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交通密度调查报告交通参数调查报告交通量调查一、调查方案:1、调查地点:尚苑路与尚宏路十字2、调查时间:XX年12月18日3、调查方法:在选定的时间及地点,按规定的测试时段由同学计测和记录通过实测断面的车辆数。测定时将该路口分东、西、南、北,且将行车方向分为左转、直行、右转,同时将车种分为小客车、大客车、小货车、大货车、拖挂车。二、调查数据与表格:1、北进口2、东进口3、南进口4、西进口交通调查报告1、调查课题:研究周末晚上校园出行路段的交通量和交通密度,以及公交车和的士等公共交通工具所占的比例和道路通畅程度的关系。2、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人工计数法。调查对象:私家车,公交车,的士。地点:桂庙新村公交车站深大北门公交车站时间:周六晚7::30-8:00:工具:手机、纸、笔。3、调查目的:根据不同道路的状况,试找出公交车所占交通流量的比例于道路通畅程度的关系,观察各路公交车的发车频次,方便深大师生出行选择。选择以上两个调查地点的原因:西门和正门都在同在南海大道上,而西门更靠近西南的宿舍区;南门公交车数量太少,出行人数相比西门和北门人数较少;北门毗邻深大地铁站,且公交车路数非常多。综上选择西门和北门外的公交车站作为调查地点,获得相关数据,得出相关结论,给出相关的建议。下图中B点即为深大西门外桂庙新村公车站。经深大北门的公交车路数较多,采用了两个分站分流的方法,下图B点为深大北门,C点为深大北门。此次调查为交通量和交通密度的调查,首先说明一下交通量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上下行方向的车辆和行人数量,是描述交通流特性最重要的三个参数之一,也称为交通流量或流量。其中按性质划分又划分为汽车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混合交通量、行人交通量;按时间划分又分为分钟交通量、小时交通量、日交通量、周交通量、月交通量、年交通量、信号周期交通量、白天12h、16h交通量;按空间划分又分为断面交通量、路段交通量、路线交通量、路网交通量。我们小组本次调查的交通量为机动车交通量、分钟交通量、断面交通量;按照交通量特性分又分为平均交通量和高峰小时交通量。我们选择调查该种类交通量的原因也很简单,小组人数较少,只有三人,采用人工计数法必然不可能长时间监测交通量,以免由于人员疲劳原因产生较大误差,调查汽车交通量比较方便,行人出行具有较大随意性,比较难以预测行进方向;空间方面,由于西门和北门外地道路地处深圳主干道,南山大道和深南大道,所以基本不可能人工测出路段交通量、路线交通量、路网交通量,而且鉴于桂庙新村公车站和深大北门公车站附近均有能提供良好视野的人行天桥,所以小组决定在天桥上面俯瞰道路以便于统计交通流量,故小组测得的交通量为断面交通量。交通密度的定义:交通密度k是某瞬间单位线路长度L上得车辆数n。本次调查我们小组采用的是高出摄影观测法,由于没有像素较高的摄影器材,我们采用了手机作为摄像工具,测定路段长度视地区内的交通状况和周围条件而变化,一般取50m100m,若超过100m,测量精度将会受到影响,且南海大道具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此次观察范围也非常有限,我们目测了一段距离大概在50m,即的路段用作观察。而第二个调查地点深大北门外地天桥由于有公交车辅道且辅道和主干道之间种植了树木阻隔了视线,我们无法同时录下主干道和辅道的车流量情况,因此在深大北门这个调查地点我们没有计算交通密度。交通量调查地点的确定:不受交叉口影响的路段、交叉口的引道处、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处等,观测站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连续式观测站、间歇式观测站、临时性观测站。调查地点上文已确定在人行天桥上,这次我们采用的是连续式观测站的形式连续观察半小时内交通量的变化。下面详细介绍两个地点的调查情况:调查地点:深大西门外桂庙新村公车站旁的学府人行天桥调查时间:7:30-8:00pm按照提纲所示,我们组成员带齐所需的工具来到了学府天桥上面,开始对完时间以后,我我们按照分工,我所统计的是私家车的数量,但是之前低估了南山大道那边的交通量,人工即时计数的方法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我们改用了摄像的方法,之后再进行统计。后来以5分钟为一组时间拍了六段视频,回去之后进行了统计,分别统计出各种车交通量和交通密度,比例等等,如下图。各段时间中三种车辆所占的比例如下图:交通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由以上公式,在每一段视频中每一分钟截取一个画面得到下面的表格的数据。然后根据平均速度v=n/,其中n为车辆数,T为测量时间,K为交通密度。以上为统计所得的各项图表,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规律:1、的士数量在交通量中所占的比例很稳定,基本都在15%左右波动,且波动幅度不会很大,而且在公交车数量最少的那段时间内的士数量达到最大,这样一些等不到公交车的乘客就可以即时搭乘的士到达目的地。