下滑。另一个在互联网上万众创新的例子:贵州省政府在阿里云上举办“天池大数据竞赛”,吸引了8000多支具有数据创新技术能力的全国团队参赛,将脱敏的交通数据共享给他们,由他们进行红绿灯算法研发,大幅提升城市路网通过效率。互联网+政务服务分为三个层面:后台以政务云大平台为弹性计算能力的支撑,中台以政企合作的大数据进行行业、重点治理领域、民众关注领域的挖掘应用,前台服务窗前置到移动互联网上的超级App中。服务大众,就要采用大众最喜欢的交流方式、接口界面,例如支付宝城市服务窗、淘宝政务超市、新浪政务微博等。互联网+政府完全能够为百姓做到:一切政府服务都在互联网上办政府窗口就是一个iPad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腿外部服务开通,内部政务打通这也是从各位政务微博代表中反馈出的优秀创新思路。目前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新浪微博推出的智慧政务便民服务就是政府前端便民服务窗口。随着整个互联网+政务的开展,政务应用将以所服务的企业、百姓需求为核心,三步走改造:先上云,获得领先全球的政务计算弹性资源与能力;政府机构间、政府企业间数据融合,针对政务治理的关键重点进行数据创新应用;政务服务系统逻辑重构,灵活支撑“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中央指示,为经济新常态的产业变化、治理环境变化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大家可以在网上关注更多“互联网+政务”的最新案例:高德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浙江政务超市、云上贵州、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青岛政务创新等。当然,新浪政务微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的政务服务互联网化就是走在前面的标杆,互联网是每个企业、百姓的生活环境,我们政务也会用互联网的方式和语言服务大众。推荐两本阿里研究院对“互联网+”多年研究的成果书籍:互联网+:从IT到DT、互联网+:未来空间无限,其中具体探讨了每个行业如何+上互联网,以及很多创新案例。今年以来,我局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紧跟形式发展,利用新常态下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模式,结合住建事业工作实际,积极建设建筑业网络管理平台,实行了建筑工程实名制网络化管理。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进展情况在“互联网+”大形势下,我局建筑工程实名制网络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动态反映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实际情况的花名册、考勤册和工资册等实名管理台账,做到施工现场劳动用工基本情况清、出勤记录清、工资发放记录清、进出项目施工现场时间清。及时掌握项目部管理人员在岗情况,落实优先支付民工工资情况,实现清欠工作动态管理。目前,已进入务工人员信息采集输入阶段,我局管辖范围内的25家在建工程中已有16家建筑施工企业安装并网使用网络考勤系统,完成对3398名务工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二、相关做法建筑工程实名制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构建建筑企业实名制管理网络平台为重点,以建设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信息数据库为支撑,实施建筑工程实名制网络化管理。自我局推进建筑工程实名制网络化管理工作以来,信访量较往年有了明显减少。今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我局农民工工资信访件仅为4件,较往年有很大下降,且无群访、集访事件发生。春节前,由亘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县金鼎华府人防地下室、c1-3、5-6#楼工程XX年春节期间因现场管理不规范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信访问题。我局立即要求该项目为网络实名制管理试点单位,在施工现场安装考勤机,实现建筑工地人员管理智能化,并汇总出勤状况与信用平台无缝对接,严格落实实名制网络化管理规定,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人工资发放提供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存在问题络化管理系统建立后,强化了各项管理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上级对下级随时进行动态监控,形成了宏观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一线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且部分劳务管理人员不愿配合实名制管理落实,项目推进阻力较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需不断更新各种信息,客观上存在一定难度。下一步,我局将努力克服在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实名制网络体系,使之横向联通各部门,实现网络全覆盖。基于互联网的云平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项目背景.1二、市场分析.2模块一农产品市场分析.2模块二企业市场分析.2模块三SWOT分析2三、运营模式3模块一平台构架3模块二4四、5五、5【项目简介】该项目旨在为“211、985”高校与社会间建立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将高校内的知识、技术运用到社会当中,帮助有需要的个人或企业,实现资源互通,把劳动力与知识有效结合,提高生产效率。项目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模块面向高校与农村,一个模块面向高校与企业,解决当前“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高校新技术项目搁置、小型企业缺乏技术”的现象。一、项目背景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造成农产品过剩;必须看到,农产品滞销的量格外大,动辄数以万吨。在信息化时代,在商品经济日渐发达的时代,农户应该转换发展思维,学会转型,让传统农业升级为现代农业,这不仅仅是技术上,更应该是思维和观念的革新,比如主动触网,掌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方向,避免盲目种植,最后导致供给失衡。许多小型企业因技术不成熟,缺乏创新,生产力无法提升。众多985、211高校的教授开设的课题、项目研发成型,却因缺少人力、精力无法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导致项目虽获得各类奖项,但停留于理论阶段便被荒置,现阶段没有一个成熟的公共平台为高校课题组与企业之间提供一个资源互换的平台。二、市场分析模块一农产品市场分析城市居民难以购买到绿色农产品,势。模块二985、211模块三SWOT分析S:平台将拥有所有用户的实时数据,将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数据交互,完成供求双方的成功对接。W:平台起步阶段积累用户会比较困难,缺乏知名度,未形成良好的平台形象。O:国家大力扶持创业,鼓励将互联网领域新技术应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