2、公交车的比例在2%到7%左右波动,有一些时段内还出现了同一路线的车连续到达的情况,可能导致公车站停车区域拥堵的情况,一些车辆还需要左转出战的情况,降低了后面车流的速度。3、私家车行驶路线比较自由,所以总体上私家车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尤其是再第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波峰第二段时间内出现了波谷之后数量上一直保持稳定,也说明了该路段的车流一直处于稳定流畅通行的状态。4、可以看出在公交车比例最少的时间段,交通密度达到最大值130辆/公里,平均行驶速度只有24km/h。5、目测当时速度大部分车都超过了平均时速,但是拍下的视频视野刚好就在公车站附近,靠站的公交车都需要减速,起步的时候也是由静止开始加速的,所以我认为这个结果是比较可信的。调查地点:深大北门外天桥调查时间:7:30-8:00pm按照调查提纲所示和上次经验,准备按照上次所示的分工进行调查,到了实地发现不能找到一个可以同时观察辅道和主干道的视角,鉴于辅道内大部分是公交车,还存在着少量私家车和的士,但是速度均不会太快,于是我采用了人工计数的方法统计辅道内的私家车和的士的数量,另外两个组员继续按照上次的安排进行统计。但是无法取得同时观察辅道和主干道的视角,而且北门外的公交车路数更多,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的士所占比例,所以我们这次没有测量交通密度。依照上次同样地方法,我们按5分钟为一段时间连续拍下半小时内交通流量变化的视频,进行统计后得出以下图表:各段时间中三种车辆所占的比例如下图:以上为统计所得的各项图表,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规律:1、公交车的数量还算是比较稳定的,可是在饼状图中的比例波动比较大,说明这6个时间段内另外两种车辆交通量可能波动比较大,的士的交通量就是如此,基本没有特定规律。2、公交车数量还是存在着一种微妙的互补关系,在公交车数量最多的时候的士数量最少,在的士数量最多的两段时段公交车数量最少。3、私家车在一开始出现峰值之后趋于稳定,在70左右波动,推测此时可能是高峰末期,如若一开始能把调查时间提前,估计会取得一组比较稳定的高峰期数据。调查结论:1、深大北门公交车路数多,无论是在交通量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数量都比桂庙新村公车站多,而且每个路数的公车都来得比较平均,较少出现同一路车集中到站的情况。2、公交车比例与道路通畅程度基本没有关系,或者就目前这些数据看不出有什么特定的关系,原因可能由于学校周围多立交,大道,或者我们小组调查的时候错过了最佳的观测时间段,事前没有到实地观察一下,导致在深大北门调查的时候无法测得交通密度。感悟分工:我们这个组不像其他组有5个人,所以分工上个人要做的东西比较多,我是负责数出租车的数量以及拍摄视频以便日后校对,相对于其他两个人来说我在数车时的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累。而作报告时我负责在其他两个人做报告是提些意见,最后在他们做完以后进行修改及校对。虽然这次的交通调查过程很简短,流程很简单,但是极大的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意识,对于如何做这种报告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这种类型的报告应该会越来越多,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我相信会做的越来越好。当然,虽然经过多次修改,这次的报告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可以指出,让我可以改正,做到尽善尽美。心得体会:以前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报告,纯粹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过程有些磕磕碰碰。,虽然只是稍微的调查了一下,不过窥一斑知全豹,做完报告之后我对深大周边的交通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以后别人问起深大周边的交通情况时我也不会一问三不知了,起码可以回答一下。如果我以后的就业方向是交通方面,这次的交通调查将是一次难得的体会,会对将来的发展有些帮助。稍微有些可惜的就是由于时间问题,这次的调查内容看起来有些不够,调查的范围不够广,调查时间太短,调查区域太狭窄并且过于集中,这些都是问题。而且数车时都只是数了主道方向的车,在深大北门由三条主道只数了一条,所以随机性不够。以上问题在下次做报告时我会尽量避免。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调查实验报告指导教师:组长:第一章交通调查实验目录1西门调查.1交通调查简介.1调查目的.1调查内容.1调查地点及时间.1RTMS简介.1调查方案.2交通量调查.2交通延误调查.2调查数据处理及与RTMS的对比分析.2调查数据.2误差分析.3交通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